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诸葛孔明治学之道

《诫子书》——诸葛孔明治学之道

诸葛亮乃万世之圣贤,其之生平、为人、治学等皆有定论,非吾等后学可擅自妄议。然小女奉师命欲以读《诫子书》为题做一习作,吾读之,观其现代文言语多有颇不通顺明白之处,又因疫情蜗居家中,颇有空闲,故提笔改其为文言文以自乐。其之文句意思、顺序皆未有改动。

诸葛亮者,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建安初,亮躬耕于陇亩,未曾闻达于诸侯,好为《梁父吟》。值刘豫州新败,往附刘表,居于新野。备闻亮之高名,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感刘备之诚,遂许备以驱驰。备即取西川、汉中,遂于成都称帝,以亮为丞相。夷陵败后,刘备崩殂,刘禅立,加亮领益州牧,内外之事皆付于亮,尊亮为“相父”。亮治蜀十余年,勤勉谨慎,事必躬亲,赏罚严明,川人甚爱戴之。诸葛亮不忘兴复汉室,多次北讨曹魏,然以蜀中一州之力,终难撼动中原根基,皆功败垂成,但蜀汉得以残喘多年矣。此者众人皆知已,吾不多言,今日于诸君共探孔明之才学之道也。

诸葛孔明之文集中,有教化文章传世,细读之,得窥孔明立命、治学之道,实可为世人之师也。亮于《诫子书》中,为其子阐述君子之道,谓君子需有德、志、才,需守淡泊、持静心。若不能则不可谓君子,然将“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终“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亮洁身自好,实为君子之楷模。诸葛孔明文中,于何以成就德、志、才亦有表述。亮以为“俭以养德”,非勤俭无以立德。又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即以平常心淡泊名利方可明志,以安静心求学修身方能致远。亮于文中,又述有治学之道,其言“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亮于此又言欲成才者,需好学,学习之道在于静,在于勤、在于恒心。亮以此谕其子诸葛瞻,瞻亦以此为准则。瞻亦君子矣,虽其才不足以匡扶社稷、挽大厦于将倾,然其志在报国,以一介书生而披甲执锐,投身于兵刃间,以死许国,不求苟活于世,上不负君王,下不负家翁,实乃忠孝之士也。

《诫子书》——诸葛孔明治学之道

不仅于此,诸葛亮之斐然文采也为世人称道,于吾则百读不厌。《出师表》言辞恳切,字字珠玑,希刘禅近贤臣、远小人,以图“兴复汉室”。亮“北定中原”之壮志、对蜀汉之忠心,皆表露无遗也。此文行文慎密,用词精考,譬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皆为后世成语。又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对仗亦极工整。诸葛文笔之神妙可赞可叹矣!《后出师表》中,亮审时度势,理据明晰,将世人之疑虑,逐一驳之,然语气谦卑,不以位尊而凌人,可谓德才兼具之忠臣也。

孔明为学之道,亦可为后人所学。学习,重在静心,心无旁骛方能学有所得。学习需有志向,为努力之方向。譬如于吾,吾喜读书,乃欲为一作家。吾读古诗、诵古词,乃希望于古文写作有所造诣。吾等需于静处学习,更需静心学习。吾等皆希望有才学,然才学出自好学。吾等学习不为父、师,亦不为考试,是为吾等之志向也。吾等勉力,志向终可及!

吾等努力,吾等学习,吾等可于梦中窥见志向实现,然梦中所见终非现实。当梦成之时,回望来路,乃何等艰辛筑成此路!然未来遥远、殊胜、未知,吾等何不往探之?探知未来之胜境,探知未来之君与吾,于汹涌之潮头,撑一叶小舟,砥砺前行,为探知绝妙之未来。

《诫子书》——诸葛孔明治学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