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孝顺的孩子,会有这3种表现,父母不妨自查一下

文丨阿月宝宝趣事(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导语

百善孝为先,孝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长大后孝顺的孩子,会有这3种表现,父母不妨自查一下

案例分析

老人总说:“等你有自己的孩子就明白了”,小美就是这样体会的。没有结婚前,她在工作中惆怅、在爱情里迷茫,她知道每次狼狈时父母的大门是敞开的,可她总流连在外面的世界,与父母联系很少。

后来父母含泪送小美出嫁,她也只是象征性地流泪,毕竟只是隔了几条街,哪有多远呢?随着自己儿子的出生,小美理解了父母的苦心和奉献,可她已经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父母,反而是他们来帮自己带孩子。

但父母终将老去,当往日的超人躺在病床上,小美后悔不已,往事历历在目,心酸与悲痛让她下定决心好好陪陪双亲。小美是幸运的,她用近五年的感恩陪伴父母,让离别不那么悲伤。

那我们呢?我们需要把握时间,让孩子学会感恩与孝道,与自己一起完成爱的誓言。

长大后孝顺的孩子,会有这3种表现,父母不妨自查一下

一、上下两代密不可分是孝的内涵

孝从字面拆解是上老下子,子“驮”老是为孝。儿女赡养双亲,让父母老年生活快乐自在,是感恩父母多年养育的最好回报。

当下新时代对孝有更多的要求,陪伴父母、帮助父母学习新技术、让父母找到自己的生活圈等也是对孝道的诠释,亲情就在哺育与反哺之间传递。

长大后孝顺的孩子,会有这3种表现,父母不妨自查一下

二、小孩子有孝心的表现

1、尊重父母

当父母没有满足孩子要求时,小娃娃们能够尊重父母的选择,或者语气平和地与父母讨论沟通,在言语上对长辈表达出尊重,这样表现的他们就很懂事。

不光在言语上表现出尊重,行动上也是,比如面对自己不爱吃的菜,孩子也能接受,这是他们尊重父母劳动的表现,不任性不妄为,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2、心疼父母

当父母生病或者表现疲惫时,能放下自己的需求,以父母为先,也是爱父母的表现。比如当爸爸感冒时,能主动递上一杯热水,当妈妈难过流泪时能安慰一下妈妈或者抱抱她,当父母下班很累回来的时,能考虑让父母先休息、考虑父母想吃什么等等,这些都能表现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

长大后孝顺的孩子,会有这3种表现,父母不妨自查一下

3、帮助父母

孩子能够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也是孩子孝顺父母的体现。家长做饭时,能主动在厨房跑跑腿、倒倒垃圾,父母买菜时,能帮忙多拿一个袋子,这些小举动都能让父母暖心。如果在父母的要求下,孩子也不知道分担一下家务活,那父母就要考虑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帮忙了。

三、孝心如何接力

1、表达父母的爱

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才能对你表达爱意。父母首先要好好养育子女,不止是在物质上,更要在心理上给予关注和关怀,让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并有能力爱人,这也是父母应该兑现的孝的承诺,毕竟抚育子女是孝的前提。

长大后孝顺的孩子,会有这3种表现,父母不妨自查一下

2、表达父母的不易

父母对孩子总有纵容在,孩子可能产生爱是如此轻易的错觉,父母也要适时表达自己的不易。当孩子顶撞长辈或者冲大人乱发脾气,父母要表现出自己的伤心难过,不能视而不见,这样的忍让可能会让孩子认为爱是理所当然,爱不会消融。实际上爱是相互的,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易,也是一种爱的教育。

3、表达自己的孝心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巨大,如果年轻的父母能对自己的双亲关怀备至,那么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经常带着孩子去看望他们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让他们共享天伦之乐。

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宝爸宝妈们,对老人要心存感激和宽容,言行表现出自己的尊敬,只有你们自己拿出态度和行动,孩子才会认为“孝顺”行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学会关爱老人、孝顺父母。

长大后孝顺的孩子,会有这3种表现,父母不妨自查一下

​总结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的情绪往往是迟钝的,或许在某一天,一盘菜、一个拐角、一句话都能让我们泪流满面、后悔不已。

最大的痛苦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本可以,本可以对双亲更好一点,本可以和他们多吃几顿饭,本可以忍住不说那句话,时间可以冲淡那些音容笑貌,但冲不淡我们的悲伤。教会子女孝顺,既是对自己的宽慰也是对自己的提醒,我们期待儿女的孝心,父母何尝不期待我们的陪伴。

如果说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不妨用温柔、理解与陪伴让这个离别推迟再推迟,让遗憾减少再减少。当新老交替,我们也会成为望着子女离开的父母,让这场岁月的更迭因爱与孝圆满收场吧。

育儿问题不用愁,阿月与您共担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