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微课堂:精准扶贫知识问答必知道!三

1.什么是易地扶贫搬迁?

答:组织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搬迁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饮水安全、出行、用电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后续发展有门路、转移就业有渠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2.危房改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按照精准扶贫要求,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统筹中央和地方补助资金,建立健全分类补助机制。严格控制贫困户建房标准。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幸福院,以及利用闲置农户住房和集体公房置换改造等方式,解决好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问题。

3.什么是教育扶贫?

答:以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为抓手,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教育总体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4.什么是健康扶贫?

答: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提升服务能力,缩小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就医费用个人负担大幅减轻,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是什么?

答:从2016年起,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实行倾斜性支持政策,降低特殊困难人群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减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选择部分大病实行单病种付费,医疗费用主要由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按规定比例报销。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6.哪些人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答:

(1)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2)特困供养人员;

(3)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

(4)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中的重病患者;

(5)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美编:蒙 刚

合成:蒙 刚

一审:李 萌

二审:祁 丽

终审:黄海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