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之前小編法國丁丁歷險記艦船版,有朋友說曾經看過飛機版,但是找不到了,小編無聊的時候正好胡亂搜到了,正好整理上傳,因為圖片文字較多,所以小編分為了兩部分上傳。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費爾雷戰鬥式輕型轟炸機 (Fairey Battle)

英國就性能而言,“戰鬥”在各方面都達到了官方指標,其設計應該說是成功的。然而“戰鬥”在它於1937年3月正式服役時它的戰術性和技術性就已經過時了。這並不奇怪,因為設計時要滿足的是1932年的需要。到“戰鬥”投入現役時,多種新型戰鬥機,諸如德國的Bf109、英國的“噴火”、“颶風”等已嶄露頭角。這些戰鬥機在飛行速度上都遠遠超過“戰鬥”,而速度又恰恰是輕型轟炸機生存的核心因素。因此“戰鬥”在入役之初就遭到不少批評,被認為是一種已經過時的飛機。後來的實戰也證明了這一點。畫中丁丁和白雪悠閒懶散的形像似乎也暗示了“戰鬥”的不成功。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布里斯托爾波費特式多用途戰鬥機(Bristol Beaufighter) 英國

“波費特”又稱“英俊戰士”,是英國布利斯托爾飛機公司自行研製發展的一種雙發多座遠程多用途戰鬥機。歷史上很少有這樣的先例,一種戰時倉促完成的戰機在沒能滿足軍方需要的情況下被先後改裝成為夜間戰鬥機、魚雷攻擊機、遠程轟炸機乃至對地攻擊機,而且在戰爭中創造了不俗的戰績。作為一種雙發重型戰鬥機,“英俊戰士”憑藉其堅固的機體結構,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深得盟軍飛行員的喜愛,也為該機贏得了較高的聲譽。1945年9月21日,最後一架“英俊戰士”完工,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英國共計生產了5562架,澳大利亞生產了364架。本圖中丁丁身穿英國陸軍的夏季作戰服,而且丁丁和白雪都大汗淋漓(貌似狗是沒有汗腺的)。可能指的是北非戰場。在地中海的戰鬥中,“英俊戰士”擊沉了大批軸心國的運輸船。使軸心國駐北非的部隊始終無法獲得足夠的給養,為盟國在北非戰場的勝利殿定了基礎。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布里斯托爾布倫海姆式轟炸機 (Bristol Blenheim) 英國

1935年4月12日,布里斯托爾公司的Type142民用運輸機試飛,英國軍方對該機的速度、航程十分感興趣,要求在此基礎上改進為輕型轟炸機。1936年6月25日,142M(軍用)型試飛,軍方正式命名為“布倫海姆”式飛機,當年開始裝備部隊。該機除了裝備皇家空軍外,芬蘭、愛沙尼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希臘、土耳其、法國、加拿大、葡萄牙等國都進口了該機,生產4422架。結果在二戰中該機一面替盟軍作戰,一面又同盟軍作戰。在“不列顛之戰”最緊急的時候,為了彌補戰鬥機的不足,曾經改為戰鬥機/夜間戰鬥機使用。也改為偵察機和近距支援機使用,其中:MK

Ia -戰鬥機;MK IV-轟炸機;MK IF-夜間戰鬥機;MK IVF-攻擊/戰鬥機。圖中丁丁版的德國海軍正在掃除“布倫海姆”佈下的水雷。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波爾頓.保羅無畏式戰鬥機 (Boulton Paul Defiant) 英國

“無畏”是“颶風”的遠親。三十年代後期,單翼機和動力操作炮塔成了飛機設計上兩股非常時髦的潮流。在皇家空軍的要求下,以研製飛機槍炮而聞名的波爾頓保羅公司設計出這型一改傳統的“無畏”式戰鬥機。它唯一的火力配置是裝在駕駛艙後方的一個液壓驅動炮塔,其上裝有四挺7.7 毫米機槍,由坐在炮塔裡的射擊手用手柄操縱,火力範圍覆蓋整個上半球。

1940 年 5 月,派駐法國的“無畏”式戰鬥機開始與德軍戰機發生空戰。因為“無畏”的外形與“颶風”十分相似,德軍戰鬥機按慣例從英機尾部進入攻擊。這正是“無畏”最好施展火力的方位,當德軍飛行員為即將到口的獵物而暗自欣喜的時候,突然遭到四挺機槍的迎頭痛擊。這招“拖刀計”使得頗為成功,在頭三個星期裡“無畏”共擊落了65 架德軍飛機。

但很快德軍就發現上當了,立刻改用新的攻擊方法,從它的後下方進入,這正是它的火力死角。揹負兩名飛行員和一個沉重的炮塔,令“無畏”式的機動性極差,無法與Bf 109對抗。

