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国内疫情快结束时定了一套二手房,是放弃定金还是咬牙买下?

林小鸟加油啊


待疫情稳定之后,健康和医疗方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所谓的社会管理方,好比物业与保洁这些肯定会加大力度,更加完善的发展,提供的服务和管理经验,是每个小区的不可或缺的财富,相对业主来说这些管理费用也会大大加强。

至于买房疫情之后,人们的价值观会改变,关于自己的健康会更加重视。交通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人的物质与生活追求,前所未有的重视健康的重要性,密集的人口结构,和地段升值更会排在健康之后,相比对于服务业的专业与需求会更加重视,也会增加高档小区的价格对比,所以个人觉得,拥有好的物业,好的服务会令更多人青睐。郊区已经成为人们买房考虑的必要因素,而服务才会决定价格。

对于疫情之后的复发,人们完全没法预测,密集的人口与松懈的管理会使人们打消买房的需求,所以对与刚需者,并且对高房价的观望着,可以考虑提前投资,因为等一切归于平静,等人们淡化恐惧,高质量的生活欲望,会充斥整个社会的每个阶层


S小威


是放弃定金还是咬牙买下,需考虑以下因素:

一、对当前相邻的同档次二手房、现房、期房摸排比较,你之前定的二手房是否房价明显偏高,总价偏高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综合性价比是否很差。如果交的定金是小数,如几千元,可以考虑放弃。

二、你的支付能力如何?如果当前就业、收入已受到严重影响,买房极可能使你陷入危机,在定金额度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放弃,当前侧重租房,租金可能下调。

三、是刚需还是投资?如果是投资,可以放弃,现金为王,持币观望也许更好。


喜阳羊


首先确认你是在哪里买的房子,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完全不一样,针对一二线做一些分析。

中国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还要不要买?

现在房价很贵,很多人拿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作为“前车之鉴”,说今天的中国和1990年的日本很像,处在泡沫破灭的前夜。

为了看清楚这个问题,我用1990年的东京房价和2017年的北京房价做个简单的比较。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好直接比较,所以我们用美国纽约的房价作为标尺来比较。

美国这些年一直是全球最大经济体,相对稳定,适合作为标尺。

1990年的时候,东京好点的房屋均价大约是8万美元/平方米,当时纽约房屋均价每平方米不到1万美元。

也就是说,1990年的东京房屋均价是当时纽约的8倍。

再看2017年的北京房价和纽约房价:2017年纽约的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2万美元多一点,北京的均价为每平方米1万美元多一点——纽约房价是北京房价的2倍。

换句话说,以纽约房价为锚,东京房价是它的8倍,而北京房价是它的1/2,简单换算可知,2017年的北京房价是1990年东京房价的1/16。

所以,我们北京的房子虽然很“贵”,但是和1990年的日本还差很远,远远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更重要的是,“贵”和“有泡沫”是两个概念,“贵”不一定就“有泡沫”。对于目前大城市房价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本的结论可以用三点来概括。

第一,1998年以来,我国房价的上涨,符合全球范围内房价上涨的一般规律,并不是特例。有很多国家,随着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房价都会快速上涨。如韩国、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随着经济的增长,其房价都快速上涨,幅度不比我们小,速度不比我们慢,所以我国的情况并不是特例,而是符合一般规律的。只不过,“鞭子不打在自己身上是不疼的”。他国房价涨、房价贵,我们没感觉,而现在我们自己面临这么高的房价,面对很大的购房压力,有切肤之痛,感受是很深的。

第二,我国房价还有很大的上涨潜力。综合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房价水平、城市化率和老龄化率等因素,我国的房价只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的水平。而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还只有美国的1/7,经济增长的空间还很大。与此同时,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还会带来房价上涨的压力。十几年后,你会发现当下大城市的房价并不算高,就像你今天看10年前的房价,觉得很低一样。

第三,我国政府调控房价,调控的并不是房价的水平,而是房价过快的增速。注意,调控的是过快的增速。这是因为房价增速过快会导致财富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的繁荣安定,也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