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表哥投資三萬建的自媒體工作室沒收益怎麼辦?

小賓在農村


撤退,如果還是要堅持走下去,估計還會繼續虧。

自媒體沒有網上說得那麼神奇,每個行業都是有成功與失敗的,並且往往失敗的成功的要多很多。

我們不能一味的跟風,說實話,當我們跟的時候,那是西北風。個人認為,你需要腳踏實地的做些事情,國家一直倡導脫虛就實,我們為什麼要反其道而行呢,你得相信黨,相信黨的決心。

這裡不是說自媒體不好,畢竟自媒體是需要有靈魂的,這個靈魂不好找。你可以做個實體,賣個產品,謀份工作。在業餘期間,堅持自己的自媒體創作,慢慢的賦能。自媒體,本身就是一種媒介工具,工具是幹嘛用的。工具就是為了抒發自己的心情感悟,傳播自己的思想,宣傳自己的產品,只要認可的人多了,你就算成功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你想要得利益。

經濟形式差,內消能力不足,我們無可奈何,只能堅持前行。加油。共勉。



大匠磨坊


我做自媒體創業有一段時間了,自媒體行業,已經算在所有創業領域中,相對對資產、人脈、地域和領域要求最低的創業了,在自媒體領域創業,短期的收益不是最重要的,盈利模式的探索往往更關鍵。

評估項目的可持續盈利能力

題主提到的工作室,到現在還沒有盈利,這本身並不是一個正常的自媒體的盈利邏輯。

大部分人說自媒體,都是逐漸探索盈利模式,等到盈利水平相對穩定,或者需要實體場地支撐的時候,才開始尋找線下投入,題主的成本投入中有單反相機,如果是做短視頻領域的創業,就要考慮到短視頻盈利週期,從粉絲增長,到流量變現,再到哪怕是直播帶貨,都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是瞭解平臺調性和變現能力的過程。

我之前一直做圖文類項目創業,短視頻領域一直沒有精力進行切入,就是因為我已經有了線下實體運營成本,目前最重要的是,是先活下來,然後才能騰出精力去研究其他平臺。

評估固定資產投資的必要性

題主工作室的成本里,包括的項目非常全面,房租、網費、物料、設備,可以說,這些投資單獨每個項目都不算高,但是合在一起,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況下,很多都是沒有必要的。

比如,你目前的工作室,只有你和表哥兩個人,又是合夥制,雙方的意願和主觀能動性,一定沒問題,那這時候沒有必要花費每個月6000的租金成本,只需要定時制定計劃,定時同步進度就好了。

下面這張圖是我在北京CBD國貿的辦公室,是共享創業空間,租金是大頭,是因為在這裡能產出更多經濟價值,而不是僅僅因為這裡的交通方便。

包括你成本中的桌椅板凳1千元,兩個人的工作室,根本用不了這麼多,成本意識缺乏,會直接影響利潤獲取

疫情影響線下,但不妨礙線上變現

疫情無法線下開通,但是在線上的流量變現上,倒逼大家去進行深度思考。

如果因為疫情就導致幾個月無法開工,這個思維不是自媒體的思維,充分說明了題主的線上業務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

疫情期間,人們看手機的頻率更高了,對自媒體來說,其實是有機會的,我有個朋友,做小學教育的自媒體,疫情期間,2個月漲粉40萬,優質的內容,總有機會,關鍵是看大家如何去打磨自己優質的內容,吸引到同頻的粉絲關注。

綜合上面題主的描述,我有幾個建議,題主可以參考:

1. 及時止損,關閉線下的實體工作室,轉移到居家遠程,節省資金成本;

2. 反思自己擅長的領域,思考如何創作更加優質的內容,儘量固定在垂直領域,比如職場、情感、搞笑等等,不要反覆變化創作領域;

3. 增加外部渠道合作,和一些小的自媒體工作室合作,互相引流,積累種子用戶。

綜上,自媒體業務剛開始如果沒有大量的流量湧入,不一定會很賺錢,但是也未必會虧很多,關鍵在與謹慎評估盈利和支出的各個項目,逐步摸索屬於自己的盈利項目和節奏,剛開始走得慢一點沒關係,可複製的經驗總結出來以後就快了。

歡迎關注@木林的副本,7年世界500強外企經驗,高齡轉行互聯網,自媒體創業中,專注說職場和創業的那些事兒,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更多創業經驗。


木林的副本


完啦完啦,各種大咖都來了,有的用文字,有的用圖片,有的用視頻……

但是打開他們的主頁,發現關注度好像都不高。當然我這種小人物也是一樣。但是我不告訴你做什麼,我只向你提問。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你們向成功的人學習了嗎?還是自己閉門造車?

你們做出來的東西是自己覺得好?還是大家都覺得好?

你做了什麼對自媒體有用的準備?現在想想哪些是完全沒必要的?

你最後悔的是做了什麼?你對失敗的原因總結了麼?

先回答一下[靈光一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