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封国、不关校的瑞典现在怎么样了?(深挖死亡率高的原因)

作者:北小欧

这几天我发过一些视频在今日头条上,然后很多人都很好奇那个不走寻常路的瑞典现在咋样了?是不是真的“群体免疫”了?


那我今天就简单捋一下,瑞典,你现在过得还好吗?为啥死亡率在北欧几兄弟中那么“当仁不让”。


截至4月17日,已确诊的冠状病毒病例为13,296例,死亡1426人。

唯一不封国、不关校的瑞典现在怎么样了?(深挖死亡率高的原因)

瑞典截止4月17日的感染新冠、重病及死亡人数


即便这样,瑞典也没有走(也继续不会走)寻常路,就是不封国,不关闭餐馆、酒吧、健身房,不关闭初小学,唯一的限制就是禁止50人以上的公共活动。

(瑞典人表示很幸福,要知道前两天意大利一60岁的女人遛了一会儿家里的乌龟被罚款4000多克朗啊)


瑞典虽然有漫长的冬天,但是从来没有过大的自然灾害,加上二战后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崇尚自由、民主平等,人们没有接受强制命令的习惯,政府的每项命令和决策也都需要立法,所以缓慢的流程固然降低了效率,但是也给了人们更大的自主性。


1

瑞典的抗疫策略有多不招人待见


4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答记者问时说:“如果美国走瑞典的抗疫路线,我们可能已经200万人早都死翘翘了。

他们非要任性的走“群体免疫”,“群体”知道吗?英国那家伙不是也在走吗?你看看他们咋样了?(首相大叔您别学那个Boris)瑞典人一定会付出“大大”的代价。”


还有别的的国家对瑞典抗疫策略的吐槽:


唯一不封国、不关校的瑞典现在怎么样了?(深挖死亡率高的原因)

各国报纸齐吐槽瑞典

  • 美国:《纽约时报》,CNN和CNBS称瑞典在“冒险”,态度“放松”。 就是太不端正了,不像话。
  • 英国:《卫报》称欧洲最后一个不封国的国家实在是“超现实主义的平静”。(咋感觉评论都那么“英伦范儿”。


  • 德国:《Taz》报纸说瑞典抗疫不走政府命令的路线,而是人们自觉遵守卫生局的“建议”,并称国家首席抗疫专家Anders Tegnell为“古怪的科学家”。(其实瑞典人民也很崇拜安专家的,前两天不是还有一女孩替她奶奶打听安专家是否单身吗?)


  • 挪威:称瑞典为“典型的瑞典人”,我们不要学他们。(咋感觉兄弟间吐槽起来总是一针见血,太了解了)


  • 芬兰:瑞典的抗疫策略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将会死很多人。我们要关闭和瑞典所有的边界。(不和你们玩儿了,可别来我家串门儿)
  • 西班牙写道:“瑞典人疯了吗?”。(南欧人咋这么直白捏?豪放又直率,有啥说啥)


吐槽的背后其实也有埋怨:我们都被圈在20平米的小房间里,凭什么你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出去散步还不被罚钱?

再说你们这么任性,传染给我们咋整?我们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2

为啥瑞典的政策就这么奇葩?


其实瑞典本国内也有些专家并不同意目前的“放任”策略,希望瑞典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但是瑞典政府,

第一,没有直接权利关闭学校,学校是有每个区(kommun)管控,不过3月19日刚出台一项法律可以根据需要关闭学校(但一直也没见啥动静)。


第二,在医疗资源管控方面,国家政府也没有直接管控的能力,同样下放到kommun, 4月8日政府提议(后来通过)了一项法律由政府集中采购,统一分配,以防感染率高的大城市出现医疗挤兑和匮乏现象。(但是听说小地区的人表示很不满意)


第三,没有法律可以直接命令关闭餐馆酒吧。不过新法律将于4月18日生效,新的临时法对瑞典的《传染病法》(Smittskyddslagen)进行了修改,政府将有权利限制人群,封闭的购物中心、餐厅、体育馆等场所或者封闭的交通,而无需事先询问议会。


但这也并不表示瑞典政府就真的会下令严格措施,因为除了做好医疗救治和防护外,经济也是很重要的。

要知道失业率的大增,一样会给任期内的政党抹上一笔黑账(人活着钱没了,也不是一本好账),真是​国国有本难念的经​。


那政府的决策权这么滞后,怎么下决定?

听专家的,听公共卫生局。


当很多人都在批判国家抗疫专家Anders Tegnell的同时,其实他背后有个很强大的团队,而他充当了发言人的角色。(“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3

那为什么死亡率在北欧兄弟国中那么高?


首先:瑞典的测试率很低,前段时间瑞典宣布“不检测”的时候,不是引起了全世界的吐槽吗?

