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冬之小岑


以前飞机还是机械控制时,机身内部有大量的金属连杆,当时大部分人觉得这些金属杆占据了战机很大一部分机身重量。到了电传飞控系统开始出现时,当时大部分人觉得电传飞控系统直接用电缆传递信号后,将极大的降低飞控系统控制线路重量,但是事与愿违,一方面是战机需要控制的零部件太多,很多新技术的应用下也极大的增加了各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量,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保障电传飞控系统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战机的正常飞行,飞控系统特意保留了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设置。最终的结果是更多的金属线路不但没有降低飞控系统重量,反而极大增加了战机的空重,毕竟早前的金属拉杆里面是空心的,实际重量并没有现在纯光缆重量大。

所以对于现代战机来说,一方面面对机身内部需要传递信号量越来越多,增加了战机空重的前提下,另一方面也因为战机需要挂载更多的燃油和导弹,以及更轻的机身重量反而更有利于战机超机动飞行需求。特别是到了五代隐身战机后,为了实现隐身战机4S标准中的超音速巡航标准,对机身结构框架重量和机身内部零部件重量进行了大量减重工作。

所以不光是F35隐身战机弹舱内部有大量电缆裸露,就连其大哥F22主弹舱内部也是有大量裸露混乱的管线,这些大量裸露的管线有一部分是位于座舱后位置的中央计算机飞控和机身尾部的平尾和垂尾等飞控翼面链接传递飞控信号的,有一部分则是F22战机武控计算机给主弹舱内的导弹传输信息的一些信号管路,一些更粗银白色的管路则是液压管路,给弹舱门控制开关等其他液压设备提供液压油的。

到了设计研发F35隐身战机的时候,为了缩减F35隐身战机的研发制造成本,F35隐身战机虽然有海军舰载版本,但是依然采用了推力更大的单发设计。不过在研发阶段,出于对其在各项要求的严苛,设计人员在并不是很大的机体内部要整合各种功能设备,达到军方“老爷”们的各种要求,这导致了F35的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的“超重”问题,故有了“肥电”这一绰号。

面对超机动飞行和严格的技术标准界定下,本来就超重的F35隐身战机A/B/C三个版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超重问题,但是又因为F35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技术标准,机身内部塞进的设备更多,各个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递等更为复杂,所以在面对本来机身内部狭小的前提下,机头到机身中后部的大量管线只能绕过极占空间的进气道从弹舱内部穿过了,所以也就造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大量凌乱布局。

总结来说,对于本来超重的F35隐身战机来说,机身内部的管线肯定是怎么方便怎走线了,也不能给其加装一个装饰板,因为这样做完全没必要,毕竟这些大量裸露的管线都在机身内部,战机平常飞行时弹舱门处于关闭状态,并不会影响战机的隐身性能,而且直接裸露的管线在地面维护保养时更容易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特别是对于美军来说最直接发现问题早已是美军武器研发传统,不光是战机内部管线直接裸露,包括大名鼎鼎的鱼鹰倾转翼之势呢国际机舱内都是管线直接裸露在外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在战时紧急受损时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更早的解决问题,而且减少装饰板还能降低成本和重量。


魑魅涅磐


这跟装修差不多,布完明线、暗线最后都要盖个板或者弄个吊顶之类的进行隐藏,目的就一个美观。如果考虑到实用性再加上成本等因素,有时装修中工业风明显的地方照样管道、线路全裸露,以F-35这样的隐形战斗机为例重点是外形上的隐身以及流畅,而不是内部需要精装修。

大家看这张F-35照片,外表充满股肉感,肥肥胖胖,但完全没有内部杂乱的感觉。

不过镜头一切换回到F-35内部就两种风格了,题目中说到的内部弹舱线路杂乱,其实连带发动机尾喷口位置同样如此。再漂亮的外形之下也只是一个壳,以实现性能为主而不是美观优先,美国一向以实战化要求自身装备。

