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佈最新癌症數據,女性要警惕的“頭號癌”是它

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今年的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4月14日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攜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深圳市愛康之家大病關懷中心,共同推出關於癌症預防、治療和康復的“雲講堂”,針對市民對腫瘤的種種疑問進行專業科學的解答。

期間,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佈了最新腫瘤監測數據。記者瞭解到,2019年深圳市共報告常住人口新發惡性腫瘤病例27963例,其中男性13179例,女性14784例,女性數量多於男性,肺癌依舊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數榜首,甲狀腺癌首次躍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

嗓子啞上火了?竟被溫柔癌症折磨6年

今年56歲的劉女士(化名)正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的頭頸外科病房,剛做完手術的她說起話還有些難受,嗓子很乾。“6年前,如果我能重視,及時治療,可能今天就不會這樣了。”

6年前的一天,劉女士醒來後發現自己的嗓子突然啞了,說不出一句話。“我以為只是上火了,多喝水就行了。”這次啞嗓子持續了十多天,但終究還是“莫名其妙”地好了,劉女士也就沒有在意,並未將這次不明原因的啞嗓子放在心上。

第二年,啞嗓子再次突如其來,這一次劉女士很警覺,立即前往醫院檢查。進行手術切除後,經病理分析後,劉女士被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這是很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約佔甲狀腺癌的85%。因惡性度低,這種腫瘤被稱為“溫柔的癌症”。

可這溫柔癌症在第三年又找上劉女士。她在脖子發現了腫包,又立即向醫生求助,這才知道甲狀腺癌已發生淋巴結轉移。在醫生建議下,她進行了第二次切除手術。

在過後的兩年裡,甲狀腺癌看似風平浪靜。可2019年,它又來了。劉女士在脖子摸到了雞蛋大小的包塊。可要進行第三次切除手術卻不是一件易事,劉女士的甲狀腺癌已侵犯到氣管,患癌處的血管、氣管、神經都粘到一起,要先剝離它們才能切除腫瘤,需要更專業的團隊才能完成該手術。

輾轉多家醫院後,劉女士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頭頸外科。在該科主任魏明輝的主刀下,劉女士的腫瘤被成功切除。

甲狀腺癌躍居發病率首位,防治專家說“淡定”

甲狀腺癌在近幾年逐漸被人熟悉。

根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佈的2019年監測數據顯示,深圳市惡性腫瘤發病數位居前十位的依次是甲狀腺癌、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宮頸癌、口咽癌、淋巴瘤、鼻咽癌。

其中,男性惡性腫瘤發病數依次為肺癌、結直腸癌、肝癌、甲狀腺癌,女性惡性腫瘤發病數依次為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甲狀腺癌已超越肺癌和乳腺癌,發病率躍居首位,尤其是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

對於這個新晉“頭號癌”,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專家雷林卻說要“淡定”。他解釋,很多市民因為甲狀腺結節才發現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是出現在甲狀腺內部異常增生的細胞團塊。目前,促使甲狀腺癌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超聲及體檢的普及,讓甲狀腺結節有更多機會被發現。

市民發現甲狀腺結節,可以通過甲狀腺超聲檢查進行確認,這是臨床上針對甲狀腺結節首選的檢查方法。不過,超聲只能做出“良性可能”或“惡性可能”的初步判斷,無法對結節進行確診。

雷林說,如果超聲檢查結果疑似惡性、直徑較大,患者可通過穿刺活檢明確結節性質,這是目前確診甲狀腺結節性質的金標準。通過穿刺病理活檢,不僅能夠確診甲狀腺癌,還可以將甲狀腺癌的具體病理類型區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等。

切不切成心結,甲狀腺癌既溫柔又兇險

在被檢出甲狀腺癌後,很多市民最糾結的是切不切,因為這個癌不是太兇險。

據悉,甲狀腺癌病程緩慢,許多患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可以保持病情相對穩定,被稱為“懶癌”。相比其他惡性腫瘤,甲狀腺癌的預後較好。規範化治療的早期分化型甲狀腺癌,20年死亡率趨近於零。

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2018年全國癌症數據報告》表明,我國甲狀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經從67.5%上升到了84.3%。魏明輝表示,不少患者以為甲狀腺癌容易復發,實際上是沒有切除乾淨,微小的癌細胞長大被儀器檢出,所以患者儘可能選擇專業的醫療團隊,醫療團隊應在術前進行精準的評估,儘可能減少殘留的病灶。

魏明輝指出,甲狀腺癌有4種病理類型,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細胞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乳頭狀癌和濾泡樣癌的預後效果良好,但未分化癌的1年死亡率為90%,預後效果很差,“懶癌”僅僅指甲狀腺乳頭狀癌這一種。對於甲狀腺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建議積極手術治療。

而對於局灶微小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甚至可以暫不治療,保持隨訪觀察,不是一味手術切除。但像劉女士這種腫瘤已經侵犯氣管或血管的情況,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他還是建議應切除。總之,對付甲狀腺癌要膽大心細,密切留意它的發展。

體檢有價值,早診早治仍是關鍵

劉女士最遺憾的是,在被確診出甲狀腺癌之前,她都沒有進行過體檢,“如果有體檢,我可能就不會把小病拖成麻煩事。”

“不管是何種癌症,體檢都是有價值的,早診早治都是關鍵。”雷林說。

市民可以通過三級預防來進行癌症的防控,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級預防是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我國實施癌症綜合防治策略較早的一些地區,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現下降趨勢。

癌症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與癌症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據悉,深圳市自2017年啟動重點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該項目針對45-74歲社區居民開展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腸癌、乳腺癌等常見腫瘤的風險評估和篩查,力圖通過早診早治,降低深圳市民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提高生存率。

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統計,2017年至今深圳累計完成社區居民風險評估37877人,完成臨床篩查15592人次,篩查出各類陽性病例1406例,確診惡性腫瘤33人。

未來深圳市將加大篩查項目的經費投入、拓寬經費籌措渠道,擴大重點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覆蓋人群,讓更多市民得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機會,降低癌症的疾病負擔。

【記者】姚淑慧

【通訊員】深慢病

【作者】 姚淑慧

【來源】 健康情報局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