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被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绑住后是什么感觉?

茗茗之中-徐瑞


真实体验,心情也是不上不下的吧。恐慌,每天都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觉得做下去这辈子也就到头了,没有提升空间了。

所以在得知自己怀孕后,迅速辞职,在家带娃。怀孕期间考了教师资格证。现在孩子还没上幼儿园,所以一边带娃一遍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鼓励老公学习一建。也在这里感谢公婆,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支持。

目前和公婆商量等疫情结束,开个文具店之类的,自己创业虽然累点,但是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个人感觉要想摆脱这种状态,一是要多学习,如果你要在你现在这个行业一直待下去,那最好是多考几个和工作有关的证书,增加自己含金量。二是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一旦确定就业方向,那就相当于人生有了方向。在这个领域那你就要开始刻苦钻研,成为行业佼佼者。那你的薪资肯定会水涨船高。

三是如果能把兴趣当成自己的职业那最好不过了。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泽沐妈妈


几乎所有人都在做着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不是因为工资的多少,而是欲望的膨胀。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上大学时期,可能一个月只用500块生活费就够了,可一毕业这个费用就涨到了试用期工资。后来随着你的工作年限不断增加,工资也在增长,而开支也在跟着增长。

月入3000的你觉得午餐去10元面馆就好了,心情不错点瓶果啤也很开心。月薪5000时你就觉得去那样的地方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宁愿点15块的外卖。

所以,并非你的工作不上不下,而是你在消费的时候很懂“量入为出”,你的消费让你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

大多数人的“量入为出”再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你觉得自己被绑住了。

更何况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开支,比如生病、份子钱、冲动消费,让很多人除了自己赚的,把未来的钱都算计进了现在的享受,这样的人在有了房贷、车贷、信用卡账单后更加觉得被锁死了。之后每个月的工资不再是为了平衡当月的开支,而是为了补偿上个月的透支。

对此,也许你会把责任推给“时代”,说曾经城中村的出租房只要300,现在的公寓要1000,说以前的路边摊现在已经没有了。可依旧还有一批批赚着你当年试用期工资的新人用那笔钱在你的城市生活着。

你自己回想一下,这些年你的消费是不是升级了?即便没有,你的资产是不是变多了?而这些其实都是从你“不上不下”的工作中来的。至于你有被绑住的感觉,其实也是当时你计算好的结果。

这种事情,在很多城市买房人的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他们算房贷是这么算的,首付爹拼娘凑,月供+自己的生活成本=月薪,ok,这房子能买,另外心里还十分高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工资一定会涨,而他们的房子涨得更快。

对于这种做法,我不置可否,但很多人的快乐就是那一时,未来20或30年里,你会遇到很多事情,诸如婚丧嫁娶,这些时候你都会觉得自己被五花大绑。而这时很多人把问题归结为自己的工资不上不下,从来也没人认为是自己的欲望在跟着膨胀。


每日职场


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先理解一下题意:其一,“不上不下”的意思大家都清楚,形容进退两难,被夹在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谁处于这样的境地都会很尴尬,难免有七荤八素的想法。问题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

其二,如果就工作本身讲,无所谓好与不好,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你所从事的工作偏偏让你“不上不下”呢?

其三,被“绑住”也有待商榷。绑定,有无奈、被迫、受人裹挟之意,真的这样的话,就显得很无辜、无望和无救,简直像似被囚禁的牢笼,即便想象力在丰富,一个工作岗位,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吗?果真如此的话,只有一条路好走,就两字:逃离!哪怕一分钱不要。

显而易见,经过三个层面的简单分析,问题本身都指向了一处:客观因素。而该问题的一个前提是,“当你”如何如何时,显然缺了一个“主角”——“你”。也就是说,“被不上不下的工作绑住”,几乎都是客观原因。假如以此下定论,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你,不上不下”,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这个结论。如果“主角”是我,参考以往几十年的经历,一般能有以下感觉:

1、先找自己的毛病。

当一个人还没具备单位因你设岗的能力时,你所干的事,就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要适应工作的问题。这一点没什么好争论的。企业的最小单位就是班组了,通常最少要二人以上。不可能人人都“不上不下”,那么问题来了,别人没有这种感觉,唯独你有,为什么?差距在哪里?是领导给小鞋穿,还是自己不努力得不到领导或者同事 认可?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助于自我反省。正规或较正规的单位,提拔干部一般都要走民主程序,就是征求群众的意见,即便领导有提拔之意,但还是要顾及些普通员工的想法。所以,如果与别人比较业绩不突出,不追求上进,当撞钟和尚,那“不上不下”完全是自己的责任,怪不得领导及同事。有道是,人在做,天在看。

2、少抱怨多自励。

在职场上,如果感觉到“不上不下”的尴尬时,那很大程度抱怨的细菌已滋生了很长时间,及早铲除是唯一解决问题都办法。要知道,“不上不下”也有可能是领导的用人策略,是故意而为之,看你是不是经得起考验。如果你认为自己行,是担当重任的好钢,那就不该在意“不上不下”,而应把这种经历看做是有一种修行。我有一位同事,在组织部当了十八年干事。这期间,因职责关系,被她考察的同龄人不知被提拔了多少,都先于她分别走上了领导岗位。十八年并无牢骚满腹,怪话连篇,抱怨不断,而是始终如一地干好本职工作,最终在第十九年,被提拔到中层岗位。

多自励,是体现自信人生的最佳表现。在“不上不下”的焦灼期,看些伟人的励志故事,时时提醒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块金子到哪都发光,哪怕被埋在地下深层,总有被发现的一天。这方面的例子就太多了,不在赘述了。希望我的一孔之见能够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