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拿着2600工资的合同工,操着公务员的心,工作很痛苦,怎么办?

用不完的运气


我有个远方亲戚,小女孩一个,刚毕业也是签了一个残联的合同工,一个月3000元,活儿基本都是她干,其他的同事每天的大部分工作就是聊家常看报纸。干了也就半年吧,辞职了。

虽然大家都不看好,觉得稳定就是福,但小姑娘心气高,愣是自个儿创业去了。按照她的话说,虽然也累但有个奔头,创业刚开始没多少收入有时候还入不敷出,但是她不后悔。

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你都已经用痛苦来形容了,不辞职留着过年?

让我来猜猜你的心思,虽然是合同工但毕竟是事业单位,说出去有面子,也不丢份儿。但这工作实在太基层太琐碎太杂乱,每天也累得够呛,一想到钱还这么少,实在不知道坚持的意义在哪里。于是陷入了痛苦和纠结中。

不怕打击你,现在一线城市的快递员月薪五六千的一大把,送餐的外卖小哥辛苦点的还有能挣上万把块的;你这点工资确实不能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但是,你为什么不敢辞职呢?

终其原因有两点:

一、放不下那份所谓的体面;

事业单位,最起码稳定有保障,收入不多但是也很少裁员;说出去有面子。但也是因为这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便有了禁锢,不敢越雷池一步。

刚解放那会讲究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靠的不是摸石头过河而是先干了在说。我想既然你不满足现状,肯定也不是快到退休的年纪,咱干嘛不趁着年轻再折腾折腾?

二、能力匹配不上你的欲望。

有些人看到别人挣大钱两眼发光,但是如果让他做同样的工作给双倍的薪水又开始怂了。为啥呢?因为能力不够,如果你想改变,从根儿上解决你现在的处境,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本事才是正道。如果你本身是一个保守的人,可以边在职边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多去看看招聘要求,好好想想自己缺什么便补什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破釜沉舟,直接辞职。辞职的好处就是你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并有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清晰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

有人说,现在大环境不好。但我想说,疫情不是理由,新冠肺炎终有消失的一天,即使在现在的情况下,招聘网站上也满是招聘信息,努力提升自己,向自己喜欢的工作靠拢,一大波好工作在向你招手呢。


敲字不易,如觉得还算有点小帮助,还请点个赞,小芳阿姨谢谢你。


芳姐聊职场


确实,在事业单位里,作为一个合同工,或者应该说是临时工,肯定是痛苦的。

第一,工资低。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收入都是远低于在编人员的,很多地方连正式员工的一半都没有。

第二、地位低。编外人员作为事业单位里的最底层,注定就是被使唤的,脏活累活基本上都是他们做的,工作相对是更辛苦的。

第三、没发展。编外人员工作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直接转为编内的,所以在体制内根本没有升职加薪的希望。

总结起来,编外人员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还看不到前途,自然内心是痛苦的。

对于题主来说,既然感受到了痛苦,那就应该努力去做出改变!

对于编外人员来说,国家并没有禁止他们参加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因此如果想要走仕途,那就好好读书参加考试,不少编外人员都通过这种办法成功入编了。

而如果没有一定要在体制内发展,那么其实去企业找一份工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企业的收入并不低,上升空间也更大,用人更加灵活,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在企业反而更有机会。


目前来说,“同工不同酬”确实是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只是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存在这种差距,就是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之间也有差别。

但是作为个人来说,这种制度上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所能解决的,因此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努力去适应这个制度!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很多人觉得“同工不同酬”不公平。

但是如果有无编制收入相同,对那些寒窗苦读、努力考上编制的人又公平吗?

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努力,注定以后要吃苦。

而且,“同工”只是坐在一个办公室,但是工作内容是不同的,收入自然有差异。

为什么合同工收入低、没有晋升空间?

所有人都知道正式工有文凭要求,要通过考试,会有公示,可以申诉,实在不行还可以找媒体曝光;但是合同工的招聘方式却是不公开不透明的,有门路就可以去。

如果能够同工同酬,那关系户都当合同工,根本没岗位留给正式工了。

不同渠道进去的人收入待遇不同,这才是公平。不然就会劣币驱逐良币,普通人更没出头之日。


那为什么要有“合同工”的存在呢?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你的孩子不求上进,天天在家混吃等死,如果没有合同工的存在,你会不会为了孩子铤而走险?铤而走险的人多了,就会上下勾兑,可能会出大乱子。

有合同工的存在,大部分权利不大的领导就会随遇而安了。横竖有个工作,家里也有家底,饿不死。如果是个女儿,找个有前途的女婿,好好栽培也是一样的。

国泰民安靠的不是一身正气、一根筋,而是多方的利益权衡、人性的充分考量,让新人出头,又不让老臣寒心。

国家的规划是有大智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