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的资源如何分配?先秦诸子、近现代各国学者都有怎样的观点?

读一世界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许多哲人学者穷其一生研究该问题,相关著作汗牛充栋,但遗憾的是,至今也没有谁能给出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想在很短的篇幅内讲清这件事,那我们只能取干弃枝,挂一漏万了。本文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四种分配思想。

古代主要有儒法两家学说。

一是儒家“各得其分”论。孔子曾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听起来孔子好像是主张“平均主义”,其实不然。孔子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尊卑贵贱长幼严格分明的礼制社会,直白地说,也就是等级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大家各安其位,并根据各自所处的地位,分得稀缺资源,卑不得逾尊,贱不得越贵,幼不得凌长,大家各得其分。如此一来,大家都安分守己,也就相安无事了。

二是法家的“利出一孔”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和韩非子了。他们主张,一切生杀赏罚大权,统由君王掌握,“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切资源统由君王支配,利出一孔。用王安石的话来说就是:“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在这种情况下,臣民只有战战兢兢,唯君命之是从,一切仰赖皇上的圣明和恩泽,苟活于世。

中国古代的分配学说,千变万化,大体不离上述两说。近代以来,关于分配的学说,当然主要就是市场分配论和计划分配论。

先说市场分配论。最先以相当缜密的理论形式论述通过市场来分配稀缺资源的学者当然是亚当斯密。他认为,利用人们的自利心理,鞋匠不必求助于面包师的仁慈就可以获取面包,正如面包师不必求助于鞋匠就可以得到鞋子一样,大家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完全可以各取所需。而这中间的秘密,就在于有一个价格机制在自发地运作,这就是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数百年来,西方经济学家皓首穷经,汲汲于论证、赞美的就是这个神奇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看起来确实相当不错,但实际上它若想达到理论家所描述的那种理想状态,是需要很多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不可能满足。例如,厂商上下游之间、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如外部性难以解决(典型例子是污染由社会承担,利润却由厂商独占),再如垄断问题。因此,市场经济长久运行下来,就积不可避免地累了无数的问题,最终以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的经济危机的方式爆发。

再说计划分配论。马克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以皇皇巨著《资本论》论证了资本主义一味靠市场机制运作所带来的弊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宣示的那样就是“消灭私有制”,即由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掌握一切生产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根据社会需要国家,运用科学手段,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从而杜绝资本主义社会无政府主义式的盲目生产。当然了,现实生活中,由于存在种种复杂的情况,计划经济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鉴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吸收了计划经济的合理内核,不仅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也积极地参与到“二次分配”活动中,以矫正市场经济形成的“初次分配”所带来的严重分配不公。

总之,了解了古代的儒家“各得其分”论、法家的“利出一孔”论和近代以来的“市场分配论”、“计划分配”论,则几千年来关于稀缺资源如何分配的争论,也就粗知梗概了。


环球览胜


稀缺资源分配不是先秦诸子讨论的,稀缺资源在古代社会,从来都是首先敬神,然后就是交给地上的实际统治者,流及特权阶层。这个实际统治者来决定是否分配,分配范围,如何分配。玉器、青铜、宝物,这些东西,不是讨论分配、拥有的东西。土地、人口、财货,这些是可以讨论拥有的,怎么来分配拥有,就是王道、帝道、君主治国之术等等,都是由实际统治者来决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