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觀察:大屯茶香暖萬家

4月的貴州省石阡縣大屯村,正是採茶忙碌季節。近日,記者在大屯村看到,70多歲的白髮老太、拄著柺杖的殘疾人、尚未開學的小學生,都跟青壯年茶農們一起穿梭在綠油油的茶園中採茶。山下的茶葉加工廠裡,茶葉製作師熟練地翻炒著清香的茶青。一派採茶忙、炒茶忙的景象,折射出茶農們的生產積極性已經迸發,見證著大屯村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最新成果,也成為了貴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的縮影。

大屯村的茶農帶著尚未開學的小學生在茶園採茶。新華社記者 歐甸丘 攝

4年前,記者第一次到大屯村調研,那時當地的茶葉經濟效益低,村民把茶樹砍回家當柴燒,村裡僅有的產業——400多畝茶園,正面臨著滅頂之災。村支書周紹軍面對著貧困程度近20%的村莊和空殼的村級集體經濟一頭迷茫。“2016年底,時任貴州省省長孫志剛同志來大屯村調研,鼓勵我們堅定以茶作為主導產業的決心,通過打造綠色產業帶動全村群眾脫貧致富,極大鼓舞了村民們的信心。”周紹軍說,隨即在全村各個村民組召開小組會討論村裡的產業結構調整,凝聚起了全村老百姓發展茶葉的共識。

如今驅車環繞大屯村,無處不在的茶園從面前一直延伸到遠處。龍塘鎮大屯苔茶園區聯村黨委書記李海軍說,在過去4年中,大屯村和附近7個村裡,凡是能夠栽茶的地方都栽上了茶。目前大屯村的茶園面積達到了2400多畝,附近幾個村茶園面積加起來有2.3萬畝。“茶園的畝產值從原來的幾百元提高到了現在的2000多元,8個村1.4萬總人口中,1萬多人以茶為業,老百姓種茶、管茶、做茶的積極性已經激發出來了。”李海軍說。

大屯村茶葉發展帶動了附近幾個村抱團發展茶葉,附近12家茶葉加工企業已經全部開工,預計今年平均每家企業收購茶青的總金額在150萬元左右。李海軍說,這些茶青收購資金將轉變成老百姓手中的現金收入。

大屯村腿腳不靈便的茶農拄著柺杖在採茶。新華社記者 歐甸丘 攝

因左腿殘疾無法正常行走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劉國芹,和60多名本村茶農一起,在過去七天中一直在大屯村的茶山上參加茶產業培訓課。石阡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茶葉生產專家現場教授採茶、炒茶技術。“剛剛學會了炒茶的基本操作,但還需不斷練習,提高炒茶質量。”劉國芹說。

為了確保茶產業發展後繼人才充足,大屯村黨支部一面加強對茶農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夯實產業發展的群眾基礎,一面在優秀茶農當中發展黨員,培養產業發展領頭人。

“目前全村共有52名共產黨員,2名預備黨員,5名入黨積極分子,全部都是愛茶、懂茶的能手。”周紹軍說,就是要把普通群眾培養成做茶能手,把做茶能手培養成黨員,讓黨支部和黨員成為帶領群眾發展茶葉的“龍頭”。

大屯村茶園中茶葉正旺盛生長。新華社記者 歐甸丘 攝

大屯村的大學生熊會近日給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寫了一封信,講述茶葉發展給村裡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孫志剛在給熊會的回信中說:“這些變化,是近年來全省同心協力脫貧攻堅、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生動縮影,離不開黨的好政策,也離不開鄉親們的辛勤勞動。”

銅仁市委常委、石阡縣委書記皮貴懷說:“農村產業革命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戰略基礎。我們必須牢牢把握農業產業發展‘八要素’,用活‘五步工作法’,奮力開創農村產業革命各項工作嶄新局面,確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華社記者 歐甸丘)

新華社記者觀察:大屯茶香暖萬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