經歷了慘重的損失後,它不再在晝間升空,與德軍戰鬥機正面交鋒,而改作夜間戰鬥機,截擊趁黑轟炸倫敦的德國轟炸機。這下它又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悄悄地飛到轟炸機的腹部,突然用四挺機槍給它來個開膛破肚。這種設計在航空史上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消聲匿跡了(注:這段描述有誤,實際上二戰後期德國空軍也採取過類似的武器設計來截擊盟軍轟炸機)。畫中的丁丁是皇家觀測軍團成員,守望著英倫的天空。身旁的探照燈暗示了夜間空戰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格羅斯特鬥士式戰鬥機 (Gloster Gladiator)

英國英國最後一代和最優秀雙翼戰鬥機。“鬥士”採用封閉式坐艙、翼根的副翼和傾斜式的主起落架支架等。“鬥士”誕生的年代,更加先進的單翼戰鬥機紛紛出現,但在各國空軍中雙翼機的數量還是相當多。和早期的單翼機相比,“鬥士”除了速度不及之外,機動性、可靠性都佔優。“海鬥士”是皇家海軍(Royal Navy)使用的艦載戰鬥機。1940年和1941年,“鬥士”在歐洲南部和地中海戰場參加一線戰鬥,也有一些出口到別的國家。中國就引進了一批,在抗戰初期發揮了重要做用。畫中難民版的丁丁和白雪正在向皇家空軍的“鬥士”求援。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漢德利.佩奇哈利法克斯式重型轟炸機(Handley Page Halifax)

英國二戰中英國僅次於“蘭開斯特”(Lancaster)的第二大轟炸機,在1941至1945年間主要用於夜間轟炸。這是一種非常靈活的多用途戰機,還能執行海上偵察、運輸和空降任務。事實上“蘭開斯特”在執行夜間轟炸任務上比“哈利法克斯”多一點點優勢就意味著相對較早產生的“哈利法克斯”要執行其它的任務。各型的總產量為6176架,執行出擊任務75532次,投彈227610噸。(數據以 MK VI 型為準) 丁丁再一次扮演了地勤人員,我只是很好奇他嘴裡銜著的東西(注:該系列漫畫中丁丁版的地勤人員的煙癮不小...)。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霍克颶風式戰鬥機(Hawker Hurricane) 英國

颶風式戰鬥機是二戰中名聞暇爾的戰鬥機。設計師為肯姆爵士。 “颶風”是英國第一種單翼戰鬥機。它採用了許多當時屬十分先進的技術,如流線形的機身,前半部覆以全金屬蒙皮。密封式座艙蓋向後滑動打開,方便飛行員跳傘時的緊急脫離。“颶風”也選擇了經典的“默林”系列發動機。“颶風”型號繁多,在戰爭中由於更先進的機型出現,“颶風”逐漸轉向對地攻擊。還有一種艦載型,即“海颶風”。圖中這架從裝備的航炮,以及丁丁扮演的地勤懷抱的20毫米炮彈來看,應該屬於Mk.IIC型。

“颶風”於1937年末服役,到1940年8月的不列顛空戰之前,霍克公司總共交付了2309架颶風式戰鬥機。至大戰結束,英國和加拿大共生產了 14231 架颶風式戰鬥機。和“噴火”相比,“颶風”的設計比較保守,綜合性能上也不及。但勝在成熟可靠,結構簡單,便於生產。在使用中因其結實耐用,便於維護而深受前線部隊歡迎。二戰中,“颶風”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在著名的不列顛空戰中,皇家空軍的大部分戰果都是由“颶風”取得的。毫無疑問,“颶風”是不列顛的救星。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阿弗羅蘭開斯特式重型轟炸機(Avro Lancaster) 英國

英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轟炸機!“蘭開斯特”轟炸機是從雙發的“曼徹斯特”轟炸機升級而來的。“蘭開斯特”憑藉它所使用的性能優異的“默林”發動機和相當實用的大彈艙以及豐富多樣的作戰模式,博得了軍事行家的好評。作為戰時英國最大的戰略轟炸機,以夜間空襲為主要作戰手段,幾乎包攬了全部重要的戰役、戰鬥任務,以相當少的損失,贏得了巨大戰果,為反法西斯事業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作為二戰中皇家空軍轟炸機的主戰機種,“蘭開斯特”累計出擊156192架次,雄居全英之首!累計投彈608612噸,佔皇家空軍戰時總投彈量的三分之二。由於其極其優異的性能,很多工廠都被用來生產“蘭開斯特”,使它的最終產量達到了7734架。儘管生產數量巨大,時至今日也只有兩架還能飛行的“蘭開斯特”保存下來。每年的不列顛戰役紀念日,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圖中丁丁化身皇家空軍的高級將領,表情嚴肅,更突顯出“蘭開斯特”的重要地位。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德.哈維蘭蚊式多用途戰鬥機(de Havilland Mosquito)

英國木製的奇蹟!德.哈維蘭公司的DH98“蚊”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最成功的飛機之一。首先,“蚊”式是一架全木質的飛機;其次,“蚊”式是1939年到1945年間世界雙發軍用飛機中用途最廣泛的飛機,只有德國的Ju 88能夠與之匹敵。

