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人——纠结的河南人

信阳人——纠结的河南人!信阳在古代属于楚国(湖北)的固有领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对信阳实施了有效的管辖,委派县尹。战国时期,信阳平桥区曾为楚国别都。信阳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南方,种植水稻,吃信阳水席,与河南产小麦、吃面食完全不同。现今的河南省除了信阳都使用的是河南话,信阳人作为河南人却尴尬的不会说河南话。

在信阳长大的人,自小就知道,自己太多方面和信阳以北的生活习惯不同。更知道,信阳,属于楚文化的延续。信阳有个地方叫城阳城,楚墓众多,各种楚文物,漆器,铜器之类,包括有东方红演奏的乐曲。息县,潢川这么久也没改名,息夫人,春申君的后人们仍然生活在这里,虽然学术争论信阳是否楚文化发源地,但语言,饮食,历史是那么的和当地格格不入,作为信阳人心里是认同并承载了楚文化。

信阳话受属于鄂豫皖三地的中原官话,西南官话,黄淮官话各有影响,饮食文化也和河南正统天差地别,平时日常饮食,绝大部分信阳人,面食只是零食,炒菜的风格和郑州完全不一样。然而,信阳人从不会说自己不是河南人,只是很多时候喜欢强调自己河南信阳人的身份,这种区别不光是信阳人自己区分,在外面也会被他人所分类。

信阳处在三不管的山区,一个信阳人从郑州回家,如果要坐直达自己家的列车,还得经过安徽两个市,所谓郑州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在信阳人看来自己是喝不到汤的,信阳人只能靠自己,不喜欢也不屑被人代言,这也是信阳人更喜欢强调信阳人的原因,只能自立自强。

除了语言这个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从气候、地理面貌、农作物,到饮食性格,方方面面信阳都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河南,就好像中国人和新加坡人还有,如果只是语言或者其它某方面不一致,你可能不会觉得你跟他有什么太大差异。但若是一个新加坡人,从语言,肤色,发色,饮食,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别,你还会觉得和他差不多吗?

可能这就是我们所不理解的,为什么信阳人对自己是河南人这个身份比较纠结,另外,郑州与武汉到信阳的距离也让武汉的辐射高于郑州,在信阳如果家人生重病本地无法治愈,基本上信阳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武汉,不光是因为近,同样武汉的医疗水平也高于郑州,而且像潢川县的铁路也隶属武汉铁路局,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信阳明明是河南省信阳市,却在各个方面更偏向于武汉、湖北。其实不光是信阳对河南的认同有些矛盾,接触、了解过信阳人的河南人也同样会有这种疑惑。

信阳处在南北交界上,习俗跟南北都有差异,米面杂食,天天吃米吃面都受不了,说话跟南北也有差异,一些信阳人长大了都不知道这里的方言是什么,要说生活习惯可能跟湖北接近,但差别也很大,和北方的差别更大。最有意思的信阳人从小到大知道自己是个河南人,以为河南人就是这样的,长大出去后发现自己跟河南其它地方习俗有很大不同,心里刺激可想而知。

信阳本身就处在不同于南北习俗孤岛状态,信阳人出去后强调跟河南其它地方不同,其实是对自己风土人情特殊性的一种强调,让人明白有一种不同于南北的文化习俗,也是对自己几十年生活习惯的肯定,一些信阳人依然觉得早上稀饭加油条,中午干饭炒菜,下午稀饭或者面条是最完美的。当然,即使生活习惯,地形气候,语言文化有不小的差异,信阳人还是一样的爱着河南,也会向外地的朋友推荐胡辣汤,烩面,他们爱河南,爱信阳,也爱湖北。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