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解碼:蜀主劉備身經百戰,為何卻遭陸遜痛擊?

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

從公元219年開始,劉備集團可謂“屋漏偏逢連陰雨”,關羽被擒殺,荊州戰略要地喪失;孟達投降曹魏集團,東三郡得而復失。這一連串的打擊,劉備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正好他最為忌憚的曹操病死,曹丕稱帝,劉備表面大罵,心中想必狂喜,沒準能感謝曹丕八輩祖宗,是人家曹丕給了他極好的稱帝藉口。部下自然心領神會,“威逼”劉備趕緊稱帝。劉備稱帝后,即發動了伐吳的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或彝陵、猇亭之戰)。

劉備為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呢?是替關羽報仇嗎?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相信。想滅吳嗎?此時劉備雖浮躁,估計他頭腦再發昏也應當知道沒滅吳的本事。劉備最大的戰略目標,應該是奪回荊州。但奪回荊州有可能嗎?劉備出征前,張飛被部下所殺,用生命詮釋了“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簡單道理,而黃忠其實在此之前已經病死,趙雲因為勸諫不要伐吳被留在後方督糧草。黃權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卻被劉備打發督江北之兵以防魏。至於關興和張苞,演義中所有他哥倆的故事,均為虛構。所以可以說,劉備伐吳其實沒有一員能拿得出手的大將。而法正過早病死,沒有軍師為他出謀劃策。

那麼,兵力有多少呢?《三國演義》把劉備的軍隊吹成七十萬,實際上,加上沙摩柯的少數民族軍隊,最多不超過五萬人。反觀東吳,名將眾多,兵力應該在五萬以上。從兵力對比上看,雙方基本一比一,東吳甚至略多。

夷陵之戰解碼:蜀主劉備身經百戰,為何卻遭陸遜痛擊?

更重要的是,東吳取得荊州時,關羽的荊州軍基本都投降了東吳,東吳的戰爭動員能力遠高於蜀漢。所以我推測,即使東吳沒有陸遜這樣的出色儒將,獲勝也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只是硬拼即使獲勝,也會有重大傷亡。

那麼,陸遜是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大破劉備軍隊的呢?

陸遜任大都督後,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今湖北省宜都市)、猇亭(今湖北宜昌市猇亭區)一線。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繼續進兵。那麼,陸遜為什麼要實行戰略退卻,又為什麼在猇亭一帶停止退卻,“教諸將各處關防,牢守隘口”呢?陸遜實施戰略退卻的原因,他是這樣分析的:“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三國志·吳書·陸遜傳》)”所以,戰爭之初不能進攻,要實施戰略退卻,避開對方的鋒芒。而為什麼要堅守猇亭一帶,這需要從地形上分析,我們來看一下夷陵之戰形勢圖。

夷陵之戰解碼:蜀主劉備身經百戰,為何卻遭陸遜痛擊?

我們知道,宜昌(即當時的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點,宜昌向上遊,就是著名的長江三峽,其中的巫山位於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階梯分界線其實是地形急劇變化的過渡地帶。猇亭一帶以東,就是我們熟知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如果放棄了這一帶,讓劉備佔領了長江中游,不僅無險可守,還因為人口稠密,農業發達,劉備即使不能全勝,至少有了以戰養戰的機會。所以,猇亭一線絕不能放棄。我們再細看地圖,很容易發現,退守到這裡,完全退出了崇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山地不適宜發展種植業,蜀軍不可能就地取糧。於是,蜀軍不僅糧食給養運輸非常困難,而且士兵在山地活動,極容易疲憊。此時劉備已深入吳境二、三百千米,需要分兵駐守,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兵力分散。而陸遜則拒絕救孫桓,避免過早分兵,要集中優勢兵力擊破敵軍。不救孫桓,顯示了陸遜大將的擔當。要知道,孫桓名義上還是孫權的侄子,雖無血緣關係,如果真的彝陵城破,孫桓有個啥閃失,陸遜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陸遜做出這樣的決策是十分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說冒一定風險。

夷陵之戰解碼:蜀主劉備身經百戰,為何卻遭陸遜痛擊?

相持了幾個月,劉備求戰不得,士氣逐漸低落。到了當年的閏六月,劉備慢慢地遭遇到另一個大敵——伏旱。那麼,什麼是伏旱,伏旱又對劉備軍隊有什麼影響呢?伏旱是發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間的旱象,因這期間正處於伏天,故稱“伏旱”。

為什麼會發生伏旱呢?

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隨著夏季風增強,江淮準靜止鋒消失,雨帶推移到黃河中下游和東北地區。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被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以下沉氣流為主,日照長,太陽輻射很強,氣溫高,晴熱少雨,蒸發旺盛。伏旱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由於氣團單一,除局部地區的雷陣雨外,無大片雨區,普遍出現乾旱酷暑天氣。這一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午後氣溫一般高達33~35℃,個別地方有高達43~45℃的高溫記錄。夏季是農作物生育旺盛的時期,伏旱對作物的危害一般比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減一半”的農諺,嚴重危害農業生產,甚至造成人畜飲水困難。

夷陵之戰解碼:蜀主劉備身經百戰,為何卻遭陸遜痛擊?

劉備遭遇伏旱天氣,“天氣炎熱,軍屯於赤火之中,取水深為不便”,而吳軍又堅守不出,劉備不得已,“遂命各營,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澗”。劉備還放棄了水陸並進的戰略,移水就陸,百里連營,兵力更加分散,我們熟知的陸遜火燒連營成名之戰就這樣發生了。

夷陵之戰體現了陸遜卓越軍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揮藝術,他既能策略性退卻,又能根據地形條件恰當地選擇防禦地點。他既能沉得往氣防守,又能審時度勢,利用天氣變化,當劉備被迫移營密林時,迅速抓住戰機,巧用火攻,以微弱的代價取得了殲滅數萬蜀軍的大勝。反觀劉備,不但恃強冒進,還不察地形條件,把軍隊帶入了交通不便的山地地帶,不戰自疲。面對堅守的吳軍,又不知及時改變戰略,而是分散兵力,於密林中處處結營,在火攻面前一敗塗地,損兵折將。

羅老先生寫《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無視孫吳。但夷陵之戰劉備慘敗的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怎麼辦?羅老先生的策略是虛構了一些小勝仗,並且詳寫,劉備慘敗則略寫。例如,東吳名將甘寧在夷陵之戰前已經病死,並非被沙摩柯射死。傅士仁和糜芳既沒有殺馬忠,也沒有投降劉備被反殺,人家都活得好好的。東吳名將潘璋更沒有死於關興之手。夷陵之戰並非羅老先生第一次用這種寫作手法,整個演義中多處使用,如劉備被曹操打的大敗略寫,而詳寫趙雲大戰長坂坡,單騎救主。直到今天,這種“貫中筆法”還被某些人廣泛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