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偏远的农村里,秸秆、蓝天、湖水、小桥垒砌了许多农村孩子的梦。很多人说庆幸自己没有成长在那个地方,他们父母那一代受了太多的委屈与累,为人父母过程中的那些记忆碎片拾起来也拼凑不成一个让人心生暖意的向往。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可这就是真真切切的活在了那个年代里的父母,他们知道农村的教育环境,那个时候他们没有滑梯、没有篮球框、没有操场,能够上得起学,就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家庭。今天讲的这部电影集合了80年代农村的诸多情绪,在导演的镜头下,还原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农村故事。不过这个农村不是80年代的农村,是新时代落后地区的农村。


这部豆瓣评分9.4的神作,拍摄时间仅仅采用了19天,拍摄于2007年,选用的全部主演都是江西本地的土生土长的农民,其中还有导演的亲戚,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这次关于农村的电影,不是邻里纠纷,而是孩子,准确点说,偏远地区农村的孩子。在那个灰黄与灰色调的旧时代,农村里关乎的不是"梦想"的口号,而是关于"如何走出去",由于大多数村子里大多数父母都不甘于在农村种地,都选择了去城市打工,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延伸了一批又一批留守乡村的儿童。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儿童最需要的就是正确的教导与汲取知识,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家庭收入也有限,很多家长都选择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小学教师易明堂不忍这些留守孩子成为他们父母辈一样的人,被童年悲惨的经历所伤害,决定开办一所幼儿园,他当里面的老师,来教孩子们学习知识文化,他的妻子何伟欣当了校长。


这部电影的感人之处非常多,导演的视角对准了农村留守儿童悲怆主题,我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这部电影,不同原生家庭的留守孩子、悲怆农村下的遥望与守望、守望者与农村教育。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易明堂因为出于不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个文盲,抽出自己平常的时间,办一所能够让这群孩子们上学的幼儿园,而这个幼儿园的收费却只有60元,易老师不仅要承包孩子们的上下学问题,还要承包孩子们的吃饭问题,所以对于易老师来讲,这是一个倒搭钱的工作,可是他不想看到一个个悲凉的人生回荡在大山里,他坚持的不顾众人反对,成为了幼儿园的创办人与老师。


本部电影最大的特色,还有方言。方言是给电影刷上质感的涂料,能让电影显得更真挚与更贴切,电影里的镜头运用有点像乡村纪录片,但就因为特殊的镜头方式,才让所有人物之间的联系、情节之间的关联,显得紧密又厚实。江西农村,作为南方最被人文色彩涂抹的地区,江西的方言格外的打动人,有一种诚恳又亲切的感觉。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易老师虽然在筹办幼儿园,但是还是让许多村民质疑他的初衷,还有很多村民说上幼儿园有什么出息。就是这样迂腐的思维,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守儿童,又造成了一辈又一辈的没出息。生活最底层的人们,对于赚钱的渴望已经远远要大于孩子的梦、孩子的童真、孩子的世界。


遥望南方的孩子,遥望的是一片金黄麦浪下真挚的梦,在这个梦里有无限的幻想,易老师希望在这样的幻想中,给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值得回忆的过往。


李响是一名刚毕业的初中生,一门心思就想毕了业之后打工,可是李响的父亲却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奔向社会,怕这个年龄的女儿在社会上遇到很多问题都不能独自解决。看到易老师创办了幼儿园,想着把女儿送到幼儿园里当艺术老师。可李响却不愿意,她只想打工赚钱之后,参加超级女声然后一夜爆火。李响的想法可笑但又显得令人心疼。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在易老师再三的劝说下,李响还是当了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家庭大多数都是贫困家庭,没有什么资金能够支持这群小孩上幼儿园,有的甚至60元都拿不出来,最后易老师招上来了的孩子,有的一些家庭没给钱,也有的给了一半钱,但总之,易老师都没有半句二话,还是把这群孩子收留下来,还叫了自己哥哥帮忙,他的哥哥为了自己的弟弟,宁可不管田里活了,也要帮助他与这群孩子。


