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心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

作者:羔小羊

不开心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

晓雨最受不了带女儿上舞蹈班。

女儿很难听指挥,每到后半节课就喜欢自己跳自己的,老师怎么说都不理。

她感到特尴尬:别的孩子都那么乖巧,那么认真,为什么自己孩子要专心一节课就这么难?

除了上舞蹈班,如果孩子被老师告状说她不睡午觉,不乖,吵到同学了,或是在家耍脾气,拖延,不听话,在小区和小朋友玩哭哭闹闹了,她都很容易发怒,也觉得沮丧。

晓雨的情况不是个例。

我们当妈妈的,很容易把眼光一直定睛在孩子的行为上,用孩子的行为表现给自己打分。

不开心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

01

看过一个故事,里面的妈妈很不同。

她的儿子读幼儿园没多久,老师找到她,对她说:"您的儿子太多动了,只能坐半分钟,建议给孩子退学或转院。"

她求老师继续收下孩子,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抹干眼泪,她对孩子说:"儿子,今天老师表扬你了,说你能坐得住半分钟了。"

渐渐地,儿子在她的鼓励下,从半分钟到十分钟到半个小时。

上小学后,开家长会,老师对她说:"您的儿子学习太吃力了,给孩子留一级吧。"

她央求老师,再给孩子一个机会。

她再次抹干眼泪,对孩子说:"老师说你很认真,只要再努力一些,一定会进步的。"

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名,再到排名中间,排名靠前,孩子最终竟成被名校录取。

拿着录取通知书,孩子对妈妈说:"妈妈,谢谢您,是您让我没有像我所表现的那样不好,而是接纳我,鼓励我,让我也能变得很好。"

妈妈能够跳出行为表现去看待孩子,因为她不在心里为这行为给自己打分。

孩子多动,学习吃力,她都不觉得自己就只能打三四十分,就不及格了。她不因孩子的行为轻看自己,才能够接纳孩子,用最适合孩子和自己的方式,真正用智慧去帮助孩子。

不开心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

02

做妈妈的,最重要的不是看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妈妈该有的态度、该给的爱对待孩子。

如果我们专注的对象是孩子的行为,一心想矫正和引导孩子的行为,我们的情绪都很容易跟着孩子的表现而变化。

即使有时候为了想要孩子乖巧,想要孩子更配合,而学习温柔与坚定,学习平和,但我们最终的目的和结果,依然是孩子的行为,就会很容易想控制孩子,也很容易被孩子的行为控制我们的情绪。

但当我们专注的对象是在自己的态度,如何作为一名妈妈来对待孩子时,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行为如何,都不再影响我们了。

即使我们的孩子可能不乖,可能不配合,可能吵闹,但我们知道,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各样的情况下,学习用智慧的爱去对待孩子。

我们不会想控制孩子,我们的情绪也更容易平和稳定,更容易选择对的方式。

即便管教,也是出于真正的爱,而不是出于内心的焦虑。

不开心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

03

我们的焦虑常常来源于,我们希望孩子如何,但是孩子没有如何。


最害怕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孩子一旦表现不如意了,就会对自己沮丧,懊恼。

换一种思维则不同,我们作为妈妈的价值、分数不是孩子的行为决定,而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方式决定的。

名著《忏悔录》的作者奥古斯丁,曾经生活作风非常不堪,他的妈妈照理该有足够的理由想让他有好行为能改变自己作为妈妈的形象,提升自己的分数。若是这样,她对奥古斯丁一定会生出很多的责备、不满。

然而她没有,她一如既往地用爱和接纳对待自己的儿子。很多年后,儿子幡然醒悟,远离一切败坏的生活方式,成了著名的作家。

孩子的行为怎么样,都不必影响作为妈妈的态度。

妈妈不必忧虑,更无须急于改变孩子和操控孩子,才不会陷入无力感,产生焦虑与怒气。

只要一味地按照妈妈本该有的形象去生活,去面对孩子。

不开心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

04

晓雨根据这样的想法,开始调整后,一切都感觉不一样了。

有一次,和女儿在小区,女儿突然哭闹起来,她竟然一点不觉得尴尬,心里非常平和。

因为她专注的只是此刻她作为妈妈,接纳女儿的情绪,不必为女儿的哭闹给自己打低分,不必在意如何被看待。

因为女儿哭不哭闹,别人怎么看待,都跟她当怎么样的妈妈无关。

但奇妙的是,反而她的女儿很快就开心起来,极其配合妈妈。

不用孩子的行为给自己打分,不用孩子的表现否定自己,孩子如何都不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才不容易焦虑,也不容易发火。

而我们的孩子,因为妈妈不一直盯着他们的行为了,不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情绪变化了,他们不需要为妈妈的情绪负责了,也能更加感受到妈妈的爱,愿意在爱中被管教。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过程,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一个变化,每个孩子的花期也都不一样。

多给孩子时间,多给自己接纳,我们和孩子都会在成长中变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