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巨頭鏖戰雲市場 中國電信天翼雲領跑雲服務商

據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2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增長維持在20%左右。2018年我國整體雲計算市場規模達962.8億元,增速39.2%,高於全球。

從應用到基礎支撐,屬於雲計算產業的"黃金時代"已然來臨。

在過去的兩個月裡,憑藉遠程服務的優勢,雲計算在疫情之下迎來了新一輪增長。遠程辦公、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場景需求高漲,全民上雲帶來包括雲視頻、雲辦公等領域的用戶量激增,有望帶來相關產業井噴。

Gartner研究副總裁Sid Nag曾表示:"雲服務肯定會震撼整個行業,我們知道今天沒有任何供應商或服務提供商,其業務模式產品和收入增長不受雲優先策略的影響。但是,現在還只是開始。"

國際權威諮詢機構IDC在2月份曾發佈預測:到2021年,中國90%以上的企業將依賴於本地/專屬私有云、多個公有云和遺留平臺的組合,以滿足其基礎設施需求。到2025年,50%的中國企業IT基礎設施支出將分配給公有云,四分之一的企業IT應用將運行在公有云服務上。

雲計算市場多巨頭鏖戰

進入2020年,中國雲市場的淘汰賽便已開始上演。

先是蘇寧雲宣佈4月底停止運營,後有美團雲宣佈5月底停止服務,而作為獨立廠商代表UCloud也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局。整個中國雲市場開始加速洗牌,雲服務廠商巨頭各展拳腳,馬太效應持續加劇。

目前來看,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固然成績亮眼,但作為唯一進入全球雲市場前十的運營商的中國電信天翼雲也表現出了強勢一面,通過充分發揮自身所具備的優勢,打造雲網資源佈局,在中國公有云市場穩穩佔據一片天,實力不容小覷。

這得益於天翼雲的先人一步。中國公有云市場是2009年左右開始萌發,而中國電信也是從這一時間就發佈相關雲運營計劃。經過十年深耕發展,2017年中國電信已率先實現"2+31+X"一省一池全國資源佈局。據IDC數據顯示:2019年下半年,天翼雲保持行業前三的領軍位置,延續2019年上半年發展趨勢,市場份額持續快速提升。

此外,根據中國電信2019年運營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電信天翼雲在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排名已達全球第七、位居全球運營商之首。在中國混合雲市場位居榜首,IDC 業務國內綜合排名第一。

雲服務下半場迎來"5G+雲"

一個顯著的事實是,隨著5G到來,新業務必然帶動雲服務的全面升級。比如,5G將為用戶提供超高清視頻、下一代社交網絡、VR和AR等更加身臨其境的業務體驗。同時,5G將與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物聯網場景深度融合。為了適應這些新的業務,雲服務必然要進行服務升級以滿足下一代業務的需求。

在當前5G前景已明朗的情況下,雲服務已經進入雲+5G協同的下半場。而這讓運營商與生俱來的優勢更加明顯——附著在5G網絡建設下的雲服務已然成為"

PRO

"版本。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總經理胡志強表示:"5G,是演進更是變革,不僅在通信傳輸效率上得到極大的提升,更大的變革在於核心網將由控制雲、接入雲、轉發雲組合而成,是歷史上第一張全面雲化的網絡,5G就是雲。"

為了全力做強雲網能力,打造基於雲網融合的數字化平臺和開放的生態,日前,中國電信在"2+31+X"這一基礎之上,進一步明確了"2+4+31+X"的雲網融合資源佈局,將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陝川渝等4大重點區域,積極推進大數據基地、創新孵化基地、數據中心、研發中心等一大批重點數據中心項目建設,用於保障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應用和智慧城市、超算中心等需求。最終實現一體化雲網基礎設施、一體化雲網產品和一體化雲網運營體系,賦能全社會向數字經濟轉型。

馬不停蹄地落子之餘,天翼雲的"5G+雲"也在此次疫情期間小試牛刀。依託遍佈全國的雲資源優勢及5G+光纖雙千兆網絡,天翼雲實現了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雲監控系統平臺建設,滿足了平臺建設所需的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需求,有力地保障了央視頻《疫情二十四小時》的高清直播。

可以預見的是,雲計算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市場,各大巨頭均按下了雲業務的"加速鍵",未來國內雲計算市場廝殺只會更加激烈。而對於身兼運營商與雲服務商"雙重"身份的中國電信天翼雲來說,機遇與挑戰並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