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為推動江蘇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分享交流,共同實踐,11月28-30日,江蘇省第二屆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大會在常州市荊川小學召開。市教育局德育研究室徐新穎主任帶隊,徐州七所學校參與了品格提升項目彙報。徐州市青年路小學代表第二批品格提升項目做了大會交流,徐州市民富園小學、徐州市求是小學、徐州市公園巷小學、徐州市銅山區鄭集實驗小學、徐州市奎園小學、徐州市第一中學分別作為第三批品格提升項目進行階段性實施彙報。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青年路小學品格提升項目關注兒童生活的所有場域,在學校場域、家庭場域、社會場域、虛擬場域中呼喚“協同”與“共育”,開展彭城好爸媽之"平和的媽媽"等十大行動,實現對兒童品格的浸潤和提升,提高了家庭、學校、社會、網絡四大場域形塑兒童品格的實效性,為兒童品格提升構建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民富園小學《‘融·浸式’家校聯盟的建構與實施》,基於家校融通的“家長進學堂、教師訪庭堂、親子融社會”的主題式家校共育行動,探索家校促進兒童品格提升的平行共長“三進”育人新路徑,線上聯動線下,校內延伸校外,平行共長帶動,共建彭城好爸媽"蜂巢課程”,開展“主題家訪”,整合“金手指實踐活動”,實現家庭與學校的融會、融通、融合;實現教師、家長、學生的相互浸潤、浸染、浸透;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的“共建”“共享”“共育”“共生”“共潤”;培養“博文約禮、樂美向善”的民富陽光少年。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求是小學《正心潤格:換位體悟式德育實踐的構建與實施》項目,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設身處地,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理解,感同身受,知行合一。項目構建了品格提升“正心”四部曲,開發了換位體悟實踐德育課程體系,編寫了校本情商課程教材,組織了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建設了換位體悟多元實踐平臺,形成了與本項目建設目標相鏈接的五個實踐性德育模塊。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公園巷小學教育集團項目《遊戲館課程:涵育兒童品格的傳統遊戲時代化表達的實踐》,圍繞遊戲博物館的建設、遊戲課程體系的構建、遊戲社團的開發、評價模式的設計等,展現了學校德育工作開拓的新思路和新局面,根植傳統遊戲,涵養學生品格,讓立德樹人煥發時代化表達的風采!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銅山區鄭集實驗小學《球品塑人品:籃球夢

·潤童心養德工程》,以籃球運動為切入點,形成“強筋骨、增知識、潤感情、強意志、塑品格”的多元操作路徑,以球育人,以球潤德,探索“球品塑人品”育人新模式,展現了學校德育工作開拓的新思路和新局面。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奎園小學《校園足球文化浸潤兒童行健致遠品格的德育實踐》緊緊圍繞“行健致遠,靜水流深”育人目標,遵循“知、情、意、行”品格形成規律,引導學生“知球規”“習球技”“樂球藝”“尚球品”,通過環境浸潤、活動浸潤、課程浸潤、實踐創新,促進學生優良品格的形成、提升。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第一中學《“立德·力行”的具身德育體系構建》項目,圍繞培養“大美之人”,建構儀式感召系列、思辨明德系列、自治養成系列、服務踐行系列4個系列式項目活動路徑。以學生的切身體驗作為活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建成與學校文化理念、學生品格發展契合的場景樣態;形成以反觀自我、躬身踐行、情境感悟、文化薰陶為特徵的立德力行、具身氛圍中“知行合一“的品格螺旋式提升範式。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會上,徐州各個品格提升項目得到了專家評審組充分肯定,項目帶動引領學校不斷髮展,形成徐州德育工作新局面。

  目前,徐州市已有三批共13個省級項目。其中第一批3個項目已結項,獲2個精品,1個優秀的稱號。徐州教育人達成共識,不斷以項目為抓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立德樹人,砥礪前行!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徐州市七所學校在省第二屆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大會上彙報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