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蒲雙華:作為黨員,就該衝在一線啃硬骨頭

4月14日,經過體檢一切正常後,蒲雙華正式回到威遠縣中醫醫院,開始了忙碌的日常。不過,相比在援助湖北前,“瘦了”,是蒲雙華帶給妻子和同事們的普遍印象。


從2月9日凌晨接到電話出征武漢,至3月17日返川,蒲雙華在武漢奮戰38天。在支援武漢漢陽方艙醫院的日子,穿著防護服上班,蒲雙華常常十多個小時不進食、不飲水,有時不得不穿上紙尿褲以防意外。時間一長,鼻樑被護目鏡壓傷潰爛,他貼上創可貼咬牙堅持。


一次次面臨感染風險,一次次克服生理挑戰,蒲雙華從沒有為自己的選擇後悔——


內江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蒲雙華:作為黨員,就該衝在一線啃硬骨頭

4月13日,蒲雙華在妻子工作的村小為學生講解個人防疫注意事項


馳援武漢


臨行前牽掛著科室病人


時間倒回到2月9日。凌晨兩點,電話鈴聲響起,驚醒了威遠縣中醫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蒲雙華。


蒲雙華拿起手機,是內二科主任黃志東打來的,“雙華,接上級緊急通知,我院需立即派一名醫生馳援湖北,你是否願意前往,有無困難?”


事先沒有得到消息的蒲雙華,冷不丁接到電話,有點懵,頓時睡意全無。在醫生的天職和黨員的使命感驅使下,這個血性男兒沒有絲毫猶豫,一口答應下來,“我是黨員,我請戰,必將全力完成任務!”


事後,黃志東告訴記者,接到上級電話需要一名呼吸內科醫生支援武漢時,他第一個想到了蒲雙華,“他是黨員,專業也過硬,平時也很敬業,深受病人喜歡,我相信他沒問題。”


那時,正是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時候。妻子張媛媛得知蒲雙華要逆行武漢後,擔心、焦慮,徹夜未眠。但看到丈夫堅毅的眼神,作為教師的她,深知丈夫肩上的責任和使命。她把擔心和挽留的話語嚥了回去,默默地為他收拾行裝。


從凌晨接到電話,到上午9點趕赴內江集合出征,蒲雙華只有短短几個小時用來收拾行李,與家人告別。


臨行前,讓蒲雙華最放心不下的,是科室裡幾個由他負責的病人。為此,早上7點多,蒲雙華撇下妻子,匆匆趕到科室,當面把病人們一一交接給同事。


當醫院的車子來到家門口時,面對深情的妻子,不捨、擔憂、牽掛……種種情愫湧上心頭,蒲雙華卻一個字也說不出口。他只是給了妻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便轉身離開,“放心,我保證平安歸來。”


內江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蒲雙華:作為黨員,就該衝在一線啃硬骨頭

蒲雙華


事實上,蒲雙華轉身那一刻,淚水早已溼了眼眶。


蒲雙華說,當時武漢的形勢不容樂觀,誰都知道逆行意味著什麼。“沒有人不怕,誰也不知道這一去,再見面會是何時,我不想讓她太擔心。”


奮戰38天


一次次挑戰生理極限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醫院的診療秩序和健康服務陸續恢復,醫護人員一如既往地忙碌起來。蒲雙華一上班,就又開始了不能準點下班、不能按時吃飯的工作節奏。


工作間隙,不時有同事問起他在武漢支援的經歷。許多記憶浮上心頭,又把蒲雙華拉回到在那裡奮戰38天的日日夜夜。


還記得2月13日晚,蒲雙華上第一個班,從晚上8點到次日凌晨兩點。他和隊員一起,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在方艙醫院忙不停歇。


穿上防護服,醫生護士都一個樣,只能憑藉防護服上的名字找人。護目鏡起霧,字也看不清,要找個熟人,難上加難。


陌生的城市,未知的感染風險,讓初進方艙醫院的蒲雙華有些緊張。防護服著實悶熱,汗水順著脊背往下淌,“感覺整個夜班都在蒸桑拿。”


這一晚,完成工作交接,蒲雙華走出方艙時,已是凌晨4點。從上班前開始禁食到下班回酒店,他已有10多個小時水米未進。洗完澡,還未到早飯時間,他就著泡麵充飢。


但在和妻子的視頻裡,蒲雙華只是輕描淡寫,“沒事,我不怕。作為一名黨員,一名主治醫生,應該不畏困難,頂住壓力,逆流而上。”


蒲雙華說,事實上,這也是他在給自己積極暗示,“既然來了,就要不辱使命!”


