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楷書四大家中趙孟頫對後世影響最大而名氣最小,你同意嗎?

館閣秀才


要麼趙孟頫是四大楷書家中影響最小的,要麼趙孟頫是四大楷書家中影響最大的,無論觀點是否正確,邏輯保持了同一律的語言就是對的。

原因很簡單,如果沒有社會影響和歷史影響,那就沒有名氣。如果沒有名氣,也就沒有社會影響。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楷書大家,前三位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都是唐代書法家。

唐代楷書也是中國楷書統一的標誌,從唐代楷書到今天,我們的漢字實用標準體制,就沒有發生過大的體制演變,所以,唐楷也是漢字現代化的前奏。任何一位唐代楷書大師,說他們是楷書的基石,一點都不過分。

趙孟頫是元代書法家,他的書法其實還是宋代書法的延續,也是唐代書法的繼承。

例如,李邕就是趙孟頫在晚年心追手摹的唐代書法家之一。趙孟頫創造和完成了“行意體楷書”,這種有創新意義的楷書,就是建立在李邕行書基礎上的。

  • 趙孟頫題畫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古代楷書大師,趙孟頫影響歷史,也就600多年的極限,但是,唐代書法家的歷史影響是1600多年,這是趙孟頫沒法比的。

但是,從清代起,趙孟頫的影響和名氣與唐代書法家的影響是一樣的,甚至超過了唐代書法家的影響。

他的名氣當然甚至超過了唐代楷書大師的地位。趙孟頫的名字甚至寫進了清代小說鉅著《紅樓夢》,成為賈府裡的丫鬟姨娘都耳詳能熟的人物,如此大的名氣和影響力,怎麼可能是影響大名氣小呢?

我們不妨把四大楷書家與皇帝的關係比較一下,你就會發現,趙孟頫是最受皇帝推崇和重視的一位書法家。

  • 趙孟頫的書法《跋宋徽宗書畫》


歐陽詢在隋朝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多大重視,只是一名太常博士。但是,在唐朝也不是很大,但是,唐代開國皇帝李淵對歐陽詢的名氣非常驚訝,認為居然外國使者都高價求購他的書法。

但是,歐陽詢的最高官職卻只一個是太子率更令(注意讀“律今”令),封勃海縣男。他的“太子率更令”是一個執掌皇宮門衛的長官,領導約150人,大體相當於今天的氣象總局,主要負責皇宮門衛和報時。但是,級別不高。

顏真卿因為抵抗安史之亂,才被唐玄宗表揚了幾句,然後,在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幾代皇帝的眼中,唐代宗對顏真卿是最好的,他的“魯郡公”,就是唐代宗給他封的。


只不過,顏真卿對唐王朝的忠誠感動了每一個皇帝,所以,他死於唐德宗建中年後,還給他賜了一個諡號“文忠”,追贈爵位司徒。

柳公權在唐穆宗時代還沒有多少功名,也沒有什麼地位,只因為他的書法太出名了,唐穆宗才把他召到朝廷,做專職的書法家。

但是,這個地位與柳公權的才能非常不協調。多虧他的哥哥柳公綽是一個名臣高官,太和六年(832),柳公綽任太原等節度使,柳公權當時還是一個侍書。柳公綽就給朝中寫信,說弟弟官職太低,一身的學問本領,卻只能抄寫個文書,我這個節度使太沒面子了。因為柳公權的哥哥功勳卓著,所以,柳公權很快就得到升遷。


在唐文宗時期,柳公權受到皇帝的重視也最多。還經常與柳公權討論問題。被封為“河東郡公”。

但是,柳公權還是因為因為書法惹出事的了。

例如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的元旦這一天,宣宗要舉行迎新年朝會,這時柳公權雖然已是八十多歲老人,但是,皇帝也邀請了他參加這次新年朝會。

柳公權因年長,群臣推舉他向唐宣宗稱頌祝賀,在稱賀之後,本來要為唐宣宗皇帝上尊號“聖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這十個字,柳公權卻誤書為“光武和孝”,因此招致御史彈劾柳公權,還罰了柳公權一季的俸祿 。

  • 柳公權的書法《跋王獻之送梨帖》


柳公權的俸祿是兩千石呢!這一次懲罰夠重的。不過,唐宣宗並沒有懲罰柳公權的意思,但是,一些忌恨柳公權才能的人,執意要懲罰柳公權,皇帝也沒有辦法解脫。

柳公權自從29歲入仕,一生經歷了7個皇帝,58年的宮廷書法家生活,受到唐宣宗的懲罰還是第一次。

但是,最為一個書法家與皇帝近距離保持了58年,可能柳公權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書法家,只是他一生的官職並不高。

