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欢迎关注“雪莉的直言职语”,陪你一同成长

任何形式的产品生产者,说到底都需要获得用户的支持。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个美妆短视频创作者,你的视频点击量,点赞数,转发数……就代表了用户对你作品的认可,而进一步如果你获得了大量粉丝,并且粉丝因为信任你而购买你所推广商品,更是对产品制作者人格魅力的欣赏。

然而在内容层出不穷的今天,想要突破同质化,吸引自己的粉丝越来越难;但也总有些人能够找到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那么多美妆导购,独独出现一个以标志性“oh my GOD” 让人情不自禁掏空口袋的李佳琦;那么多美食博主,独独出现一个在办公间里巧用工具让人称奇的小野;那么多生活类up主,独独出现一个回归传统巧手能干又质朴纯美的李子柒。

《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从功能性上而言,它们完全可以被取代,毕竟口红在哪里都能买到,机箱主板摊的饼不一定美味,也极少有人愿意隐于深山间。.但用户就是会被他们所吸引,甚至因为创作者的人格魅力而去买他们推荐的产品。

究其原因,除了创作者本身的实力和时运外,还有一层原因是——他们的内容提供了一种用户乐享其中的体验。

李佳琦给了你一种亲近的感觉:这不是个要赚你钱的导购,而是你的好闺蜜,真心实意地在分享他的美妆技巧;办公室小野给了你另一种看待日常的愉悦心境:在办公室苦逼的夹缝中生存也可以这样找乐子;李子柒则给了你一种慢节奏生活的向往: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像她一样,过上自己梦想中的恬静生活。


《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不光是做内容要触及观众的痛点,做产品也是如此。用户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相比于产品有多少天花乱坠的功能,其实更关注自身从这个产品中得到了什么。

最近读了《创新者的任务》这本书,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也是一位专注于产品创新领域的专家,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曾经获得过麦肯锡奖。克莱顿认为:当产品设计者真正了解影响用户选择产品的因素后,就能较准确地预估产品的创新方向。

那么,究竟什么是用户选择产品的动机呢?克莱顿提出了“用户目标理论”,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理论的四大要点。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产品”能获得更多人的喜爱,最好在初期就做到这几点。


《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一,思考角度需要转换

评测产品的重点在于 “是否改善用户的生活”,而不是“我的产品很厉害”。

这两者差别何在呢?比如一只口红,相比于告知用户这是个大牌,包装好看,用料考究等产品属性,消费者更在意的是能不能花更少钱让自己更好看。

如果一个导购为了卖出产品,大肆夸耀产品的好处,消费者通常会心生提防;但当你“设身处地”为用户考量时,用户就会从心理上偏向于你。

典型的就是李佳琦:让观众实实在在看到口红上脸的效果,给不同肤色的姐妹建议,搞笑又不失可爱地推荐和吐槽……这种把顾客当做朋友的风格,让他获得了一大批姐妹的喜爱和信任。

做内容如此,设计产品同样需要从这个角度考量:不是这个功能本身有多炫酷,而是有没有为用户增加有趣的体验,提高了生活质量,节省时间成本等。

比如亚马逊,为了守住低价的承诺,开发了一个自动搜索引擎,可以搜寻数百种基本商品的价格,只要发现更低价,亚马逊就会自动下调,这就是真正为用户考虑的功能创新。


《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二,尽可能具体细致

不是宽泛的猜测用户想要什么,而是具体勾勒出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境,比如在哪里,什么时候,做什么,以及用户当前所处状况等。

作者举了一家奶昔店的例子。这家奶昔店想要增加销量,为此他们找来典型的奶昔消费者做问卷调查,根据顾客的反馈推出了不同口味的新品,然而毫无成效,于是店长请来作者的团队帮忙分析。

团队抛弃了问卷调查的方式,直接在店里待了18个小时观察所有顾客。他们发现,有一大批顾客是在早上9点以前独自来买奶昔,买完直接上车带走;还有一大批顾客是在下午4,5点带着孩子来买。询问后发现,这两批用户的目标是不同的。

