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写文章追求修辞手法?

李勇材


对追求修辞手法的作家没有非常多的印象,但是本人教过小学生,小学语文试卷中经常会考学生修辞手法,一二年级的比喻,三四年级考拟人,教学生写作的时候,也会跟学生说用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试卷上有时会出现这种题:“写一个比喻句”。或者给句子让学生用比喻的手法写,有灵性的学生写的很不错,但大部分学生写的东西真的不够美好。比如:“我的妈妈像猪。”你不能说它不对,但是……读起来的感觉……嗯……实在不够美。

写文章追求修辞,好比你吃饭吃菜,选择不一样的烹制方法,也许食量会大大的不同。

所以写文章应该考虑修辞吗?

表达有技巧,修辞时也要兼顾内容。

照片都是我学生的杰作,如果你看不清,我可以翻译[呲牙]









咕咚萌桃子


为什么有的人写文章追求修辞手法,那是因为修辞手法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


1.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修辞手法既然存在了,那它便是合理的事情。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通过修辞手法也可以为自己的句子文章穿上一件华丽的衣裳,从而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

比如,我们写一个句子“他长得真好看。”如果这句话我们是用来描写小说中的主角时,那这个描写就十分的简单了,这并不能够使读者对于主角产生深刻的印象,也不能使主角的形象更加立体。

这时候,如果我们采用一些修辞的手法,比如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描写主角的外貌,衣着。再通过一些比喻等手法,使得这些描写更加生动,那么这个角色就很形象了,便使得整个文章也多了几分生气。

由此可见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修辞手法彰显作者的写作能力。

我们说写作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到底有多大的区别,除了它们一个是通过文字,一个是通过说来进行的。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如果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都使用口头上的大白话来进行诉说,那么文章便显得十分低端了。

而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能够彰显作者对于文章的掌握能力。很多古人在写诗词的时候就喜欢用一些华丽的词语,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彰显诗人自己的文化底蕴。比如《滕王阁序》其中的词语十分的华丽。在比如辛弃疾的诗词中,就很喜欢运用典故。

因此修辞手法也是作者彰显自己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一个手段。

使用修辞手法的注意点。

虽然修辞手法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要讲究详略得当。

如果整篇文章通篇都是华丽的词语,那么读者看了会觉得十分的疲惫,但如果整篇文章都是白话,那也不行。

因此在使用修辞手法的时候你要掌握好一定的分寸,这样才能够写出一篇更好的文章。


综上所述,我觉得很多的作者在写文章时追求修辞手法,一方面是为了使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另一方面是为了彰显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雪泥菌


回答已晚点,简单说说看法。我认为这是基本功,必须要掌握,并且把这公式用活。

再一点写文章首先要有基础,重点要考查自然现象的动态。一草一木、小事大事的发展过程最为重要。比如:风吹树木如何比喻或形容出来,这就是微妙之处。好了,理解去吧。

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