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怎么样?你喜欢这首词吗?

偉大的時代


你觉得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怎么样?你喜欢这首词吗?

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是苏轼在亡妻王弗离世十年后,写的悼亡之作。

序言:

在写作此词的十年前,十六岁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拭。婚后,王弗温柔贤惠,待公婆恭谨,夫妻间非常的恩爱。王弗二十七岁早逝。苏轼写词的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弗,内心凄苦,相思难抑,便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悼忙词。

原词如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我夫妻彼此阴阳相隔己有十年。我克制着自己不去想你,但对过去夫妻恩爱却实在的难以忘怀。你长眠在孤独的坟茔里与我相隔千里,我无法向你诉说我心中的思念凄苦。纵然我们夫妻相见,恐怕你也认不识我了;我已风尘满面,两鬓斑白,衰老的不像样了。

夜里不经意间做了一个梦,我回到故乡。我在小屋前的窗前,看见你正在梳妆打扮。我们相见,彼此相互看着,只有双眼在不断的流着泪水。 我料想到,你长眠在那种着小松树的山冈的孤坟内,年年都在眷恋人世间、想念家里的亲人,早已是柔肠寸断了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怎么样?你喜欢这首词吗?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所表达的是:

1.词上阕,苏轼在妻子十年忌辰,因梦而触动内心久蓄的情感潜流。写苏轼与爱妻王弗生死相隔所带来的不尽痛苦。表现出苏轼对妻子的沉痛思念和内心的凄苦之情。

2.词下阕,写痛苦过度的苏轼,在梦中见到妻子王弗,却不能像正常爱侣般甜蜜的相拥。对妻子的情态容貌,还停留在十年前记忆中的样子,只是依稀记得妻子当年梳妆打扮的情景。

二、这首词让人爱读、让人喜欢的原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虽是苏轼写与爱妻王弗的死别之苦、忆念之苦。

但是,王弗逝世的十年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心情非常悲愤。由于苦于处理政务,生活上陷入困苦。现实处境与梦境之间,虽说苏轼是通过“记梦”诉说自已的悲怀的表达方式,但在朴素沉重中又何曾不是对现实的直抒胸臆呢?

苏轼把对现实的感受融入到梦中,让人感到无限凄凉的同时,又能体现出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无不是情深意切。让读者读之,无不催人泪下。


沿流溯源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悼念词!这首词情深意重,感人泪下!下面先颂读一遍原文!

《江城子.乙卯年正日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九百年来,在不同朝代被广为流传,朗朗上口的极品词,也是文学史上众多悼念词中最突出的一首。

‘词上阕写实,直抒胸臆。王弗因病去世时,才二十七岁左右,死后先葬于京城西郊,第二年又将棺材搬运回四川眉山老家去安葬。乙卯(即1075)年正月二十日,王弗已去世十周年,这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官,因此才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样感慨!又因为“情太深”,甚至于刻在内心深处,就会“不思量,自难忘”!再加上苏十年来谪调做官,东奔西跑,风尘仆仆,两鬓斑白,苍老了许多。因此感慨到,如果妻子还活着,即便见到自己也不认识。因为,现在苏轼与十年前的他判若两人了。

下阕以幽梦形式,用一个特写镜头“小轩窗,正梳妆”,这一过去生活中妻子音容笑貌和夫妻间幸福生活片段,缩影在字里行间。因此才会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两个人辛酸泪,它说明了一切,“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肝肠寸断“寂寞与辛酸”不仅自己难受,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也一样有!那里只有明月和山岗陪伴着她!作者满腔深情,满心悲凉,在这寥寥数语中表露出来。其实想象妻子怀念自己,正表达他对妻子疼爱和怀念!全词以凄清之景收尾,使人读后余音不绝!思念之情延绵不绝!

接下来,我们再结合苏轼与王弗感情生活,对这首悼亡词去更深刻体会一下吧!

