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操弄華航改名去掉“CHINA”,臺媒網絡民調:超七成網友反對改名

趁著捐贈的口罩陸續抵達歐洲,綠營又開始炒作“華航正名”議題。

臺灣華航近期載運口罩等防疫裝備送往歐美等地,有民進黨民意代表聲稱華航機身上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會讓外界誤會物資是大陸捐贈的,順勢拋出“正名”問題。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4日報道,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當天就此回應稱,他第一次當“行政院長”時曾把中正機場改名“臺灣桃園機場”,非常成功,這次看到華航運送物資因為名稱問題造成混淆,吃這種虧很多,因此他已經要求“交通部”告訴華航“以後運送物資的時候,上面有我們的國旗,有TAIWAN CAN HELP(臺灣可以幫忙),但華航就不要湊熱鬧掛上自己的標誌宣傳了”。民進黨“立委”王美惠建議利用這個機會,將華航的英文名改為“TAIWAN AIRLINES”,且在機尾漆上臺灣圖樣,蘇貞昌則回應稱,華航更名作業比較複雜,他已交代華航董事長,未來機身上不用把“CHINA”弄那麼大,而是要把“臺灣”顯示出來。華航稱,董事長謝世謙已指示運送物資時不可在貨品上掛華航旗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獨派”團體14日發表共同聲明,聲稱“正名行動的成功,將是送給蔡英文連任的最大賀禮”。“交通部長”林佳龍稱,希望凝聚臺灣人共識、朝野一致,並尊重上市公司華航的公司治理。國民黨則順勢推出“林佳龍的華航改名定時器”,要全民一起監督這個承諾多久才能實現,並嘲諷說“笑你不敢”。《聯合晚報》14日回顧稱,民進黨此前曾推動把“中油”“中船”及“中華郵政”,分別改名為“臺灣中油”“臺灣國際造船公司”以及“臺灣郵政”,不過“臺灣郵政”2008年又改回“中華郵政”。2002年華航發生空難後,時任“立委”林進興等人曾推動把華航改名為“寶島航空”;2016年民進黨全代會又有人提議將華航改名為“臺灣航空”,最後無疾而終。

航空業人士直言,航空公司改名與機場改名天差地別,不宜相提並論,因為機場就在自己家,可飛機要飛去別人家,所以“中正機場”改名成本不大,但華航改名要考慮許多影響,包括各地的航線證書、航空器註冊證書以及相關登記執照等,之前就算有改名先例也都是小公司,從未有像華航這麼大的公司要改,“華航那塊招牌值多少錢根本無法估計”。《經濟日報》稱,改名對於航空公司來說要面對三大困境,包括航權怎麼重籤、飛越領空權能不能沿用以及“機隊規模大,許多國際貸款要怎麼換約,換約不成要怎麼辦?”如果沒有考慮清楚,只為改名而改名,嚴重的話可能讓華航倒閉,而最終受害的是未來想要出境的旅客以及臺灣出口競爭力。

作家苦苓14日直言華航改名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因為中文名稱要做修改很簡單,但最容易引發爭議的是英文名字中的“China”,“如果能改,陳水扁早就改了”。截至14日晚9時,中時電子報舉辦的網絡投票顯示,77%的網友不支持華航改名。《聯合晚報》14日稱,民進黨當局在“以防疫之名,行正名之實”。聯合新聞網警告稱,如果民進黨當局利用這波“疫情外交”對華航進行更名,只會讓臺灣更陷入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