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季度河南外貿進出口實現逆勢增長 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5位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4月16日,映象網記者從海關獲悉,據統計今年1季度,河南外貿進出口總值1072.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6%。

其中出口645.2億元,下降9.5%;進口427.7億元,增長36.9%。實現貿易順差217.5億元,收窄45.7%。3月份當月,我省進出口總值為476.8億元,同比增長36.9%,環比增長1.8倍,創我省歷年3月份當月最高值,在復工復產之後迎來強勢反彈回升。

鄭州進出口達745.7億元 佔全省進出口總值69.5%

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速最高,國有企業下降幅度較大。今年1季度,我省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625.3億元,增長11.4%,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58.3%;民營企業進出口345.5億元,微增0.1%,佔32.2%;國有企業進出口100.4億元,下降10.8%。

東盟、美國、歐盟(不含英國)、中國臺灣和拉丁美洲是主要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增速明顯高於總體水平。今年1季度,我省對東盟、美國、歐盟(不含英國)、中國臺灣和拉丁美洲市場分別進出口170.2億元、137.3億元、134.1億元、102.3億元和97.4億元,除對美國進出口下降43.4%之外,對東盟、歐盟(不含英國)、中國臺灣和拉丁美洲進出口分別增長50.7%、52.7%、59.9%和9.9%;上述5市場佔全省外貿的59.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306.7億元,增長38.9%。

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出口下降;手機為我省最大的單項出口商品。今年1季度,我省出口機電產品428.4億元,下降11.4%,比全省出口平均水平低1.9個百分點,佔全省出口的66.4%;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2.9億元,下降12.1%;農產品出口33.4億元,下降12.7%;鋁材出口23億元,增長2.2%;上述四類產品出口合計佔全省出口總值的81.8%。今年1季度,我省手機出口336.9億元,下降9%,佔全省出口的52.2%,繼續保持我省第一大出口單項商品。

以機電產品進口為主,能源資源類產品進口較為搶眼;集成電路為我省最大的進口商品。今年1季度,我省進口機電產品278.5億元,增長62.1%,高出全省進口平均增速25.2個百分點,佔全省進口的65.1%;銅礦砂進口35.3億元,下降4.4%;消費品進口25.8億元,增長2.6%;農產品進口16.4億元,下降14%;原油進口14.4億元,增長1.8倍;煤進口10.7億元,增長58.8%;上述六類產品進口合計佔同期我省進口總值的89.1%。今年1季度,我省進口集成電路149.8億元,增長63.8%,佔全省進口的35%,是我省最大的進口商品。

鄭州市外貿進出口佔比近7成。今年1季度,鄭州、三門峽、洛陽、焦作、南陽進出口值均在30億元以上,位居我省前5位,上述5市進出口總值合計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82.4%,其中鄭州進出口745.7億元,排名全省各地市第一位,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9.5%。

一季度全省僅有6個地市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

進出口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增速位居全國第5。今年1季度,我省進出口增速為4.6%,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外貿整體下降6.4%的背景下,實現逆勢增長,增速高於全國整體增速11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5位。其中進口增速高於全國37.6個百分點。

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速較高,有進出口記錄企業有所增加。今年1季度,我省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長11.4%,高於全省整體增速6.8個百分點,是外貿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1季度,我省有實際進出口記錄的企業5924家,較去年同期增加208家,在疫情影響之下,我省外貿企業仍然保持擴張活力。

對東盟、歐盟(不含英國)、中國臺灣等市場進出口增速較高,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全省整體增速34.3個百分點。今年1季度,我省對東盟、歐盟(不含英國)、中國臺灣進出口分別增長50.7%、52.7%、59.9%,增速較快。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38.9%,高於全省整體增速34.3個百分點。

全省有6個地市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今年1季度,從進出口增速來看,鄭州、焦作、濮陽、新鄉、商丘和鶴壁6個地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分別增長11.1%、4.3%、53.2%、3%、33.7%和29.7%。在疫情影響之下,全省仍有三分之一的地市保持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