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一農民養牛改變一家人的貧困

河南禹州:一農民養牛改變一家人的貧困

4月15日,由許昌市委宣傳部聯合市網信辦、市扶貧辦組織的“看許昌、讚許昌”扶貧走基層,走進禹州,來自省市媒體,約30人參加了此活動。

河南禹州:一農民養牛改變一家人的貧困

葛國昌,吸引了在大家的目光,他今年52歲,磨街鄉青山嶺村二組人,家有5口人,父親葛順現年88歲,妻子王朋,兒子葛佳龍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兒子、女兒都還在上學,家庭負擔非常沉重,靠他一人維持生計,2014年因妻子王朋患心臟病被識別為貧困戶。

河南禹州:一農民養牛改變一家人的貧困

此外,自脫貧攻堅以來,在幫扶責任人的真幫實扶和村脫貧責任組的大力支持下,葛國昌一家充分享受國家低保、殘疾、教育、醫療、金融、產業和“六改一增”等扶貧政策。葛國昌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在村兩委和幫扶人的幫助下,2016年青山嶺村籌集部分資金幫他購買了2頭牛犢,開展搞家庭養殖業。養殖初期,為了降低飼養成本,葛國昌每天趕著牛到山上放養,夏天割草,曬乾後作為冬天的飼料。

河南禹州:一農民養牛改變一家人的貧困

在牛生病和產崽的時候,他整夜睡在牛棚裡,用他的話講,像家人一樣對待。他用心摸索,通過實踐逐漸掌握了飼料配比,溫度溼度調節等養殖基本技能。2019年,在30000元政府貼息貸款的支持下,他又改造了牛棚,購買了三輪車、鍘草機等設備,為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打下了堅實基礎。但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對防疫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又在畜牧中心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逐步掌握了防疫,一般疾病的治療和接生等技術。

河南禹州:一農民養牛改變一家人的貧困

截止目前,葛國昌家的養牛規模已從最初的2頭,發展到目前存欄8頭,累計銷售9頭牛,實現增收89000元。2019年,他又在村裡支持下開墾荒山,種植無籽石榴800棵。2019年,葛國昌家實現人均收入8418元。正是他這種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先後被磨街鄉政府評為“志智雙扶尖兵”“脫貧致富帶頭人”。其妻王朋也被評為“最美貧困母親”。

河南禹州:一農民養牛改變一家人的貧困

難能可貴的是,葛國昌有一顆感恩的心,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自己脫貧致富後,始終不忘黨恩,不忘回饋社會。在自己發展養殖業的同時,帶動青山嶺村其他兩戶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業,並熱心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他本人主動到村防控卡點進行慰問,送去方便麵、綠茶等物資。其子葛佳龍,在網上向武漢捐款100元。

河南禹州:一農民養牛改變一家人的貧困

如今的葛國昌,家庭環境、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庭院乾淨整潔,收入穩定增長,兒女勤學上進,家庭幸福和睦。可以說,他家經歷了我市脫貧攻堅的全過程,是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精彩縮影,更是黨的扶貧政策落地開花結果的具體成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