上午的一批是要开车到很远上班的职场人,他们需要一份可以当早餐,方便食用,同时也不会让路上无聊的食物;而下午的一批则大多是给吵闹的孩子买的,父母既希望安抚孩子,但又不希望他吃的不健康或者太多,以至于不吃晚饭。

具体了解了用户的目标后,这家奶昔公司对产品改良的方向也更加清晰:上午的奶昔尽可能大杯浓稠,最好加一些有嚼劲的小配料;而下午的奶昔最好有小份,并且采用更健康的原料。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复购率。

《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三,目标分析逐层深入

相同功能的产品,为什么用户会选择不同品牌?很大程度决定于产品带来的社会和情感层面的体验。

功能层面就是解决最基本的需求,社会和情感层面则是更高级的心理满足。比如前面所说的买奶昔的例子,功能层面是饱腹,而情感层面则是排解无聊;社会层面则可能是这个品牌显得生活有格调。

在做竞品分析时,我们习惯于从传统角度思考,将同类产品归为一类,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这样就只能在同类中拼个你死我活;而从满足用户情感层面的共同目标去思考,思路就能被拓宽。

《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比如瑞信咖啡,没有直接和星巴克对战,而是选择了做线上外卖,以咖啡的品类和小而美的奶茶店模式,在人头攒动的国内实体咖啡市场杀出了一条新路,却击中了年轻白领的快节奏生活需求和轻时尚的消费态度。

书中举了另一个例子——宝洁公司的帮宝适品牌,如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其实刚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了很大阻碍,因为中国婴儿没有使用纸尿裤的习惯。宝洁公司无论怎么宣传纸尿裤的品质,甚至降低价格,销量都不见起色。

公司找到那些买了纸尿裤的家庭进行访谈,其中一位女性的回答令他们惊讶。这位女性感谢帮宝适让她有了和丈夫共处的时光:原来宝宝用了纸尿裤后熟睡一夜,她才得以好好休息,和老公有独处时间。

销售人员这才意识到,他们的策略局限在了功能部分,但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和情感方面的目标,比如夫妻生活。于是之后的宣传侧重在了情感层面:纸尿裤可以让宝宝睡得更熟更久,不仅让父母安心,也有助于宝宝的发育成长。帮宝适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家喻户晓的纸尿裤品牌。


《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四,用讲故事的方式挖掘目标

相比于从大批受访者搜集数据,不如从小一点样本中搜索大量细节,找到用户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

很多时候用户的目标是复杂的,甚至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或者言行不一致,这就需要产品设计者去聆听用户真正的内心。

大公司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或者研究销售数据,但是用户实际使用时的感受并不会出现在销售数据中,那么究竟如何挖掘用户的真正目标呢?书中推荐了一种方法——拍摄纪录片法。

产品设计者想象自己成为纪录片导演冷静地旁观并探索真相,而不是套用那些乏味的数据来佐证固有想法,把用户给到的线索和你实际的观察一点点拼凑起来,最终构建起一个关于用户的完整故事,当产品设计者完整地了解用户目标,才能帮助其实现目标。


《创新者的任务》:产品吸引不到用户?因为你不了解用户目标

Airbnb(爱彼迎)这家提供旅游民宿服务的平台曾经受到过很多质疑,大众很难想象对陌生人家里住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因此爱彼迎在刚推出服务时曾经对房东房客进行采访,挑选了45个故事,以求尽量涵盖到大部分受众的目标。

在这些故事中,房客们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带着不同的心境来旅行,入住了不同的家庭,有哪些满意的地方,又有哪些担心的地方……这些都是爱彼迎之后逐步优化服务的信息来源。

当用户想获得更好的体验,却因为现有方案阻碍而没能实现的地方,正是产品可以进一步创新的方向。当你真正以同理心感受用户,就离创新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