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伸出魔爪的人,心理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最近化名星星的女孩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者,也想尽一份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就让我借助鲍姓律师的事件来和大家科普一下恋童癖问题吧。今天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和文献搜索,选出一些有关#恋童癖#的重要事实和大家分享。


1.【诊断】目前恋童癖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这种疾病的最主要特征是病人对于未发育或者发育早期的少年儿童有强烈的性吸引。通常来说恋童癖的性冲动对象需要是13岁以下,且自身需要在16岁以上,以及双方年龄差距需要有5岁以上。WHO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认为,识别恋童癖的核心标准是病人有持续的、强烈的对青春期前儿童的性冲动,性幻想和性行为。
2.恋童癖的区分问题较为复杂,因为有很多维度需要考虑,比如性冲动是否仅限于对发育前的少年儿童还是也包括成年人,比如是否有实际的猥亵和侵犯行为,比如是否性吸引对象的年龄范围区分(婴幼儿,发育前儿童,发育中儿童,发育后未成年人)。这些复杂性体现在诊断和司法鉴定上,比如有些儿童性侵犯者不一定只对儿童有性冲动,所以不能被诊断为恋童癖。
3.【成因】恋童癖的成因目前并没有明确结论。研究发现恋童癖倾向通常是在青春期左右由病人自己发现,且并不是主观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和性取向类似,是一种自身的性偏好。不过恋童癖会导致伤害行为,所以被划分为精神疾病。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是,恋童癖患者在行为抑制方面是有明显缺陷的,所以才会有实际的侵犯行为。
4.【治疗】目前恋童癖没有有效的根治手段,但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治疗,患者有可能降低性冲动和提升自我的行为抑制能力。不过对于治疗效果,目前研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另外化学阉割也可以降低病人的性冲动程度。

5.【人格特质】目前对于恋童癖的研究因为样本局限,数据主要来自因为侵犯儿童而被起诉和关押的恋童癖罪犯。这部分人群的显著特点和其他犯罪类型相似,都是人格中呈现出明显的冷漠无情和行为抑制障碍,也就是所谓的反社会人格倾向。恋童癖会有更高的认知扭曲和认知。除此之外,恋童癖患者也更为内向、害羞、敏感、神经质、和具有攻击性。
6.【认知扭曲】恋童癖患者一方面难以抑制自己的病态性冲动,另一方面有需要面对来自外界的道德压力,所以他们会通过多种扭曲认知的方式来合理化自己的性冲动,比如将和受害者的关系美化成浪漫之爱,滥用与未成年人关系里的权力差异,将未成年人想像成有欲望的,相信性行为是不可抑制的,或者认为性满足是理所当然的权力。
7.【儿童色情制品】拥有和收藏这类制品是验证恋童癖是否存在的最可靠标准。在鲍一案中,受害者也提供了证据证明这一点。他们不单纯是自己观看这些制品,也将其用于洗脑受害者,并且通常对这些制品有狂热的收藏、交易和整理分类行为。恋童癖会用这些制品来定义、助推和合理化自己的病态冲动。
8.【人口数据】目前患有恋童癖的许多统计数据都不清晰,患病比例估计在总人口的5%以下,另外恋童癖主要是男性,部分研究认为女性恋童癖占比有不到一成的占比,而且女性恋童癖比例有可能会被低估。

9.【侵犯行为】并不是所有恋童癖患者都会侵犯儿童。研究发现侵犯者和非侵犯者在脑神经学层面有显著差异,脑部缺陷导致了行为自控缺失,从而导致犯罪。另外也不是所有侵犯儿童的人都是恋童癖,两个群体也会有显著区别。非恋童癖侵犯者往往在压力程度较高时犯罪,犯罪时年龄较大,一般受害者都是熟人,而且受害者数量较少。恋童癖侵犯者的犯罪年龄则偏小,受害者数量更多且主要是非亲属,犯罪的内在动机更强而且思想上更加认同自己的行为。
10.【受害者性别差异】恋童癖侵犯者的目标以男孩为主,研究发现女性受害者的中位数是1.3人,男性则是4.4。这样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如果受害者是女性,那么她一方面会得到反恋童癖人士的支持,也会受到女权主义和性别平权群体的关怀,但如果受害者是男性,他受到的关注有可能会相对少一些。但同时,如果男孩更容易成为恋童癖侵犯对象,那么我们如何确保他们可以获得同等程度的支持和关注呢?恋童癖和性侵未成年人的现象十分恶劣,希望大家不仅仅是因为保护女性而关注这个议题,而是看到这类犯罪对于所有未成年人带来的深深伤害。
11.【你可以做什么?】首先不要默认恋童癖和侵犯未成年行为是不存在的,而是应该默认它一定会发生,并且保持警觉。其次,如果身边有小孩子行为古怪,或者是疑似受害者,一定要和他们直面问题,务必不要用敷衍、合理化、劝说或者否定等方式来处理,因为这些行为都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如果确认发生,立刻寻求公安和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尽你所能地支持受害者。就算侵害者是亲人或朋友,你也要记得视而不见就是包庇犯罪,就是在侧面支持恋童癖。还有大家在有机会有资源的时候应该尽力倡导立法对于儿童情色制品和性侵犯未成年人行为进行更为严厉的惩罚行为。最后,也请大家帮忙转发分享这篇科普,让更多人正面了解恋童癖问题。谢谢大家的帮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