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會爆發消費狂潮嗎?

轉載至知乎、


作者:Pony爸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380632/answer/10073808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概率不會。

咱們從「2003年的消費復甦曲線」、「2020年疫情時間節點」、「消費賽道行業分佈」、「消費人群心理」這四個方面做個簡要的分析。

  • 首先,2003年非典後的消費市場,只是反彈,並沒有報復性爆發。

2003年的非典,從2002年12月份的第一個廣東病例,到2003年3月北京第一個輸入型病例,總共持續了8個月的時間。期間,4-5月最為嚴重。因為非典死亡率高(致死率11%)的特點,對生活日常用品,也就是快速消費品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從圖表可見,4、5兩個月的快消品消費總額幾乎腰斬。但從6月份開始,消費反彈之後的數字,也就是將將把前兩個月的坑填上。從全年拉平來看,還是一條比較平穩的曲線。基本符合消費市場的數字趨勢,並沒有在大跌之後出現報復性增長。

疫情結束後會爆發消費狂潮嗎?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全國15城市家庭樣本(2003年)

作者:Pony爸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380632/answer/10073808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而2003年是什麼時間點?是國內電商還完全沒有發展的狀態,大家只能去線下超市、倉買、商場去購物,還沒有形成網上消費的習慣。徹頭徹尾被憋了兩個月之後,也就反彈了那麼一點。

在電商已經這麼發達的2020年,啥東西在網上買不到?當然,口罩、酒精、84消毒液和防毒面具除外。因此,消費壓抑並不如2003年強烈。現在,不是不能下單,不是不能買,只是買了之後拿不到(物流通路受限)。

補充一個變量:和2003年相比,消費人群變了、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也變了,所以也有朋友在評論區提示說,2020年不會重複2003年的的曲線。但能否引起「消費狂潮」,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個變量。

當我們分析一個問題時,先從歷史看現在,這是對標維度。

  • 其次,2020年的疫情節點,已經把2019年的大部分消費動能消耗了。

這次的疫情剛好出現在春節期間。武漢封城發生在1月23號上午10點,而年三十是24號。以國人過春節的傳統,該送的禮已經送了,該買的年貨已經置辦了,該回家的也已經到家了。所以封城和開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疫,已經是過年前置消費的尾巴。而過年期間的消費品類,其實又是集中在:餐飲消費、旅遊消費、快消消費上。

而以上三類消費中的最大頭,旅遊消費是和時間點強相關的。春節沒出去玩,復工之後就沒時間出去了,這個旅遊計劃會被壓後到暑假、十一,但不會出現在疫情消退之後。餐飲和快消有類似的屬性,在此次抗疫中損失慘重。但疫情結束後,大概率重複2003年的情況。這一點,甚至餐飲要比消費品好一些,畢竟餐飲需要到店消費。

從時間節點看消費趨勢,這是時間維度。

  • 再次,從消費行業的細分情況來看,消費方向會被分散。

我們老說消費分級,但是,到底什麼是消費?都有哪些消費呢?行業裡面會是這樣的大概分佈(基本是衣食住行的老祖宗分法):

a、衣物(泛指服裝、箱包)b、食品c、住宿d、交通(包含物流和客流)e、用品f、教育

以上,abe完全可以通過線上電商解決,其瓶頸在於d,也就是物流部分。可以看到,現在的物流師傅、快遞小哥其實仍然是非常忙碌的,這裡的商業鏈條並沒有斷掉。

補充:評論區有朋友說現在的網購已經崩掉,商品拿不到。這裡其實只是因為城市、區域、小區的阻隔,導致物流效率受限。而不是鏈條斷裂。

受影響比較大的b(餐飲)、c(旅遊)、d(客流)部分,bd屬於階段性消費反彈,c屬於季節性消費,有反彈但沒法持續爆發。另外,由於疫情後的服務能力恢復需要時間,即使爆發,一時半會兒行業也不見得反應的過來。

比較有意思的是教育行業。現在的學生在家和白領在家,前者是把學習焦慮傳遞給了家長,後者是把職業壓力傳遞給了員工,讓大家意識到,知識就是力量。而且,由於線下培訓和教育行業基本癱瘓,疫情中和疫情後,一定會有大批量教育服務滲透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所以,教育行業的小規模持續爆發,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這個層面,是從「消費」角度看行業細分的行業維度。

  • 最後,從消費心理來說,疫情結束後很難有報復消費的慾望。

這場戰役,沒人倖免。這樣的休克療法,也讓我們充分的感覺到,就算這樣1個月宅在家裡,睡衣扛一週,天天吃泡麵,素顏一整天,也是可以活得下來、過得下去的。這樣的靜默,會讓整個消費環境安靜下。

我們只見過各種購物狂歡節,沒見過購物靜坐節吧?消費是需要大環境的,當人們的心理依賴和關注重心不在消費了,這種慾望和動力就會降低。即使有人大量購物,旁邊的人沒有羨慕嫉妒恨,他的消費慾望也會冷下來。

所以,缺少了群體性的驅動,也導致了很難有大規模的消費狂潮。

這是從消費心理和社會行為的維度分析。

疫情當前,我昨天晚上做夢都開始夢到和同事「在一個會議室開會」了。但是當下的形勢,還是需要我們能沉得住氣,不給別人找麻煩,也別給自己找風險。我想,這樣的強制冷靜期,也會讓我們每個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嘗試一種新的體驗。

希望,當春暖花開疫情結束結束之時,我們又能相擁而笑、擊掌共鳴,到時候,咱們一起消費去!


疫情結束後會爆發消費狂潮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