看看欧洲各国每千人的检测数据,瑞典都快垫底儿了。

唯一不封国、不关校的瑞典现在怎么样了?(深挖死亡率高的原因)

每千人的测试量,瑞典几乎垫底儿,仅高于法国和英国


那这就关乎数学题了,不检测并不是彻底不检查了,而是范围缩小了很多,那么感染人数的分母就小很多,这样算下来死亡率自然就高。


不过4月10日,政府宣布增加检测量,以达到每周10万人。


第二,老人院的死亡率很高。

瑞典1/3的死亡来自于老年住房中,在斯德哥尔摩,比例达到1/2。而且大多数人都是80岁以上的人。


唯一不封国、不关校的瑞典现在怎么样了?(深挖死亡率高的原因)

瑞典感染年龄。黄色是感染,橙色是重病

关于原因,我觉得有必要多唠叨几句。

从4月1日起,政府出台禁止访问老年公寓,但是至此后老年死亡率并没有下降,这又是为什么呢?


  • 全球急诊医学教授Se Johan von Schreeb 说,瑞典与其他国家报告死亡人数的方式不同。


法国等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包括了疗养院死亡人数,但是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目前统计的死亡人数仅包括在医院的死亡人数,并没有包括老人院的死亡的人数。


比利时死亡人数是荷兰的两倍,几乎一半也是来自老人院。


所以国家之间计算方法不一样,计算的数据就很难拿来比较。


  • 在养老院工作的护工大部分是兼职,拿的是时薪。


如果生病了是没有工资的,所以很多人带病工作。但是3月19日颁布的新冠时期的病假补助涵盖所有行业和工种,相信带病上班的人少了感染自然会降低。


  • 之前出现的医疗物资不够,很多养老院工作的人没有口罩,没有必要的装备。


4月2日政府再次向各市镇和地区拨款170亿瑞典克朗,自新冠爆发以来共计220亿瑞典克朗投入到医疗保健服务方面。


而且很多大公司及民间团体也在捐助购买口罩大量物资设备,瑞典虽然没有“中央爸爸”,

但是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挺过去的。


第三,除了老年人,瑞典的移民中索马里人占比最大,其次是伊拉克人和叙利亚人。


据Tegnell说,这有很多因素:

  • 生活方式:他们习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地方狭小。
  • 不懂语言。即便是家里的年轻人懂语言,但是根据传统一般是家里大人说话算话,年轻人的话没人听。(不过现在有了多种语言的防新冠App了)
  • 这些人的工作工种也大部分是公车司机、老人院护工及公共场所卫生清洁工等一线工作人员,感染几率更大。(美国黑人也是感染和死亡最严重的群体,原因一样,更糟糕的是美国人没有瑞典的免费医疗)


当你生活在狭小的空间,挤着拥挤的地铁,暴露在各类人群的工作环境中的时候,不想感染都很难。

不工作,一家人没饭吃。工作了,至少还有不被感染的概率。在这种情形下,有些人真的别无选择。


4

老百姓如何对待政府的抗疫策略


3月16日,英国宣布“群体免疫”的第二天早上,队友起来很郑重的告诉我说,瑞典也要走这条路线,你看到新闻别太大惊小怪。


说实话我听后真的有点“草菅人命”的感觉。我们大中国不是这样做的,你们又不差钱儿,咋就这样呢。


第二天出去接送娃们去学校幼儿园,遇到比较熟家长我提起这事儿,他们好像都事先知道了一样:瑞典也是这样,因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瑞典的医疗没有办法像中国一样短时间内强制性地消灭病毒,必须得慢慢来,只要医院不爆满,只要尽快拉平感染曲线,我们就会熬过去。


看得出来,这些本地瑞典人是多么淡定,理解一件事情的快速和理智。


这一个多月以来,从我身边的人看,大家还是比较淡定的。该送娃上学就送,但是都还是比较注意安全的,不再像以往一样上去就是又抱又搂的。


当然每个人也都认识到了病毒的强大,也都记住了首相大叔的忠告:每个人都负起责任,减少外出,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据Telia的数据,从4月8日至4月10日,从斯德哥尔摩到哥得兰岛的旅行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6%。前往滑雪胜地Malung-Sälen的旅行减少了92%。


在危机时刻,人们选择相信政府。


看到一组数据引用一下:4月初一家本地报纸随意做的政府民调(大概7000人的基数)显示,执政党社会民主党的支持率上升了7个百分点。


当每个人都负起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那点儿事儿,冬天终将过去。

四月的天气虽然会飘雪下冰雹(今天除了下冰雹还有狂风),但是毕竟太阳灿烂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增多。


五月以后的瑞典,就是最美好的季节,我们相信,仲夏节后,孩子们依然会光着脚丫子在草地上撒欢儿;我们也会肆无忌惮地挥霍长达6周的假期;老人也依然会悠闲地在度假屋里、在沙滩上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