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题记:我当然知道阅读的力量,一直都知道。因为我自己就不断地被阅读治愈着。在观看电影《森崎书店的日常》的时,这种救赎和慰藉更为被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其中不断流出人性的温柔。既让人觉得熟悉、感动,又让人充满期待和喜悦。

一个阅读着的人是安静的人,是一个能够在简单中得享丰厚和自足的人。很多时候,不必谈什么好处,单单是因为喜欢而阅读,就已经得到了最基本的奖赏和福分。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伍尔芙在《一个人可以怎样读书》中写道:

“当万能的上帝看见我们胳肢窝里夹着心爱的书本走过来,他转过身去,不无妒忌地对圣彼得说:‘看,这些人不用奖赏。我们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好给他们。他们爱好读书!’”

一个阅读着的人也完全可能是受伤的人,或着受过伤的人,但是阅读却具有可以治愈的力量。《森崎书店的日常》,可以当作是阅读带来救赎和慰藉的故事来观赏。这部据日本七O后作家八木泽里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没有以过多的篇幅来叙述书籍或者阅读,故事情节简单,叙事平淡,但是却让我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温情和治愈。

阅读的契机

转变往往是从危机开始的。电影里的故事就更是如此。

故事的开始,我们跟着名叫贵子的女孩,一起经历着情感上的伤害。贵子一直以为带给自己幸福的可靠的交往对象,竟然要跟另一个女孩子结婚。而且他们的相识竟然是在认识自己之前。她实在想不明白,既然如此,那个人为何还招惹自己呢?到底是自己太迟钝了,还是他这个人有问题?这种无端而来的伤害,似乎遍布整个世界,贵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

内心情感丰富的贵子,没有歇斯底里地爆发,却也不能自然而然地接受即成的事实。一个人回到家里,瘫倒在门口,悲伤以难以遏止的势头,淹没了贵子,她无助地哭泣着。总是希望这个时候能得到些帮助,哪怕些许也好,不过,更多的时候,却又因为无法呼救,最后也只能自己一个人哭泣着,煎熬着,忍耐着。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在八木泽里志的小说的文本中,当贵子控制不住眼泪,任其四散奔流的时候,也以一种解嘲的方式谈到她的悲伤,贵子“甚至愚蠢地想着‘如果这泪水是石油的话,我就是有钱人了’,同时又为自己的愚蠢哭得更凶”。我们和她一起伤心之余,不免被她的孩子气的想行为和想法逗笑了,虽然有些酸楚,也有些心痛。

“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是,小小的烦恼,只要一开头儿,就会渐渐地变成比原来厉害无数倍的烦恼。"(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似乎贵子接下来的经历,就是为了不断验证马克·吐温的话。男友造成的伤害,影响到贵子的工作,最后她不得不辞职,自我放逐,一味地睡觉,似乎这就实现了贵子内心逃避的渴望。可是,就算睡觉也不安稳。哪里会有转机和希望呢?实在是找不到啊。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直到一则电话留言,让已经陷入迟钝的贵子,想起自己奇怪的叔叔森崎悟。在通话时,森崎悟充满活力地声音,毫无顾忌地冲击着贵子,最后还略带强硬地邀请她去书店帮忙。

阅读带来的慰藉和治愈

苦恼,不管是什么样的苦恼,一个有理智的心灵,总可以找到毅力和勇气来抵抗它;一个巨大的苦痛,常常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法国作家 缪塞)

因为贵子,我们有了一双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书店的日常状态;也有了一个机会,体味被阅读治愈的过程。书店的客人们,咖啡馆认识的朋友,还有店主人,也就是贵子的叔叔森崎悟,都曾共同治愈着贵子。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借着和客人的交流,道出了读书的一个益处:不读书“就只能看到这个世界的肤浅表象”,“不想成为肤浅的人,好歹应该翻翻那些陈列着的伟大著作啊”。当然了,并不是说读过这些书的人就一定不会浅薄,因为阅读是要配合思考和实践的。但是阅读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丰富和改变自己世界的机会。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俄罗斯作家 赫尔岑)

