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爆"了 "融梗"該成拒看電影的理由嗎

《少年的你》“爆”了。不僅票房“火爆”、口碑“爆表”,還“爆發”口水戰。電影依據改編的原著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被部分網友認定為“高級”抄襲——“融梗”。在不應縱容踐踏原創的聲討聲浪下,“拒看黨”與影片的支持者乃至主演的粉絲們激辯:所謂“融梗”是否為抄襲?退一步說,原著抄襲,改編作品是否應為此負責?接演作品的演員是否知情?幾個層面的議題糾纏在一起,成為一場混戰。

《少年的你》

融梗爭議

不止針對一部影片

網文痼疾之一再掀波瀾

何謂“融梗”?類似於公眾號的“洗稿”,不是簡單抄襲,而是將幾本書的情節、構思——所謂的“梗”,糅合在一起。書迷認為,《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涉嫌“融梗”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等作品。也有人認為,“融梗”很難判定,類似情節不具有獨創性。

書迷並不認同。《少年的你,如此美麗》作者玖月晞在網文圈被部分讀者冠名為“融梗女王”,爭議由來已久。《少年的你》大熱,讓原本侷限於網文圈的話題終於“出圈”。當一部部有著其他作品影子、似曾相識的“原創”賣出版權,讓多年來致力於維護原創的書迷把炮火對準了高口碑影片《少年的你》。

面對“融梗”“抄襲”旋渦,《少年的你》導演曾國祥不得不回應:一開始被打動是因為劇本,沒看過《白夜行》,《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只看過一遍就放在一邊了。平心而論,電影《少年的你》對原著小說做了較大改編,涉嫌“融梗”的不少橋段並未出現在電影中。

還有不少創作者提出,“拒看黨”將融梗、借鑑、撞題和抄襲混為一談,有偷換概念之嫌。“融梗”與“洗稿”不具備法律意義,判定是否“抄襲”,不能以網友說了算。

某種程度上來說,由《少年的你》原著蔓延到電影的爭議,是書迷對於作者的憤怒值累積的結果,更是網文圈存在的痼疾之一再掀波瀾。近年來,網文IP改編影視作品被指涉嫌“抄襲”並不鮮見。此前大熱的《花千骨》《甄嬛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都曾深陷“抄襲”風波。熱播劇《錦繡未央》原著引起包括知名武俠小說家溫瑞安在內的12位作者聯合訴訟。今年5月,歷時兩年的這場訴訟作出首案一審判決,原告方儘管勝訴,但獲得的賠償僅10多萬元。很多書迷認為,購買改編版權的機構應該負責,文學網站更要履行傳播文學作品的版權審查義務。

著作權法

意本身不受保護

保護的是創意表現形式

從直面現實的角度而言,《少年的你》是一部好電影,也是近年來難得的有力度也有商業結合度的青春題材影片。但“融梗”“抄襲”佔據了大量討論篇幅,對電影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自2011年根據網絡熱帖改編的《失戀33天》大熱以來,網文網帖已成為影視改編的重要集散地。曾有業內人士分析,網絡文學具備三大特質:一是暢銷,暢銷就代表有非常大的群眾基礎;二是接近年輕人生活,電影市場主流人群是21歲左右的年輕人,網絡作者寫的就是主流觀眾的生活;三是讓專職編劇去寫原創作品,時間太漫長,網絡文學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

具備這些“優點”的網絡文學為何頻頻陷入“抄襲”“融梗”泥沼?這或許和網絡文學的生產機制有關。在持續更新的強壓下,高度類型化、模式化成為網文的套路。所謂“梗”,就是情節。在傳統文學領域,評價一部作品,不會僅以情節論英雄,文學的光芒和價值體現在“梗”以外的很多地方;而對以娛樂消遣為主要閱讀目的的網文來說,“梗”就成了生命線。

在網絡小說“能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或許是到了這個行業應該正視某些創作問題之時。正如網文作者“匪我思存”所說,隨著資本退燒,觀眾欣賞水平提升,拿IP賺快錢的項目大概率會遇到障礙。當創作回到應有的規則和軌道,才能湧現更多觀眾認可的有誠意的好作品。文藝作品原創的信譽,經不起一次又一次“折損”。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知產一庭法官徐飛說:“很多人對著作權保護存在誤解,文化產品很重要的一點是創意,但創意本身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受保護的是創意的表現形式。這不僅是我國法律的規定,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

文章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