“蚊”式主要是由一層層膠合在一起的西印度輕木製成,所以它被擊落後大部分機身會被燒燬,這使德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搞不清楚它究竟是什麼樣子。圖中丁丁用木材製作航模的情節很好的暗示了這一點。在龐大的“蚊”式家族中,安裝雷達的夜間戰鬥機最為著名,是皇家空軍的王牌。

而反艦艇型因擁有強大的火力成為了軸心國艦船的惡夢。因為木製機身難以保存,所以“蚊”存世的數量極少,每架都是無價之寶(注:1949年國朝開國大上,“蚊”式就曾飛過天安門城樓上空參加閱兵式,其中一架還帶有實彈)。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休潑馬林噴火式戰鬥機(Supermarine Spitfire)

英國二戰中英國皇家空軍(RAF)的主力戰鬥機。由著名設計師R.J米切爾的S系列競速飛機發展而來(遺憾的是,米切爾於1937年去世,年僅42歲,沒能看到“噴火”取得的巨大成功)。

“噴火”戰鬥機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性能上,都是英國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它採用的新技術包括:單翼結構、全金屬承力蒙皮、鉚接機身、可收放起落架、變矩螺旋槳和襟翼裝置。再配以性能先進的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默林”發動機,使“噴火”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

“噴火”生產型於1938年8月裝備空軍。在戰爭年代,“噴火”進行了多達40幾種改型,形成了三個重要系列。由於不斷的改進和升級,噴火系列戰鬥機的綜合飛行性能,在二戰時始終居世界一流水平。

“噴火”不但技術性能上在二戰中是一流的,而且數量上也位居世界前列。據統計,陸基型“噴火”總產量為22907架,艦載型“海噴火”總產量為2408架。堪稱英帝國的空中守護神。

畫中的丁丁彷彿是王牌飛行員,太帥了。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肖特斯特林式重型轟炸機 (Short Stirling) 英國

“斯特林”是英國航空史上首架正式服役參戰的純粹的四發轟炸機。“蘭開斯特”與“哈利法克斯”都是在雙發轟炸機的基礎上改進的。“斯特林”是一種做工精良,絕非僅僅反映官方意志的飛機。它裝有四臺布里斯托爾“大力神”式星型發動機,設有八挺自衛用機槍。1940年8月,“斯特林”開始服役,總產量2374架。留著小鬍子的丁丁正在講解轟炸目標的情況。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肖特桑德蘭式海上偵察飛船 (Short Sundland)

英國二戰中英國最大的飛船,航程遠,結構堅固,自衛火力強大。這種飛船主要執行偵察、反潛、搜救和運輸任務,部分還加裝了搜索雷達。畫中北非的摩爾人(貌似是==b)折服於它龐大的機身。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霍克風暴式戰鬥機 (Hawker Tempest) 英國

“風暴”是霍克戰機系列的第三代,是皇家空軍的王牌之一。它雖然沒有其前身(颱風)的名氣那麼大,但是它能適應氣冷式或液冷式發動機,所以從性能上來說它還是一種優秀的戰機。“風暴”除了薄薄的機翼和加長的機身這些特別之處以外,其餘的都同“颱風”基本相似。

“風暴”於1944年4月服役,當時盟軍已牢牢掌握歐洲的制空權,因此“風暴”的表現機會不多。畫中這架是裝備液冷式發動機的“風暴”V型。這幅畫中丁丁的形像我有些不解,他裝備了火焰噴射器,可這和“風暴”有什麼關係?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霍克颱風式戰鬥機 (Hawker Typhoon) 英國

“颱風”系列可能是二戰期間西方盟國最優秀的對地攻擊機,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又是一次徹底的失敗。它是作為“颶風”和“噴火”的接替者出現的,但由於尾翼結構的缺陷和厚厚的機翼嚴重影響了它的機動性能,所以說它的研製是一次失敗。然而,恰恰因為這些缺陷,使“颱風”在低空飛行時十分穩定,適和作為攻擊機,該系列也就朝著這個方向迅速發展。作為攻擊機的“颱風”安裝了4門20毫米機關炮,翼下的軍械吊艙可裝炸彈、火箭彈和副油箱。在戰爭中後期“颱風”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包括在諾曼底登陸後炸傷了隆美爾元帥)。畫中的丁丁版德國陸軍(更像是黨衛軍)正在躲避“颱風”的攻擊。

丁丁歷險記之二戰英國飛機系列

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威靈頓式轟炸機 (Vickers-Armstrong Wellington)

英國二戰初期,在英國的戰爭記錄中,“威靈頓”曾經顯赫一時。首次“千機轟炸”中的主要成員就是“威靈頓”。從1942年後期開始,四發重型轟炸機大批參戰,“威靈頓”就顯的過時了。它開始裝備雷達、定位系統、航空魚雷和深水炸彈,進行反艦、反潛作戰。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阿姆斯特朗是英國老牌的造船廠,畫中丁丁掌舵的形像很好的表現了這種造船廠出品的飛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