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继2002年SARS事件后,近期,国内多地再度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与SARS相同,据有关专家推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神秘源头很有可能还是蝙蝠。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蝙蝠为何被称为活体病毒库”?

由于蝙蝠昼潜夜行的生活习性和丑陋的外貌,因此在大多数人眼中,它一种诡异可怕,往往与阴暗、死亡相伴的动物。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吸血鬼形象,其灵感就来自于吸血蝙蝠。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事实上,蝙蝠也确实与病毒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鉴定:在能够感染脊椎动物的25个病毒科中,其中有10个与蝙蝠有关;在能够感染脊椎动物的16个RNA病毒科中,至少有9个可以感染蝙蝠。

SARS事件后,科学家开始重视对蝙蝠的研究。据统计,2006年前,在蝙蝠体内发现了60多种病毒;而到2014年,在蝙蝠体内检测的病毒已经达到137种,其中61种是人兽共患病毒。因此,说蝙蝠就是自然界的一座“活体病毒库”一点都不为过。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蝙蝠引发的“灾难”

蝙蝠作为一个巨大的“活体病毒库”,是众多急性致命传染病的源头,例如令人谈之色变的亨德拉病毒、SARS病毒、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

  • 亨德拉病毒

1994年,在澳大利亚亨德拉镇的一个赛马场,暴发了一场疫情,致使14匹赛马和1人死亡,而引发此次疫情的亨德拉病毒被怀疑来自果蝠,马在食用了被果蝠污染的食物后导致感染。

作为亨德拉病毒的“近亲”,尼帕病毒被认为是界上最危险的病毒之一,其被列为生物安全4级病原。1998-1999年间,尼帕病毒暴发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主要在猪和猪农间传播,有276人被感染,其中105人死亡。科学研究证实,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果蝠。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 SARS病毒

提起非典很多人可能仍心有余悸,2002年11月,SARS疫情首先出现在我国的广东省。由于最初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疫情很快蔓延,短短几周时间内便席卷全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全球累计非典病例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死亡人数919人,致死率高达11%。

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但是这种病毒最早不是由人传播的。最初,研究人员怀疑该病毒是从市场上贩卖的果子狸传播到人身上,但是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在野生还是养殖的果子狸身上,都没发现这种病毒。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感染了SARS病毒的果子狸同样也会患病,这就使得传染病学家怀疑,果子狸只是SARS病毒的中间寄主。直到2004年,研究人员在上中华菊头蝠身上发现了一些类似SARS病毒的抗体,才找到了SARS病毒的真正传染源—蝙蝠

2012年,沙特爆发了一种与10年前SARS病毒相近的新病毒—MERS病毒,感染这种病毒的死亡率高达50%。同前面提到的SARS病毒类似,MERS病毒也是先从蝙蝠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 埃博拉病毒

2013年,爆发的一种非常危险的病毒也跟蝙蝠有关,它就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是一种非常致命的传染病,感染者往往会七窍出血而亡,场景非常恐怖。

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宿主是什么?长期以来也是个谜。直到一位美国病毒学家在孟加拉国的一类食果蝠身上,发现了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因此蝙蝠成为了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最大嫌疑者。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病毒为何偏偏选择了蝙蝠?

地球上的物种如此之多,病毒单单就看上了蝙蝠,难道是仅仅是因为它长相邪恶,能吓唬人。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科学研究表明,蝙蝠有成为“活体病毒库”的先天优势。

  • 独特的生活习性

蝙蝠是群居动物,拥挤的生存环境和密切的接触使得病毒可以在蝙蝠间快速传播。有报道称,在墨西哥无尾蝠的栖息地,蝙蝠的数量可以达到3000只/m 2,一个洞穴中的总数甚至能达到数百万只。

蝙蝠是唯一能飞行的哺乳动物,能随季节变换进行长途迁徙,这大大增加了病毒的传播范围和几率。在热带雨林中,蝙蝠的活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接触到食物和昆虫,还能接触到猴子、蛇类和猩猩等。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 特殊的免疫能力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人单纯感染一种病毒就会导致死亡,蝙蝠体内携带那么多病毒为啥没事?科学家推测,蝙蝠身体存在不同于人类的特殊免疫机制。

有研究表明,蝙蝠昼夜体温在波动较大,夜间体温要比白天高好几摄氏度,这可能导致其体内的病毒无法稳定增殖。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蝙蝠在冬眠时免疫系统要比平时“迟钝”得多,因此对病毒感染不会发生剧烈的免疫反应,与此同时,病毒的增殖速度也变得相对缓慢,低浓度的病毒载量不会导致蝙蝠出现不良症状。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 漫长的进化史

病毒离不开宿主,假如动物自身免疫力差,一染病就死掉,或者无法正常活动,那么病毒也只能与它一损俱损,或者无法继续传播了下去,而免疫系统强,自己不得病,又可以携带大量病毒才是最优选择。

蝙蝠就是这样一类宿主,作为最古老的哺乳动物之一,500万年来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蝙蝠与病毒相爱相杀、相互抗争、共同进化,彼此间已经能够相互适应和平共处。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是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虽然被称为“活体病毒库”,但蝙蝠的栖息地通常远离人类,千百年来它与人类相安无事,并未碰撞出激情的“火花”。况且蝙蝠应归类于有益动物,它不仅会捕食苍蝇、蚊子等害虫,而且还是能帮助很对珍贵植物传粉。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蝙蝠然而在过去几十年,蝙蝠向人类传播病毒的频率却明显加快,到底是谁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 严重的环境破坏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快,蝙蝠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迫使蝙蝠的栖息地不断转移,逐渐融入到人类活动区域内,甚至直接栖息在人类的居住环境,这样无疑地增加了蝙蝠病毒散播的机会。

尼帕病毒疫情的暴发与环境破坏有之间关系,由于砍伐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小,造成食物短缺,迫使果蝠从森林栖息地迁移到森林边缘附近的果园取食,而许多养猪场与果园毗邻,果蝠污染的果实掉落到地上被猪吃掉,导致病毒通过猪传给人。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 不良的饮食习惯

中国人向来喜欢吃野味,曾经不是流行这么一段话:“天上飛的,除了飛機都能吃;地上跑的,除了汽车都能吃;水里游的,除了轮船都能吃;四条腿的,除了板凳都能吃。”不单是中国,非洲、东南亚等地,也存在使用蝙蝠等野生动物的习俗。

人类肆无忌惮地捕食野生动物,最终将致命的病毒带入人类社会。2002年爆发的非典,原因是人们使用野生动物果子狸,而此次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被证实来源于当地的一处海鲜市场,而那里事实上是一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并非单纯的海鲜市场。

科学探索:“非典”再度来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结语

归根结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人类应该做的,而不是想着一味的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无论多年前的SARS事件,还是目前武汉出现的新疫情,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警告,如果人类仍不做出改变,最终将自食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