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故宮“圈粉”無數,故宮博物院首席摹搨官常保立接受專訪:“故宮像中國村頭的一棵大樹”

“雲遊”故宮“圈粉”無數,故宮博物院首席摹搨官常保立接受專訪:“故宮像中國村頭的一棵大樹”

4月5日、6日,故宮博物院開展直播活動,帶領觀眾“雲遊”春景。

時值4月,寂靜的故宮春色滿城。今年是故宮建成600週年,在閉館70多天後,故宮博物院開通“雲遊故宮”直播,吸引超1億人次圍觀,竟一度引發直播畫面些許卡頓。

開門入院,通景布達。區別於過往多講解文物的博物館活動,此次雲直播以另一種視角給我們帶來諸多驚喜——乘著故宮春意盎然,走入傳世古建;在古今時空倏然轉換中,得以空靈流連。還有一個接一個建築、文物背後的小故事,將故宮承載的中華文化遞送給人們。

故宮博物院首席摹搨官、終身聘用專家、故宮博物院摹畫組組長常保立,在故宮工作了40餘年。觀眾通過雲直播所感觸到的故宮景觀對他而言再熟悉不過。日前,常保立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他說,故宮首先是故宮,然後才是博物館,故宮就像是中國村頭前的一棵大樹,在人們漸悟自覺自信中引領著中華文化傳統的必然迴歸。

故宮工作40載

畫師筆下躍出宮裡的貓

南方日報:您在故宮工作了40多年。在您心目中,工作時是否會平添了一些“家”的生活意趣?

常保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25歲剛考入故宮時,我在文華殿摹畫。晨起進殿,南面的那扇大窗戶只要往外一推,大柏樹下準有一杈帶著露水的竹枝擠進來灑幾滴在書案上,竹葉的清香隨之鋪滿畫卷。

早年在慈寧宮後“冷宮”上班時,五月滿院子都是濃香棗花蜜味道時節,就知道趕上了“大年”,夏滿後結的棗兒一定多了。入秋時,早上在院子裡撿上幾顆棗,午休洗淨放碗裡再扣上白米飯,核小皮兒薄的明宮棗非常甜,也就忘記了月薪30元的日子清苦。

院裡的烏鴉和喜鵲老打架,喜鵲會左右交替走,烏鴉卻只會雙腿蹦。有時候我們會把不多的剩飯拿出來餵它們,但是,搶食時個頭大的烏鴉打不過個頭小卻喜群攻的喜鵲,就飛上樹吃起了核桃。故宮裡的成群烏鴉真是太多了,只知一天到晚的時不時聒噪叫喚,尤其是黃昏冬日,我們快下班時,烏鴉也會定點開會,時間一長聽慣了,我們甚至都能分辨出烏鴉群內的老中青三代。

南方日報:您的作品常常出現“貓”這一角色,故宮貓是否給了您一些創作靈感,能分享一些相關的創作故事嗎?

常保立:故宮的貓都是從古代宮裡的貓代代繁殖過來的,現在少說有百十隻。這些白色的長毛獅子貓,黃色的狸花貓,有時就會突然從宮中為排雨水沿院牆的古代青石排水道中鑽出來一隻。它們很警覺,走道時一點兒聲音都沒有,除了春季“鬧貓”,一般來去無聲,故宮也因為有了它們而絕少鼠患,保護了文物。

在摹畫工作之餘,會有感而發,我的一幅作品裡畫的就是宮裡的暹羅貓,它的耳朵和鼻子是烏黑的,身上卻是明晃晃的鴨絨黃色。古代各國對於中原王朝多有進貢,會有這種進貢來的貓,包括古畫中的京巴、獅子狗。

冬天雪後,宮內寒冷,多日積雪不化時,就會發現怕冷的貓們不得已的腳印,但腳印過大時,我們會認為是狐狸一類的夜行動物,因為古代北京的皇宮是歷代遷徙才定在這裡的,經金元明清的土木建設,會有野生動物偶然被圈了進來而藏匿悄然繁衍,至於小的腳印,黃鼠狼之類就更多些,白天也能見到。

村頭往往有棵樹

不管走多遠,看到它就到家了

南方日報:數據顯示,這次雲遊故宮直播活動吸引超1億人圍觀,您怎麼看故宮的“出圈”能力和獨特的吸引力?

常保立:故宮首先是故宮,然後才是博物館。歷代皇宮輾轉的最後故地及寶藏自然有別於其他博物館,此時的故宮以它特有的皇家典藏建築及傳承的藏品共同營造的特定碩大空間,成了連接古代與現代復往“穿越”的通道。

《我在故宮修文物》播出之後,除各地遊客及國際友人外,連許多本地人也來圍觀了。別的一些博物館可能像“倉儲超市”那樣,將文物從倉庫擺上“貨架”供觀眾隔著玻璃目取所好就行了。但故宮不是,從天安門入端門進入午門之後,會在它依次第進巨型浩瀚的物理空間中,內心沉浸於我華夏族群的歷史,靈魂找到歸屬,從而喚起對祖國文化的自覺與自信。

600年來,人們從其中的樑柱、高拱、飛簷、彩畫、陽光下琉璃瓦的光澤中去感悟出我們傳統文化之偉大,作為子孫引以自豪。其實,“故宮”的歷史何止是600年,它承載的是:世界上唯一從沒間斷過的一整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