幼儿园一共招到了15个孩子,在很多亲戚看来,回乡之后的易老师赚钱还不如出去打工的人。


这里的陀陀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留守孩子的形象,陀陀的父母在外打工,找到不陀陀的监护人,所以只能亲自抚养,还有秀秀也是,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由于找不到监护人,都带回了自己的家。让易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不仅是这两个留守在家的孩子,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陀陀外出的父母,把陀陀托付给了一个熟人来抚养,不过陀陀的抚养费只有两百块钱,所以在熟人家的陀陀遭遇的一些事情可能也对陀陀造成了一些心灵上的创伤,毕竟不是自家的孩子。易老师的出现,让陀陀终于摆脱了流离他所的日子,他成为了幼儿园第一个全托生,从这个电影情节就可以看出易老师是一个善良且有大爱的人。


电影中比较感人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守候在树下的陀陀,陀陀爸妈告诉陀陀只要回来就和陀陀村口那个树前相遇。陀陀是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陀陀既向往又渴望,他就想等到自己的父母回到家里接他,可是始终没有等到,一年又一年的在这个树下守候,受了委屈会来、觉得不开心的时候会来。


因为一次误会,李响误会了陀陀,让自尊心的陀陀从幼儿园里跑出去不见了人影,许多人为了找陀陀,东奔西跑,又是去河里,又是去湖边,这也突出农村孩子典型的"要强"。最后,易老师在陀陀经常守候的树旁边找回了陀陀。陀陀亲切又灵动的喊着易老师的别称的时候,让电影的情感升华。这个遥望着自己父母的孩子,委屈巴巴的与守望自己的易老师渲染了整部电影。同时易老师也是其他遥望孩子的守望者。


李响这个懂事的初中生,作为这个幼儿园的艺术老师,对于她让陀陀收了委屈,心生愧疚。为了不让陀陀的童年留下不好的阴影,李响给陀陀买了一包好吃的。并在不久,决定好好地去念书,学习幼师专业,等将来自己能力足够的时候,去当一名合格的幼师,


李响也许是这次艺术老师的经历,被这一个个童真的守望着蓝天的孩子打动了,也改变了自己人生规划。在她这个叛逆年龄下,放弃了当明星的她,最终选择了在未来成为保护孩子的天使。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启明星幼儿园成为了陀陀的与秀秀的避风所,幼小的"童真"得到了保护,可是幼儿园因为经费、环境等各种问题,开了三个月就闭门了,所有的孩子都得送回家中。把孩子送回家的过程中,易老师也看到了陀陀的家,那是一间破败洒满灰尘的房子,里面住着一个70多岁的陀陀奶奶,眼睛瞎了。由于实在于心不忍,最后易老师还是选择了把陀陀接了回家。


这其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就是秀秀了。秀秀3岁的时候,父亲欠了一堆债,秀秀妈为了帮家里还债,只身一个人去深圳打工,可是秀秀妈回到村子中,准备见自己女儿的时候,却发现女儿一脸冷漠,已经不记得这个母亲的存在了。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可是秀秀的爸爸却和一个女人好上了,秀秀妈妈在前些年就和秀秀爸爸离婚了,秀秀判给了父亲。可如今的秀秀父亲已经回到了深圳,秀秀妈妈也要走,秀秀成为了没有双亲的小孩,易老师偷偷的将秀秀领出来,母女见了秀秀妈妈临走的一面。秀秀母亲又要奔向了打工的路途,此去一别又不知道多少年。

《遥望南方的童年》,豆瓣9.4高分神作,童真与守望者

五岁的秀秀能不能记住自己妈妈,这个妈妈对于秀秀来说,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人,给秀秀留下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这部浓厚的江西方言充斥的电影中,首要突出的就是留守儿童与他们的诉求。守望在村子里面的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早早地就要比别人懂事,早早地就要承担家里的重担,他们更懂出人头地,却没有办法突破出身对于他们的限制。


这部《遥望南方的童年》,突出了偏远农村的教育与留守儿童问题。只有知识,能改变这群守望的孩子。易老师知道,自己也许不能帮助这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但是在这群在孩子们的身上,不应该有农村的悲怆与落满尘封的思想。他们可以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一生,让他们的下一代不成为这村子的守望者。是一部特殊又极具感人与感染力的优秀记实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