趙孟頫不像柳公權與皇帝近距離有58年之久,他一生只活了69歲。趙孟頫在至元二十三年(1286)他33歲時,才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徵召,在元朝做官的。但是,忽必烈給他的地位也很不錯,是翰林學士承旨,直接在皇帝身邊寫詔書。

  • 趙孟頫臨摹的《蘭亭序》


趙孟頫一生經歷了五位元朝的皇帝,分別是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鐵穆耳、元武宗海山、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和元英宗碩德八剌。

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是一位受儒家教育較多的皇帝,在他執政的九年中,大力改革,提攜漢族官員比例,對元朝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對趙孟頫的才華非常欣賞,曾經非常自豪地說:“使後世知我朝有鬥家、大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元仁宗說的還真沒錯,歷代重視文人的皇帝,都會受到歷史的好評,這是一個公論,因為皇帝對文人的態度如何,直接關係到社會輿論對朝政信任度呢!

正是有元世祖忽必烈和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這些元皇對趙孟頫的重視,後期的元皇也一直保持了對趙孟頫的重視。所以,趙孟頫在元代的文化界地位是很高的,有人甚至把趙孟頫比作是元代的李白、蘇軾,但是,趙孟頫卻很低調,從來不以巨匠自居。

  • 趙孟頫夫人管道昇的書法


趙孟頫不但受到元代皇帝的賞識,清代康熙、乾隆兩個皇帝也對趙孟頫十分賞識,而且,趙孟頫的書法,也就是從清代康乾時代流行起來的,這不能不說與清代皇帝的推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那麼,清代的學者對趙孟頫評價如何?我們看看書法理論家梁巘對趙孟頫的評價,他說:“子昂書俗,香光書弱,衡山書單。”又說:“學董不及學趙,有牆壁,蓋趙謹於結構,而董多率意也。”這就是說,在梁巘看來,明代的書法家董其昌、文徵明都不怎麼樣,趙孟頫的毛病是筆意俗,沒有新意,而董其昌是筆力弱,缺乏力度,文徵明呢?缺乏厚重。不過,與其學董其昌還不如學趙孟頫,因為趙孟頫的書法結構嚴密,董其昌馬馬虎虎吧。

  • 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
梁巘的這一番話,其實不是空談,而是有針對性的。清代康乾二帝非常推崇趙孟頫、董其昌二人的書法,所以,董趙在康乾雍三朝特別流行時髦,梁巘出於對書法風氣的關注,他提出了趙孟頫高於董其昌的看法,多多少少還是看到了趙孟頫書法的厲害。

那麼,明代對趙孟頫的評價如何?我們還是摘取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的三條記錄,看看書法家對書法家的評論:

第一條

吾於書似可直接趙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潤之氣。惟不能多書,以此讓吳興一籌。

對自己書法非常自負的董其昌,在這裡掂量來掂量去,最後還是認為,自己比趙孟頫差了那麼一點點的。

我們看第二條

吾鄉陸宮詹以書名家,雖率爾作應酬字,俱不苟且,曰:“即此便是學字,何得放過?”陸公書類趙吳興,實從北海有入,客每稱公似趙者,曰:“吾與趙同學李北海耳。”

這一條裡,董其昌有借陸公“吾與趙同學李北海耳。”這句話貶低趙孟頫。

第三條

書家以險絕為奇,此竅惟魯公、楊少師得之,趙吳興弗能解也。今人眼目為吳興所遮障。

這一條中,董其昌又換了一個角度,用“險絕”最為標準。如果不險絕,就書法不高,趙孟頫不險絕,所以趙孟頫不高。董其昌,也是絞盡了腦汁怎麼能貶損就儘量貶損趙孟頫。

  • 管道昇的書法
那麼,歷史的發展是什麼呢?我們從清代看,董其昌和趙孟頫都是康乾二帝推崇的書法家。他們二人也都是書法家和畫家。但是,趙孟頫的影響遠遠超過董其昌。

趙孟頫首先影響了祖孫三代人,他的兒子趙雍是畫家也是書法家,他的孫子趙麟是畫家也是書法家。趙孟頫的妻子管夫人也是一位才女,她的書法幾乎與趙孟頫難分難解。

這樣一個書法輩出的家族,當然是一個名氣,難怪元仁宗都會把趙孟頫一家引以為元代的驕傲呢!因為,這確實是千年難遇的美事。

其次,趙孟頫在元代的影響也很大,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很多。一直到明代,學習趙孟頫的書法家也很多。有一個明代書法家叫姜立綱,他的書法傳到了日本。但是,他的書法就是學趙孟頫的。