在漢陽方艙醫院,一個醫生要負責幾個病區的病人。最多時,蒲雙華一個班要管七八十張床位。查房、問診、開藥……如此多的病人,一個班下來,蒲雙華常常忙得腳不沾地。記不清有多少次,走出方艙時,他的貼身衣物已經溼透,人也餓得幾乎要低血糖。


內江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蒲雙華:作為黨員,就該衝在一線啃硬骨頭

蒲雙華(右一)和醫療隊員一起為戰疫加油

不管多麼辛苦,蒲雙華從來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在這種危險的地方,作為黨員,就該衝在一線啃‘硬骨頭’。”


在以後的工作中,蒲雙華漸漸總結出經驗:每個班前儘量少喝水,上班前穿上紙尿褲,以防意外。上班時,動作輕柔,步履輕盈,以免口罩鬆脫或是防護服被扯破而暴露導致感染,“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治病人”。


在武漢的38天,每一天都是挑戰,每一個班都要應對一些突發事件,有時是口罩突然鬆動,有時是因為憋悶缺氧。蒲雙華平時要戴眼鏡,加上護目鏡,時間一長,鼻樑被壓破了皮。他貼上創可貼,忍痛堅持上班。


但是,蒲雙華沒有抱怨。他在日記裡寫道,“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我為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又增添了一份力量、增加了一份希望,我的步履就更加堅定!”


治病治心


細心呵護患者出院


在隊員們眼中,蒲雙華是個細心的暖男。不管工作壓力多大,他總是努力克服,力爭把每一次工作做到最好。


支援武漢的日子,為了詳細瞭解負責病員的具體情況,蒲雙華每班都提前半個小時到達方艙,和上一班的醫生交接。


在蒲雙華看來,不管是病人病情的變化還是生活上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接下來的診療方案提出更加具體和實用的意見,也能在生活上給予病員更多的關心,讓他們從心理上接納患病的自己,接納醫生和護士,更好地配合治療。


為此,蒲雙華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記下病人的床號、姓名和需求。


在方艙醫院,對疾病的恐懼、對家人的牽掛,往往會讓病人產生焦慮情緒,由此帶來的影響有時會超過病毒本身。


內江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蒲雙華:作為黨員,就該衝在一線啃硬骨頭

蒲雙華在方艙醫院時的留影


每次遇到病人情緒不好,蒲雙華都盡力為病人做心理疏導。他理解病人在方艙醫院住不習慣,都想早點治好早點回家,難免心中焦急,只要病人提出的問題他能解答,他都快速及時給予回應。


“醫生,救救我吧!我感覺我的病越來越嚴重了,我快死了!”有一次,蒲雙華查房時,一位60多歲的老人一把拉住他的手,滿面愁容,情緒低落,十分消極。


蒲雙華髮現,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徵都還不錯,只是太過焦慮,甚至有點抑鬱傾向。


他安慰病人,“沒事的,你要放輕鬆些,你太過緊張了!這個病是可以治好的,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醫生和護士,我們都在盡最大的努力讓你們恢復健康,我們能夠也一定會讓你們康復的!”


“真的嗎?我可以治好嗎?”


“可以的,我們一起加油!”


這之後,蒲雙華把這位老人作為重點關注對象,直到她康復出院。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時治療,經常緩解,總是安慰。)”蒲雙華說,在武漢,他更加深刻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安慰病人時,有時我心裡也沒有底,但是我真心希望能夠盡力解除他們內心的憂慮和恐慌,讓他們都能在春天裡看到明媚的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