新安县甘泉古陶村饭坡井的故事

新安县甘泉古陶村饭坡井的故事

甘泉小学

春日的阳光柔暖,当瞰洛阳新媒体采风组一行,再次探访千年古村落、著名陶村甘泉村,一只毛色正统的中华田园犬大黄,像迎接亲人回家一样向我们奔跑过来,欢快地摇着尾巴,大黄给我们带路,去寻找甘泉村的故事。

甘泉村59岁的制陶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师蒋铁锤说:甘泉村原先叫做丁家沟,因为最早落户到甘泉村的是一户姓丁的人家。

甘泉村的特点是土质多为渣子土,适宜烧瓷,于是丁家把瓷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围绕着瓷业与丁家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丁家沟,当时所烧的瓷器主要是粗瓷,包括瓷碗、瓷盆、瓷罐以及后来的砖等生活用品。

新安县甘泉古陶村饭坡井的故事

甘泉村的老窑

甘泉村逐渐培养并聚集了一批拥有瓷器技术的人,早期瓷业的发展很好,销路较广,不仅满足了附近居民的需求,有的还远销到了商丘、安徽等地。

瓷业、陶业是甘泉村的灵魂,吸引来了大量购买瓷器的人,不仅拓宽了甘泉村的经济来源,还给甘泉村带来了各地的特产,甘泉成了一个较大的交易市场。因此,甘泉所在的岭被称为“碗窑岭”,甘泉也获得了“小洛阳”的美称。

新安县甘泉古陶村饭坡井的故事

为我们做导游的甘泉村的大黄

甘泉村瓷业、陶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创始人丁氏一族之外,大量的外姓人口涌入甘泉村讨生活,大小姓共40多个,人口较多的姓有蒋、邱、武、王、李、赵、韩等,分新村和老村两部分,老村主要占据两山之间的山沟,新村位于山腰及山顶。

甘泉村的中华田园犬大黄,一路欢快地领着我们向沟中走去,在沟半中间的一口老井处停了下来。

新安县甘泉古陶村饭坡井的故事

甘泉村千年古井

这口老水井直径80公分左右,打眼往井下看去,居然还有半井多的清水,水位不算低,我们看到老井四圈的井壁,是用笼盔和石头砌成。笼盔墙是甘泉村的独特风情,笼盔做井壁,让我们瞰洛阳新媒体采风组一行人大为惊叹。

新安县甘泉古陶村饭坡井的故事

甘泉村的大黄

笼盔是新安甘泉村的当地土话,专业说法是匣钵,是在烧制陶瓷时为防止胚体釉面损坏而特制的容器,我们感叹甘泉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房屋建筑上把笼盔利用到了极致,水井井壁用笼盔环砌,赋予了水井新的内蕴和生命。

新安县甘泉古陶村饭坡井的故事

甘泉村的导游狗大黄

59岁的制陶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师蒋铁锤,就是土生土长的甘泉村人。他告诉我们,这个古井历史太悠久了,起码有上千年的寿命。水井旁的沟道两侧,早先布满了家家户户的一个个窑,每天,好多个窑户婆娘,到井台打水,在井台附近搭灶做饭,所以后来这口古井被甘泉村人成为饭坡(mer)。

讲述新安县北冶镇甘泉古陶村的传奇故事,洛阳耕云社将不遗余力,这里是“豆芽罐”的根。欢迎您关注“瞰洛阳”头条号,谢谢你的每一个点赞、评论和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