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刘邦,曹操,司马懿,李世民,朱元璋打嘴仗,谁会最先被气死?谁能活下来?

舞阳枭姬


秦始皇,刘邦,曹操,司马懿,朱元璋打嘴仗谁会被气死?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无厘头。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很有意思。我们首先分析问题的核心要素,要想不被人气死,有两个关键:第一、自己要身板好,要抗得住骂。第二、要少挨骂,自然就气不着。

首先最先被气死的应该是李世民,李世民虽然有开国之功,安国之绩,可以说是一个能打天下,也能守天下的有为君王,但是玄武门之变是他一生无法抹去的污点。所以少不了挨骂,而李世民正好有高血压,最不能挨骂。可怜一世雄主在嘴遁的世界,竟如此不堪一击。

第二个被骂死的是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第一开创大一统王朝的人,并且正是他创造了,皇帝这个岗位,如果不是秦始皇,其他几位君主,都不知道皇帝是什么玩意。但是自汉朝以后儒家思想逐步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而秦法柯严,多滥杀。所以其他几个人不约而同的骂秦始皇,秦始皇是百般解释,难堵悠悠之口啊。最后这位伟大的君主一口气没挺住,死了。

后面是刘邦,曹操,司马懿互骂。他们王朝兴亡互为因果关系,所以都看对方不顺眼。开始是刘邦骂曹操:"小曹啊,你不厚道啊,你家世食汉禄,你怎么就欺负我那文弱的刘协小玄孙呢,还窜了我的大汉"。然后是曹操骂司马懿:"仲达啊,我待你不薄哦,你怎么就成乱臣贼子了呢?"司马懿赶紧狡辩道:"哎呀,老板。我对你的忠心日月可鉴啊,我可没有当皇帝啊。晋朝什么的肯定是年轻人不懂事,打架了,才出现的"。于是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慢慢就吵了起来,而朱元璋假意劝架,实则煽风点火。三人越吵越激烈,最后三人只剩一口气了,才发现身边杵着一个不认识的小伙子。于是问到"你谁啊,在这干嘛。"朱元璋向前辈们拱了拱手,得意的说到:"小弟朱元璋,各位前辈放心的去吧,复兴中华的大任就看我大明的了"。



Y荣光


1.秦始皇vs刘邦

秦始皇:

朕,一统环宇,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谁可当之。

刘邦:

对,项羽不出,谁与争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始皇:

嗯。唯楚有才,却是事实。足下高谈阔论,莫非项羽子孙?

刘邦:

本人不才,曾为亭长,见项羽窃国而不愤,遂起义兵反了项羽。

秦始皇:

大秦恩公,受朕一拜。

刘邦:

别,政哥,后来我当了皇帝…

秦始皇:

汝伯父之!!!

2.刘邦vs曹操

刘邦:

我气死了秦始皇。

曹操:

我把你的子孙打的跟孙子一样。

刘邦:

你大爷的!!!

3.曹操vs司马懿

曹操:

仲达,很多人说你鹰视狼顾,你证明一下我是否看错了你。

司马懿:

魏王见微知著,我却不曾反过曹家。一生三辅,曹丕,曹睿,曹芳。

如果再加上您,我就是四世老臣。

曹操:

仲达一片忠心。

司马懿:………我孙子得了你家的江山…

曹操:

他大爷的!

4.李世民vs朱元璋

李世民:朕的大唐国富民强,世界中心。

朱元璋:对,你的妃子后来做了你的儿媳妇,然后还当了几十年的女皇帝。

李世民:大爷的!

5.朱元璋vs司马懿

司马懿:我可没什么把柄。咱俩也不是临近朝代的,差着一千年呢

朱元璋:闭嘴,多说一句,我就让史官把你的历史改成你是个阉人。

司马懿:嗯,行,你口吐芬芳。服。

于是朱元璋活了下来。


西门不带刀


我觉得刘邦会先死,秦始皇会最后活下来,不信请看下文。

辽阔的天堂世界:秦始皇、刘邦、曹操、司马懿、李世民、朱元璋几个人都是心智过人之辈,早就一笑泯恩仇了。这天,他们又在一起聚餐,酒过三巡菜过无味,众人决议酒桌上要玩得高雅一些。

第一圈:

秦始皇说道:“我们都表演些肢体方面的才艺,表演不出来的,自罚三杯如何?”众人拍手称快。

秦始皇拔出佩戴的青铜剑,舞得雨泼不进,劈砍刺撩等动作行云流水、鬼神皆惊。舞完后,始皇帝面不改色心不跳。众人便齐声称赞。


曹操拿把槊,一边耍得虎虎生风,还一边大声吟诵:“……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首诗吟诵完,曹操也刚好耍完最后一个动作。众人大声叫好。

司马懿冷静的站得直直的:“我给大家表演何为狼顾?”说完一下子把头往后扭了180度。众人惊讶的发现司马懿脖子居然完好无损,一齐鼓掌叫好起来。

李世民拿起一把弓,一箭射向天空。然后又拿一支箭搭在弓弦上,射向第一支箭,不偏不倚的把第一支箭射个正着。众人又齐声道:“真好箭法!”


朱元璋露出老农般的憨笑,拿了一把沉重的腰刀左劈右砍,步法进退很有法度,整个人变得杀气腾腾。众人齐声称赞:“这是实战用的刀法,好功夫。”

最后众人看向刘邦,这下子刘邦不表态是不行了。刘邦心说,我要有本事当初也不会让项羽打得那么惨,干脆认输吧。刘邦十分光棍的连喝了三大杯。

第二圈:

秦始皇站起来:“这次我们做诗如何?做不出的罚酒三杯。”

众人依次各自做了一首诗,连文化底子最差的朱元璋都吼道:“杀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顾哓哓问姓名。”众人齐声道:“好诗!”


最后,又到刘邦了。刘邦仰头唱到:“大风起兮云飞扬……”众人齐声:“咦――,这是歌好不好,根本不是诗啊。”

于是,刘邦又痛饮三杯。

第三圈:

秦始皇说道:“这一次,我们每人都说一些对国家法律的见解,输的再饮三杯如何?”……

又最后才轮到刘邦,刘邦心里难受:国家法律先是从秦朝照搬的,后来是萧何陆贾他们弄的,我哪里懂?

于是,刘邦又痛饮了三杯。

第四圈:

秦始皇正在思考这一圈玩什么,忽然身旁“扑腾”一声,刘邦醉醉的倒地不起,嘴里还气呼呼的:“为什么就不让唱歌,我刘老三是会唱大风……”


等刘邦被抬出去,秦始皇摸摸胡子,笑呵呵的对剩下的几个人说:“你们喝吧,我给你们做监酒。”

剩下的几个人玩起了酒令,没有一个省油的灯。曹操显得神采奕奕,司马懿很深沉老道,李世民豪爽却算计极准,朱元璋憨厚的脸上露出狡黠的眼神……你来我往的喝起来。

最后几个人全部醉倒,秦始皇让人把他们都弄出去休息了。(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