  • 明代書法家姜立綱的楷書《東銘》局部

至今學習趙孟頫書法要比學習董其昌書法的人多。

這就是名氣和影響的對比。因為,董其昌和趙孟頫是同一時期被清代帝王推崇的書法家,雖然今天董其昌沒有被歷史淹沒,但是,他的影響明顯沒有趙孟頫大。這就足以說明,誰推崇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是最後在歷史社會中的影響更深入。

趙孟頫的書法一方面完整繼承了魏晉書法和唐代書法傳統,是帖學的大師,也是第一個古典主義書法大師,他一生崇尚書法貴有古意,這是帖學書法的精華,所以,趙孟頫的書法精神就站在一個非常高度的歷史層面上了。

另一方面來看,趙孟頫在帖學書法系統中,他既能走進傳統,又能創新,這就給帖學也帶來了一線生機。

所以,近代學習碑學受碑學影響很深的書法家,他們也同時學習趙孟頫。例如,于右任、沈伊默等大師,他們都學習過趙孟頫的書法,這是趙孟頫影響和名氣最好的證明。


千千千里馬


前半句"四大家裡趙孟頫影響最大"有點過於誇張,而"名氣最小"倒也是有幾分道理,具體原因為何?

應該說這四大家都是成就斐然,影響極大的書法亞聖,他們的成就有些是在創新方面,有些是在繼承傳統方面。影響力難分伯仲,他們就是繼"二王"之後,歷代書法家不斷篩選,水落石出後,形成的四座相互輝映,各具特色的書法高峰,也像是浩瀚星空的學習書法指路明星,共同組成了一個書法的星系北斗星組合。代表中國書法成熟時期,巔峰狀態下楷書最高成就。

從書法藝術風格上看——

趙孟頫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

他的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他的書論,有不少關於書法的精到見解。他總結了書法兩個大的問題。一是筆法,二是結體,其中就包括我們都熟知"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準確說,他是楷書四大家裡。輩份最小的書法家。正因為他的輩分很小。在"顏,柳,歐"之後,他能從容的繼承了王羲之不激不厲的平和書風。也極大的吸收歷代前輩們及了"宋4四家"的有益之處。取眾家之長。形成了筆法流暢活潑。中鋒取勢,宛轉平勻的筆法特徵。結體平穩秀麗。不刻意欹斜,而追求工整穩雅的書風。

《元史》中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他被公認為集晉唐書法之大成者。他的書法在朝鮮,日本也非常風行。筆法精絕,功力深厚。

從藝術貢獻和成就方面——

他是一位承前啟後的書法大家。

趙孟頫的書法藝術不僅僅是元代的高峰,也是後世師法的楷模。他首先糾正了從宋以來,過度忽視"法"而重視"意"的風氣,這個大背景下。進行反思。認為一定要復興魏晉的"古法"。大膽提舉起"復古"的旗號。直追兩晉。雖然不失偏頗,卻為元明書法開一路風氣。

這因為如此,在書法創新上,他不如其他三家,因為他繼承傳統多於標新立異。他不像顏真卿那樣是開宗立派的宗師。而是以嫻熟的技巧,對古法的深邃理解,善於繼承發揮的大家。

他一生宗法和信奉"二王"的書法正統地位。把"顏,柳,蘇,黃"手中"創新"和"尚意"的書法風,重新拉回"二王"的古法行列,這是他的正面影響之一。

另一方面,他以宋太祖13世後裔,卻入仕元朝為官,被形容為沒有氣節"貳臣",所以導致他成為爭議最大書法家,

"以人論書"的片面觀點,讓趙孟頫成為最大的典型,以致千年以來到現在,儒家倫理道德規範影響下的文人血脈,常常還有老師善意的告誡弟子們"趙字不可學",流弊可見一斑,這是開頭所言他的名氣最小的主要人為原因。

另外,除了書法藝術,趙孟頫還博學多才,詩文、書畫、音律俱通,

正如明朝的一位大家所讚譽"冠絕上下500年、縱橫萬里疆土"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張勁逸


這恐怕是趙體信徒的一廂情願了!

楷書四大家中的三家那個不是書法歷史遠高於趙孟頫的存在!而其中的顏真卿更是名氣與水平僅次於王羲之,何談趙孟頫對後世影響最大呢?

趙孟頫的名氣最小是必然的,如果不是一定樹立一個靈活的典範,楷書比趙孟頫高的書法家何止此三家呢?不說晉人的楷書,也不說虞褚,薛謖,徐浩比趙孟頫差嗎?沒有敢說!

趙孟頫的優勢在於五體皆能,那種書體都不差,如果真的說那種書體能在書法歷史排在前幾名,恐怕真的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