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活在當下”是一個流行詞。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正含義。究竟怎麼才算“活在當下”呢?就我個人的理解,淺談下它的含義和好處。

1、 活在當下不是說完全不想過去和未來的事情,而是儘量少的去想過去和未來的事情,尤其是出於非理性的原因,出於情感的原因,由於“對過去的放不下”,使得自己的心常常黏著在過去,無法回到當下。或者由於“好高騖遠”的原因,或者是出於“自我肯定”的需要,或者出於“擺脫目前的窘境以及遠離當下的苦境”的需要,或者是習慣使然,常常對未來做一些漫無邊際的幻想,沉浸在對未來的毫無必要的幻想之中。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2、 “當下的苦”其實主要來自對“當下”的錯誤的“解讀”。其實當下本身並非是“苦”的。而是我們的知識系統本身的缺陷導致對某些“當下”有了“苦”的解讀。因此我們需要解決的是自己的知識系統的缺陷。從對未來的漫無邊際的幻想中獲得快樂來代替“當下的苦”無助於從根本是改善當下的苦。幻想結束後苦還會繼續來。著火的時候,我們需要運來水來滅火,而不是找來紙把火包起來,紙是包不住火的。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3、 我們要習慣於在“當下”尋找快樂,以此來代替從“對未來的幻想”中尋求快樂。逐步習慣於從“當下”解決問題,而不是從“未來”解決問題。只有從“當下”解決問題才是對問題的根本解決。從“未來”解決問題只是欺騙自己尋找一點安慰罷了。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4、 “活在當下”注重的是當下的感受、當下的觀察、當下的分析,是基於“事實”的,而不是基於“幻想”的,是直觀而具體的感受。是切切實實的解決問題。是對事情的真正改善和解決。

5、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完全活在當下,一般來說理性能力較強的人比較能做到“活在當下”,如果能做到80%以上的時間把心放在當下,做當下的事,只留不到20%的時間給過去和未來,就可以說這個人“活在當下”的能力已經很強了。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6、 我們的心不是完全獨立自主的,不是完全受我們的主觀意志的控制或支配的。由於“情感”的牽引,可以使我們的心經常在不知不覺中沉甸在對過去的痛苦的回憶中。使得已經消失的、不存在的往事幹擾我們的心靈在當下獲得安寧與快樂。由於“推理失序、失控”,使得我們的心在不知不覺中沉甸在對未來的漫無邊際的幻想中。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7、 心如果過度的沉甸在過去和未來,勢必會使得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對不可改變的過去和對沒有到來的未來的主觀幻想中度過,使得我們做當下的事情的時間大大減少。相當於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沉睡,清醒的時間極少。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8、 心如果過度的沉甸在過去和未來,勢必會削弱我們解決當下問題的能力,勢必會削弱我們改變自己、提升自我的能力、勢必會削弱我們做實事的能力、勢必會削弱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9、 如果對未來想的太多,實際上是無形中給自己的未來增加了很多框框,這些框框無形中會加重自己內心的壓力和負擔。拋開這些框框,自己的內心無疑會減少很多的壓力和負擔。自己會活得輕鬆很多,快樂很多。

10、“活在當下”的能力不是說到就可以做到的,首先要認識“活在當下”的含義和好處,不“活在當下”的壞處。深刻的反思自己,經常的提醒自己,逐步減少自己活在“活在過去和未來”的時間,經過幾個月的鍛鍊和串習之後逐步養成“活在當下”的習慣,相信最終是可以做到“知行合一”的。

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