在沒有導航和GPS的往時,古代的都城有自己的座標,那就是中國曆代勞動者共建代進的璀璨文明後面起推動作用的中原文化。九州方圓,文化紮根心中成了我們靈魂深處越長越壯的那棵大樹。像北方人老家莊頭有一棵大槐樹,南方人老家的村口也必有一棵大榕樹,我們小時候不管走多遠,看到它就知道到家了,從此明白了不應忘記來時路。

入宮睹物思緒大開,一下就回到了幾千年前。故宮就像是中國村頭前的一棵大樹,在人們漸悟自覺自信中引領著中華文化傳統的必然迴歸。

保護傳世經典

為後人留下完整的故宮

南方日報:藉助諸多紀錄片、綜藝節目,我們看到了故宮人沉靜、敬業和專注的一面,您眼中的故宮人是怎樣的?這份沉靜篤定來源於什麼?

常保立:進入故宮之後,莊嚴雄偉的建築群凝重撲面,歷史空間會即刻讓你與喧囂的外界隔離,足以讓你沉得下心來。在安靜的工作室內,老式鐘擺的滴答聲被放大了,窗外布穀鳥的叫聲甚至能穿過整個花季,久遠囀長。700年前元代趙孟頫的《幽篁戴勝圖》真跡在武英殿內展出,殿外就是真的戴勝鳥在古槐下咕咕叫著飛來飛去。

心寧靜而專注摹畫致遠,我們的摹畫古法是宮中一代代先師口傳心授動態承傳的,歷史上《蘭亭集序》《韓熙載夜宴圖》等許多畫作已經散失的情況下,人工摹本就起著等同原件的功效。我的工作自唐代貞觀年間便有明確記載,是大內摹搨官馮承素未竟的事業。正因他奉旨摹成王羲之《蘭亭序》,1300多年後,我們還能觀賞到兩晉人的風采。

作為一個深宮中默守摹畫古法傳絕學的工作者,我熱愛這份職業。“以法蠟之”的古傳人工複製摹畫需要匠人的心力,但決不是匠氣。藝術品的珍貴,在於不可重複性,傳世經典尤其是這樣。我們所做的就是通過研究去發現它最初時的構成語境,然後在還原摹搨中盡最大限度之可能,把這些畫中歷史內存有意義的東西釐清楚,通過摹本復原工作,得以保護傳世經典中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南方日報:近年,故宮不斷藉助科技的力量更新講故事的方法,此次雲直播即為一次嘗試,科技力量對您的摹畫工作帶來怎樣的影響?

常保立:高科技再發達,沒有人是不可以的。現在有電腦噴繪儀,但是它弄不出來硃砂、石綠、石青、蛤粉及金箔這些天然礦物質的顏色、光澤和手感,它噴繪的效果也不夠立體。我現在依然相信手動和人工實踐的力量。

高科技雖帶來了不少便利,但是最根本的東西還得是靠人。聽辭如泣、觀風似面,先人所創造出來的經典,千年過去依然熣燦充滿活力而有溫度。雖然身居在華貴無上的皇宮大內,但午休時,我有時會到空漠無人的城牆根兒邊的黃土地上挖一點苜蓿枸杞蒲公英什麼的野菜。下班後,再加上食堂買的三個饅頭,一家三口晚餐也有了。

每日下班後鎖門時,關掉幾層電閘後,層層上鎖層層退出,幾十年日復一日,每道門總是習慣看了又看、鎖了還看,就怕有閃失遺漏的時候,這是職業操守。習以為常後的不由自主,我想不只我這樣,先人一代代也這樣,才能為後人保有一個完整的故宮。

鏈接——

“雲遊”故宮探索景區景觀線上呈現

技術只是形態 文化才是靈魂

因疫情防控原因閉館的故宮,近日憑藉“雲賞春”衝上熱搜。業界認為,“雲旅遊”這種基於將景區景觀線上化的新探索,將會給用戶、景區、城市帶來多方價值。

“閉館的故宮是安靜的,卻不影響宮牆內美景如常。”協辦方、抖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安靜的故宮,春日的美好”主題的設置,是想讓網友充分感受到與往常熱鬧的故宮不同的美好,選擇的三條“雲遊”路線涵蓋了西、中、東各路景緻和早、中、晚三個不同的時段,這也是春季故宮從景觀到人文各個方面可觀賞性最強的路線,藉助浸入式觀展體驗,消除與文物間的物理空間壁壘。

此前,抖音曾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九大國內一級博物館推出“在家雲遊博物館”活動,通過直播、360度全景逛展等形式,讓人們在手機上就能看遍這些博物館內的奇珍異寶。疫情之下,線下旅遊被摁下了“暫停鍵”,直播形式讓網友足不出戶,也能感受真實的旅行體驗。

上述抖音負責人介紹,這兩次活動的出圈給其帶來更多思考,這也代表著“傳統”的文物文化面向“現代”的探路,“希望以後通過不斷的打磨,藉助直播的模式打破距離限制,聯動來自眾多專業領域的創作者,讓傳統文化、歷史科普等內容更加鮮活有張力。”

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李航認為,技術只是一種承載形態,文化才是靈魂。如何用有創意的表達方式,讓用戶理解、喜愛上文物和它背後的故事,傳統文化的內容才能真正在用戶心裡留下烙印。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劉長欣 南方日報記者 萬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