森崎悟叔叔对自己侄女,当然怀有很多美好的期待,比如:希望贵子能够喜欢上读书。不过,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最终也只是玩笑一样地说出“多读读书”的期待,幸运的是,这颗种子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最初,在看过小说和电影后,觉得电影比小说要好。可是,再次重读小说的时候,我发现小说其实同样感人。在小说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通关过文字和阅读正在发生着的思想和内心转变,这种转变缓慢地进行着,杂糅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因为文字的描述而逐渐显露,趋于清晰和明朗,似乎有一条路在我们的身后呈现出来,回顾的时候让我们觉得有迹可循,踏实又感人。

一直以来,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无论电影还是阅读,我们都可以不断地回到某个原点,而重新走出来的路与收获到的东西,每次又都不完全相同,即像一种游戏,又像我们重新开始的人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断地累积和扩充自己的生命体验。

喜欢阅读的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阅读体验,交相辉映,互相印证,彼此拓展,既可以得享具体而实在的收获,又会有无所限制的自由与开阔。实在是有福之人呢。

当贵子伸出手来,手指划过书脊,我们也一同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一切美好,因为存在或想象而有的幸福,因为我们停下来而有的相遇,以及因此所产生的期待。在某个奇妙的瞬间贵子推开了一扇门,似乎是特别为她而设,充满了未知和惊喜。这里有着未进行阅读就不可能拥有的美好体验。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这些古旧书,为贵子带来和某个陌生人心灵相通而产生的莫名喜悦。无论是书签,还是书中的标记,甚至一句不相关的文字,都可能触动她变得敏感又柔软的心。我们也因此有机会品味着种种超时空的神奇偶遇。影片中她在阅读时候的美好画面,出现过好多次。我自己在赞叹之余,也羡慕着。恐怕她从未想过阅读着的自己,竟然是如此美丽吧。这里有的不仅是一种阅读的姿态,更是因为沉浸而表现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接受与爱。

阅读给贵子带来新的视角,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也给她带来生命的水源,让她得到滋养和力量。当贵子再次面对自己的前男友,那个带给自己伤害的人时,她可以有一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尽管还是会伤心,哭泣,可是却带着力量和生命的美好希望。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在整个过程中,森崎悟这个奇怪的叔叔,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存在,虽然很多行为方式看起来都不合成人的规矩,但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爱,无论是对书籍,还是对贵子,都充满了温柔。他对贵子的的关照和守护,如同温补的汤汁,朴实而醇厚。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这份体贴,得益于他的成长过程,得益于他年轻时代的旅行和阅读。虽然森崎悟自己说“不管去过哪里,读了多少书,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都没学会”。并感慨“人总是活在迷惘之中”。可是我们相信他必有收获,这是我们身为读者的自负,也是阅读的体味。


看到并且承认阅读为我们带来的成长和际遇,是一种感恩。可以想象,森崎悟若真的什么都没有学会,何以又不负责任地向自己宝贵的侄女反复建议“多读些书呢”?

离开森崎书店后 新的开始

看到森崎悟拉着侄女,去一切解决贵子的困扰时,我着实感动了一下。不在于这结果是不是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出现,单单就他愿意站在贵子的身边给她支持和安慰,就是一种成功而又贴心的选择。、包括他个性化的,甚至是书生式的处理方式,也都因此而显得可爱可亲。

一个爱读阅读的人,不是个完美的人,但却可以是一个有趣的人。而有趣的人,简直比大熊猫还要可贵。王小波说“作为一个喜欢有趣的人,我当然不会放弃阅读这种获得有趣的机会。”而阅读,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拥有了造就有趣的生命的可能性。无论森崎悟还是贵子,不都是活生生的例证吗?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阅读的救赎与慰藉

书影和电影海报

当贵子投出了她的求职信那一刻,我们知道她必将开始新的生活。阅读也必将伴随她,并与她共同创造接下来的人生。

我很开心,贵子并没有变成书呆子,却保留了对阅读的爱,这种爱不是刻意塑造出来的充满不可思议光芒的奇迹,但又是真正的阅读能够带来的一种奇迹,没有刺目的光,温暖而治愈,如同影片,也如它的片名:森崎书店的日常。


END

@竹叶舟 读书观影听故事,分享生命的喜乐和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