苏轼一生取了三个妻子。王弗是第一任妻子,书香门第出身,她的父亲王方是地方进士。也是苏轼老师。

苏轼与王弗情感故事始于唤鱼池。四川眉山下寺丹岩附近有一个水质清澈,水面呈半月形池子。苏轼和其他同学课余时间常这里欣赏自然美景,一次苏轼突然大叫道:“这么好的水怎么没有鱼呢?”他击了三下掌,鱼马上从岩穴里游出来了。苏轼很高兴,他建议老师给池子取个好听的名字,老叫很多人来一起取名,只有苏轼取名“唤鱼池”让人称赞不己。就在此时,王弗也叫人送来了她取的名字一一“唤鱼池”!没想到竟然跟苏轼一模一样!众人顿时惊叫道:“不谋而合,韵成双璧”。王弗早就倾慕苏轼文采,常会在飞来凤花丛中含情脉脉看着苏轼。苏轼也听说王弗知书达礼,才貌双全,早有爱慕之情。苏轼听说王弗非常喜欢飞来凤花,一次在给老师祝寿时,喝了半醉半醒苏轼,偷偷地跑到后院,将一把飞来凤花,递给了正在窗前梳头王弗,两人此时心跳加速,害差地红着脸看着对方。从此结下情缘。十六岁时,就与比自己大三岁的苏轼喜结良缘!

王弗的性格很好“敏而谨,慧而谦”。生活中她是名副其实内贤助。苏轼性格豪放,喜欢交友,有时又善恶不辩。比如结交了一个叫章惇的人,苏轼把他知己,他却口蜜腹剑,多次与他的舅舅王珪(当时朝中重臣)加害于苏轼。迫害最深一次,就史上“乌台诗案”,差点要了苏轼命。王弗为了帮助苏轼,常会在帘后听苏轼与他人交流内容。常会给苏轼提醒防止官场中陷阱和小人。生活中天妻双方恩爱有加,苏轼虽为大文豪,也常会在生活中怜香惜玉,他常会在镜前为王弗梳理绣发!词中写的“小轩窗,正梳妆”,就昔日生活写照。此时此刻回想往事,即使是半梦半醒怎不会“泪千行”呢?

这是我感触最深一首掉亡词,我非常喜欢它!上述是我对它的理解。


岁寒三友wsl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东坡先生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虚实结合,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实,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阕写虚,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千古掉亡体裁诗词的名作。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譬如《国风·邶风·绿衣》此诗是男子的悼亡之作,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厚感情,是中国文学史上传世最早的悼亡诗。全诗有四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构思巧妙,由表入里,层层生发,情感表达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有名的还有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

《离思》[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江城子》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后来掉亡“记梦”词作较为著名的当属清代纳兰性德的《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康熙十六年纳兰之妻卢氏因不幸去世,痴情的纳兰就陷入无尽的哀伤。不分白昼夜晚,他的脑海中全是亡妻的身影。于是,这首恰如杜鹃啼血、令人不忍卒读的悼亡词就产生了。

词篇起首打破词先写景后言情的常例,破空一句“泪咽却无声”,直接写出了词人的悲痛。下片紧承上片,和妻子以前分离时说的话还历历在心,孰料竟然永别。悼亡,伤逝之作所以感人,就是因为所倾吐的是最真挚的爱的感情。纳兰这首“题照”之作,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是以向亡妻画像诉说的形式表现这种感情的,他恨好梦早醒,他叹佳人不在。他将画像视为人身,把死者当作生者,故这种诉说所表达的感情比之一般的抒情,尤为感人,具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情境。

人世间男人标签或许是刚强、阳刚。作为男人,应当顶天立地,迎难而上,攻克时艰,即使再苦再累,再多的委屈和心酸,都应该昂立潮头。但世事沧桑,人情多变,哪个男人坚强、阳刚的背后不尽显侠骨柔肠。

正所谓:“今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敬意!如有不当之处,通知既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