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会遇冷吗?

倚树听泉


三四线城市房产将进入“格外冷”阶段

1. 经济下行压力过大,预计今年GDP 乐观保持在2%的增速,悲观的预计再-5%左右;

2. 外资回撤已经形成必然的趋势;

3. 三驾马车的外贸至少会影响50%;

4. 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5. 三四线城市的基础产业一定会受到挤压;

6. 消费不足,大家都没钱啦!

7. 除了北上广深房产略有投资价值外,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房价回加速下滑;

8. 三线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进入严冬!


Rich点评


今年二三四线房地产会遇冷吗?不是越冷那么简单,而是冰封,为何?

一、二三四线对房地产开发商吸引最差,房地产已经出问题。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不会二三四线再拿地,而是往一线收缩。也就是说,二三四线击鼓传花机会都没有,一旦下跌就不可能再回来。还有二三四线现在击鼓传花,下半年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债务大概率会暴雷,到时候所有问题基本一起爆发。

二、银行在房地产风险评估,也会抛弃二三四线,融资可能直接会被掐断。给二三四线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银行风险大于一线,一线房地产开发商股市、债券圈钱能力不是一般厉害。债务这么高,债券到期这么多可能违约,居然股票还没有崩溃,连跌停都没有,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居然还在继续发现债券。

三、炒房客投资收缩也会抛弃二三四线城市。炒房客明白,再怎么差,北上广深黄金地段不会崩盘,其他地区可不敢保证。可以想一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纽约和洛杉矶也没有空城。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崩盘,但是东京后来也涨上来了。这是炒房客逻辑,至于我们这次房地产泡沫是一线惨还是二三四线,他们没有没有底。

四、二三四线的购买力远远低于北上广深一线。二三四线里面高收入群体很少,最多也就是几家大企业支撑,如果几家企业出问题,购买力就一下子大跌,然后打回原形了。现在说句实话,一线都保不住,毕竟降薪一半,裁员一半,只领取3000-5000保底工资太多,只要这样持续3-5个月,必定大量还不起房贷。不排除有的城市就像封城时候武汉,买房的一个人都没有。看看现在二手房挂牌量和二手房的成交量一目了然了。很多城市已经不敢公布二手房挂牌量和成交量,一旦公布恐怕不止企业和企业主要卖房维持经营和还债了,很多人都要一起起哄低价抛售,因为每个人屯房成本不一样,比如2008年买的,大跌70%都可以卖,2012年之前屯的,大跌60%卖了都赚。2015之前屯的大跌50%都赚钱。

五、现在经济未来何去何从,没有人有底。只有不食人间香火的部分经济、专家和媒体在安慰大家。工厂关门、店面转租、企业裁员、外资退出、国内一些企业也准备撤退的比比皆是,再这样下去吃饭都成问题了,还谈什么内需。还有这个时候放水通货膨胀,恐怕等来不是内需暴增,而是物价失控,货币失信了。小学课本有一个预言,叫做“拔苗助长”,他天天去看禾苗,禾苗一直不长,有一天他想给它拔一下吧,结果拔了看起来长了,不过第二天去看禾苗,禾苗没有长不说,还全部死了。我去年也说内需强大,不过内需不是一下子就跑出来了的,需要一段时间转移。现在没有消费能力的群体缺钱不说,还缺少正确消费和正常消费理念,你给钱给他他都不知道怎么消费。我们假设给没有钱的一人发一万,他可能全部拿去屯米呢,或者大吃一次,或者拿去全部买彩票,那消费一次了以后怎么办?你再发吗?短时间某种产品消费暴增市场全部跑去做这个产品,没有钱了那又产能过剩,企业大量倒闭,去年我提议为什么要专项消费券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消费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还跟远。


刘贵刚mark


受疫情的影响,三四线错过原本属于楼市销售的黄金时间,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房价的下跌,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许不会。

城镇化还在继续,部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三四线人口还在持续流入。

虽然现在棚改的总量有所减少,但是棚改的红利还在继续释放。哪里有棚改,哪里就有需求,棚改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和住房需求。

开发商现在多在三四线城市拿地,因为一二线城市的地价太高,尤其是碧桂园和恒大,都是以三四线城市为主战场。

政府有意给一二线城市降温,刺激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

疫情期间的降息、降准降低了购房成本, 即使是降低几万块钱的成本,对三四线城市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来说,也是很大的刺激。

但是也需要注意不同地区三四线城市的分化:粤港奥大湾区的巨大利好释放,周边的三四线小城市房价升值潜力较大;一些中西部小城市的欠发达地区,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会不会遇冷,关键是要根据城市的区位、经济发展、未来人口数量以及国家的政策来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