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老人缴了6元股金证,62年后到银行兑换,为何报酬只有17元?

1957年老人缴了6元股金证,62年后到银行兑换,为何报酬只有17元?

正所谓及时享乐,有时候老祖宗说的一些话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依据的。有这样一个老人,在六十二年前在农村信用社买入了一支六元的股金,在六十二年之后联系银行,想要把当年买股金所得的报酬取出,却被银行人员告知报酬只有十七元。这件事情真实的发生在大庆林甸县的张凤江老人身上。

六十二年前的一支股金

据记者采访的张凤江老人所说,在六十二年前,也就是一九五七年,因为联合的原因,当时的农村信用社要求入社人员缴纳一定量的入社费用,将这笔钱作为该社员用于信用社的原始投资,换个名词就是该社员在信用社缴纳的股金,而每一个缴纳股金的社员都是该支股金的持有者。

这笔股金的费用是六元。这在现在看来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支出,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来看,那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那个时候的冰棒、烧饼、油条一份仅仅需要三文钱,对于农民身份的张凤江老人来说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1957年老人缴了6元股金证,62年后到银行兑换,为何报酬只有17元?

但信用社说,只要缴纳入社股金的费用,就会在一段时间后给予一定量的"分红",也就是利息收入。对张凤将老人来说,一份收入就是一份保障,一份生活的保障。

所以在再三考虑之下,张凤江老人将十分宝贵的六元钱作为入社费用,交到了信用社。并且据信用社所说,这比入社费用,入社时必须缴纳,但如果中途想要退社,是可以退回这所谓的六元入社费的。所以,张凤江老人对信用社交了这六元的入社费用

六十二年之后的"分红"

一转眼间六十二年过去了,张凤江老人想起自己还在银行有一只股金的分红没有收,于是去银行询问这笔股金的情况。但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农村信用社改成现在的农业商业银行之后,其内部的体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957年老人缴了6元股金证,62年后到银行兑换,为何报酬只有17元?

而张凤江老人的这笔股金作为上世纪未改变之前的交易往来是需要被清零的。兜兜转转之下,这笔股金被银行的工作人员告知,分红只有十七元三角九厘。

张凤江老人瞬时间傻了眼,这笔在六十二年前不菲的入股费用,为何到六十二年之后,不仅没有得到应得的利息,反而还收不到一定量的分红呢?

这可能就是时代发生的改变吧,总有一些人会在时代的改变中获得利益,也会得到一些损失吧。张凤将老人的故事被一时间被大家广为流传。

就在大家认为张凤将老人收到这笔十几元钱的费用时,张凤江老人却突然宣称自己不再需要这十几元费用了,现在对自己而言,这笔费用也不算很多,所以他觉得这个凭证的留存价值要比兑换价值来得更多,所以张凤将老人决定留着这张兑换证明而不进行兑换。

1957年老人缴了6元股金证,62年后到银行兑换,为何报酬只有17元?

时代的巨变

这样的事情其实不止张凤将老人一个,一定也会有像他一样的人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时代浪潮下的巨变。六十二年间,信用社的体制发生了改变,国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由这件事可以看出这六十二年间所有的事物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的同时也让人不禁感叹六元钱在过去,在六十二年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转到今天,哪怕翻了将近三倍的分红也仍旧非常渺小。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六元钱也远远不是笔大的费用。

我们在感慨生活变好的同时,也要感谢国家在时代的磨练之下,变得越来越富强。我们也能在时代的转变之下过上更好的生活。

1957年老人缴了6元股金证,62年后到银行兑换,为何报酬只有17元?

其实这件事情也给到我们启发,一定要在时代的改变中,不断去跟进时代进步的步伐。就像张凤江老人,在面对信用社体制发生巨变的时候,不懂得去规避自己的损失,及时作出自己投资方案的调整,导致62年之后自己的利益得到很大的折扣。

这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别人家的事情,可能看起来距我们很遥远,但谁又能说自己不是未来的张凤江呢?也许时代下一次的转变,如果我们来不及跟上它的步伐,就会被它远远甩在身后。

所以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去发现身边的改变,及时做出调整,才能使我们以及身边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留。

有很多人在得知张凤将老人的经历之后为他愤愤不平,甚至有人说,银行的这种行为就是盗窃,是一种变相的偷钱。其实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客观的,我们不能说每件事都具有绝对性。

1957年老人缴了6元股金证,62年后到银行兑换,为何报酬只有17元?

对于张凤将老人来说,确实他是这件事的受害者,他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但是这件事情确实是因为张凤江老人在不知道信用社的体质发生改变造成的后果。

我们在评价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只看它一面的现象,更要发掘它背后的问题。这件事情也给了我们启示,告诉我们要以这件事情引起我们自己的注意

。不要将这件事情的悲剧重演。

每个人都是时代浪潮中的一个一个小小的浪花。有的人在这场浪潮中被无情的击碎,有的人在这场时代的浪潮中被推向顶峰。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经历这场巨变的机会,其实最后的利益多不多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可以亲眼目睹这场巨变带来的更明亮的明天,就像原来的六元钱可以变的不那么值钱。我想张凤江老人的心里其实是快乐的。他可以见证这个国家日益走向富强,人民日益富足。

这与他能不能得到那笔大额的分红已经没有关系了。就像他自己所说的这笔兑换券的留存价值更重要。它见证着上个世纪的人们的艰苦岁月的同时,也见证了生活在这个世纪的人的幸福生活。

国家在富足,人民在富足,这就是最大的分红。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享受着这个社会带给每个人的利益。这就足够了。

文/林伯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