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幻想,投入戰計

1949年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面勝利的前夕,毛澤東同志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的雄文,評述當時的中美關係。儘管歷史不能重現,但歷史的背景和邏輯卻是驚人的相似。今天我們抗擊新冠疫情取得初步成效,經濟和社會生活秩序正在艱難恢復,國外疫情的肆虐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我們可以想象當國際社會取得抗疫鬥爭重大勝利的時候,我們將面臨一個什麼樣新的國際格局,我們如何應對?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戰略性課題。

1.把握先機,打好對外輿論宣傳主動戰。儘管中國對世界抗疫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代價和犧牲,但不要幻想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的良心發現而對中國感恩戴德而,進而變得友善和合作。相反,向來以人類文明、人權、道義祖師爺和國際公平正義評判者自居的某些西方國家,絕不會承認,也不會允許看到中國的事情比他們做得好,中國的社會制度比他們更具優勢,也不會對來自“國際打工仔”、“農村暴發戶”的所謂”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和什麼”抄作業”之類的東西瞧上眼。國外疫情越是嚴峻複雜,他們越是對我們抗擊疫情的政策、舉措和成效提出質疑和責難。因此,我們已經看到而且還將進一步面臨別有用心國家、政客、媒體暴風驟雨般的繼續甩鍋、輿論圍剿、抹黑汙衊的群毆景象,鋪天蓋地的法律訴訟和鉅額索賠,甚至轉嫁危機的重大突發挑釁事件。

面對複雜局勢,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在黨中央堅強有力領導下,抓住先機,系統策劃並打好對外鬥爭輿論宣傳主動戰。對外輿論宣傳要突出講清楚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開展抗疫鬥爭的基本事實和對世界抗疫鬥爭作出的特殊貢獻,重點把握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不惜一切代價、沒有尊卑貴賤、種族和年齡歧視,平等保護全體國民生命健康和安全的人權理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秀文化;科學依法、全民參與的嚴謹態度;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義擔當,用事實揭露某些國家虛偽的自由、人權和道義。同時可以採取官方對官方的權威鮮明、重磅主流,官員對政客的針鋒相對、有理有據,智庫對智庫的嚴謹理性、智慧深刻,大v對大v的瞄準痛點、點穴放炮等多層次,多途徑的差異化鬥爭策略,爭取國際和西方友好國家、政府和知名人士,通過國外良心未泯及其見利忘義的媒體傳遞我們的聲音,儘可能地提升我們在國際輿論場和人權道義上的的話語權。

對外輿論宣傳戰不是挑事和吵架,關鍵是耍讓國際社會聽到我們的聲音,以一正視聽,明辨是非,核心目的是儘可能的爭取國際輿論、友好國家、政府和民眾的理解、支持與聲援,形成最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展現中國光明磊落、大國擔當的形象,儘早遏制少數國家、不良政客,以及唯利是圖企業對我們居心叵測的企圖,維護好我們改革發展的國際環境。

2.提前謀劃,積極應對逆全球化趨勢。疫情把全人類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聯繫在了一起,也把資本主義自私貪婪的本性、虛偽無恥的嘴臉昭揭於天下,更為以美國為首的逆全球化潮流的國家提供了機會和口實,對現行國際經濟秩序和規則、產業和供應鏈格局帶來實實在在的衝擊和挑戰。疫情過後,國際社會很有可能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聲討經濟全球化、推進產業和供應鏈佈局本土化的浪潮。一些本來就懷揣反華遏華制華企圖的國家和政客,已經對我國的產業佈局和全球供應鏈進行無情了切割,波濤洶湧之下,必將還有更為殘酷的絞殺。這是我們繼續保持全球貿易大國地位和經濟持續穩健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我們應當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基礎上,繼續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系統剖析和評價我們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查漏點、補短板、強優勢,牢牢把握在關鍵領域,關鍵技術和關鍵體系中從產業佈局、供應鏈保障到市場佔有上唯我獨有、唯我所能的戰略主動權。

在這些方面,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工業製造業還是科技研發業, 都應當認清形勢,積極謀劃,主動佈局,共同擔當起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

3.同舟共濟,堅定面對考驗和挑戰。面對百年變局中的重大突發事件,我們要清醒認識和判斷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作用、能力和責任。當前的國際形勢我們還無力主宰,但可以爭取、利用和進行有限的影響,在抗疫前景未卜的特殊時期,我們首先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把全國人民的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的戰略決策和部署上來,形成同仇敵愾、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堅定自信地迎接考驗和挑戰的強大共識。

特殊時期我們必須要有特別的政策和要求,不能因為某些西方國家的輿論、汙衊和抹黑而混淆視聽、動搖意志,也不容許在民族大義面前有社會雜音,特別是要管控和整肅好那些諂媚西方世界的公知大v們的讒言奸相、美粉洋粉們的蠱惑人心,還有像某作家的沒眼色、拎不清,整天說喪氣話、念葬經的德性。不能讓這些香蕉人搞的國內整天吵吵嚷嚷,喋喋不休,鬆懈鬥志、干擾大局。連一向宣揚言論自由的旗幟國家,總統尚且能對他們的”吹哨人”下達封口令,把他們的”鳴槍人”格職查辦,要求政府疫情信息統一口徑,要求媒體報道正確的消息等等,我們實施這樣的政策,想必那些以”不能只有一個聲音”為幌子的大v和粉們也能夠理解和服從。

4.抓實抓細,確保惠民惠企政策取得成效。當前的當務之急,是要把國務院和各地政府出臺的惠民惠企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到實處,全力推動經濟和社會生活重回正軌。在出口嚴重萎縮的情況下,既要加大投資、刺激和引導社會消費,更要用精準有效的財政金融和稅收政策,首先讓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存活下來,這是穩就業促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

地方政府不能當守財奴,要克服困難,擔當有為,有放水養魚的戰略眼光,只有企業存活並發展了,就業才有保障,財政收入和社會財富才會有不竭的源泉。

只要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我們就能夠有信心有能力有辦法應對任何風浪和考驗,奪取抗擊疫情鬥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