这内置弹舱里的线路管道要多乱有多乱,和精美的外观相比差异巨大,美国人当然不缺一块庶盖板的钱,放任这种设计风格自然有其实用性。

首先军事用途线路、管道的强度寿命等标准本来就高,不会在使用过程轻易受损。另一方面F-35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制空/攻击),内置弹舱需要挂架不同弹药组合(空空、空地武器),相对挂架需要用到的液压、管线各不相同,如果发生故障需要维护时这样粗放的布局只要标识明确更容易维修。

回到歼-20这样的制空战斗机,内置舱置相对简单只要挂载中远程空空导弹就可以,所以会发现内部线路摆放整洁。


河东三叔


兔哥回答:F-35战斗机是美国研制的一款战斗/攻击联合战斗机,也就是多用途战斗机,F-35战斗机采用了内置弹仓,能够携带空空,空地武器弹药,因此,弹仓设计不同于普通战斗机机翼挂载弹药,整个弹仓设计比较复杂。但是,隐身战斗机并不是只有F-35战斗机,内置弹仓设计的也有多型战斗机采用,为什么F-35战斗机的弹仓显得非常凌乱,管线显得很杂,有点乱七八糟的感觉?这个就不知道人家怎么想的了,最起码F-22就要比F-35战斗机的弹仓干净的多。



其实不论是F-35还是F-22战斗机的内置弹仓都显得很凌乱,最起码和其它的隐身战斗机比是这样的,F-35战斗机的内置弹仓更乱,各种管线都露在外面。这也许是美国武器装备的一个特点,就像是一种文化,例如,美国的“鱼鹰”偏转翼运输机,里面的线路,管线等统统露在外面,感觉很乱,担心不小心就会挂住,而美国则认为容易看出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也方便维修保养。(下面三张图片就是鱼鹰运输机的载员舱)




战斗机的内置弹仓不同于外部弹仓,内部弹舱的弹药挂架都必须具备伸缩能力,能够将弹药通过伸缩挂架伸到外面,这样发射导弹时,才不会对飞机造成伤害。F-22战斗机使用的LAU-142A挂架就是这种可伸缩的挂架,LAU-142/A可以在3秒内完成展开或收缩,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种采用液压伸展和气动投放方式的挂架。投掷炸弹或者是延迟点火的导弹必须要先脱离挂架,而弹药脱离挂架并非是依靠自身重量自由落体,大型的炸弹问题不大,导弹或者是带弹翼的轻中重量的弹药可不行。需要给弹药一个力,这个力就是强制性的把弹药推出去,这个推力必须要使弹药获得平衡,也是防止弹药翻滚的一个技术性措施,这个力有两个方式获得。(下图为F-22的导弹挂架)

第一个是气动投放式的,F-22的LAU-142/A就是采用气动投放式的伸缩挂架,依靠高压气体把弹药推出去,这个力要求力道要足。另外一种就是火药爆燃投射方式,需要在挂架上安装脉冲气体发生药筒。LAU-114挂架就是这种具备伸缩能力的弹射挂架,挂架伸到外面后,电信号会击发挂架内的一个脉冲药筒,药筒内的火药会燃烧产生火药气体压力,并推动弹射活塞向下高速运动,将弹药推出去,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力量也是有要求的,保证导弹安全通过临界空气动力流层,并获得初始弹射速度。例如,美国的BRU-47/A武器挂架,其弹射力量达4000公斤,能够保证1000磅种的弹药以每秒4.39米的速度脱离飞机。


F-35的内置主弹仓有个,能挂载重量大的弹药,同时F-35又具备攻击机的特征,需要携带各种弹药,因此,这些弹药要脱离挂架就必须采用弹射挂架,只有这样才能使弹药瞬间被推出弹仓,脱离飞机,防止发生危险。我们不知道F-35采用了哪种挂架,但肯定是弹射挂架。而弹射挂架,和伸缩式结构本身就是需要众多的电线,液压管路,气动管路,而且弹仓的舱盖也是需要有液压系统支持的,所以,管线多但每一个都有用。至于F-35内置弹仓管线乱,也许是设计风格不同,或者是方便维修保养吧,向F-35这样的先进战斗机,这样的布置也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你怎么看呢?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