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有何深意?

佳思佑考场语文


此句出自《论语》中的阳货篇,本篇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句子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孔子说:“礼呀礼呀,说的只是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说的只是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推行“礼乐”教化,他说的“礼”包括了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并不是单纯的礼器礼品。“乐”是指音乐,但也不仅仅是音乐,而是通过音乐来引导和平衡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从而实现君子喜怒不行于色的修身目的。孔子说这句话,是想引发学生去思考“礼乐”真正的内涵和意义。



筱君墨音


出自《论语》中的阳货篇。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这句话是孔子教人学礼乐,这个礼并不是普通的礼貌,而是所谓的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哲学,是当时周代统治阶级的礼乐制度。而人们对于礼乐制度的遵守也不行局限在器物层面上,应该在行动和精神层面上。这个也可能和春秋时期诸侯国不尊礼乐制度,礼崩乐坏的情况有关。

礼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区别于动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礼。礼是人类稳定的自觉形式,是人类对自身野蛮性的自觉矫正。礼是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有外显行为,也有标志物。

比如九鼎是天子地位的礼器,玉帛、钟鼓都是礼的标识物。玉,在孔子时代是君子人格的礼器,我字“子玉”,源于君子人格的追求,是人格自觉,也是自我期待和约束。

礼之内涵,却服务服从于仁、义、信、道等。现代人阅读《论语》,传承儒家文化,不是传承标识物,不是传承程序,而是传承精神,并使之现代化,这就是儒学现代化的路径和追求。



辛瓜地侃球论古


意思是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出处:《论语》中的阳货篇。

孔子动辄教人学礼乐,这个礼并不是普通的礼貌,所以我们强调说它就是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哲学。孔子这里说,礼,并不只是送火腿,这是情礼的一点表达而已,主要在文化的精神,乐也并不只是唱歌跳舞,是把人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的境界。

有礼物有音乐,就有了形式。而有了形式,就容易走样,内外脱离。玉与帛本身并不是礼物,恭心敬献才成为了礼物。钟鼓本身也不是音乐,虔诚地进行演奏才能成为音乐。

礼需合乎仁,才叫礼,并非只是送火腿,主要在于文化的精神。乐需合乎仁,才叫乐,不只是唱歌跳舞,是把人的精神升华到乐观的境界。“礼”和“乐”有一种勃勃生气和内在力量,是道德的精神感召与唤醒,是追求适度和谐与最大福祉,也是礼乐人文教化的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