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我國經濟大局基本保持穩定,二季度迎增長拐點言之過早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對於中國經濟是否開始呈現回升勢頭,二季度經濟增長是否迎來拐點等當下熱點話題,記者對話了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習文、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專家分析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我國經濟大局基本上保持穩定,預計在各國提交一季度經濟答卷當中,我國將處於一個優良水平,取得這個成績來之不易。

以需求為主導

重整全球供應鏈

應習文表示,受新冠疫情衝擊的影響,一季度我國 GDP 同比下降了 6.8%, 這是近幾十年來最大的跌幅了,可以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兩方面來探討對經濟的影響。

專家:我國經濟大局基本保持穩定,二季度迎增長拐點言之過早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習文

從供給端來看,應習文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春節返工復工的延遲,導致整體工作日大幅減少,企業生產經營停滯時間比較長,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活動;第二防疫措施對物流、供應鏈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第三疫情造成的直接的經濟損失;第四對外部造成的輸入性的風險影響。

在需求側,應習文表示,疫情對社會總需求的下降開始逐步顯現,前面供給端的影響更主要體現在直接影響多一點,需求的影響可能是一箇中長期影響。一方面是疫情對正常消費活動形成干擾,比如看電影、餐飲,這些都直接受到影響;第二個方面是居民實際和預期收入會有所下降,失業率會有所提升。第三,從企業層面來看,投資活動大幅放緩,雖然基建起到了一定緩衝作用,但是整體來看,民間投資還是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第四,疫情在全球的擴散,通過外需來衝擊,可能是影響比較大的方面。

專家:我國經濟大局基本保持穩定,二季度迎增長拐點言之過早

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

程宇也持同樣的觀點,他指出,所有的復甦,只能依靠各國或地區的內需刺激。而疫情導致全球工廠關閉,交通封鎖,造成全球供應鏈完全打碎。疫情之後,全球經濟面臨碎片化的需求與碎片化的供給,這等於是把全球生產供應體系打碎重整。這種局面下,供應能力是存在的,但需求被破壞了。“全球供應鏈的重整必然是以需求為主導的。誰的需求多,需求旺盛,需求持續時間長,誰就可以獲得主導權。”

刺激需求

重點在於增加現金收入

應習文表示,此前,1-2 月份各項宏觀數據顯示是顯著低於預期的,對市場也是產生比較大的衝擊。“對3月份的數據,包括一季度數據都還是比較謹慎的,但從目前公佈的各項數據,總體來看還是積極因素比較多。”

對於二季度經濟是否將迎來增長的拐點,應習文表示,“目前全球疫情情況仍然還很難說出現了一個拐點,歐美國家的疫情還在延續,所以說對於未來的二季度的經濟增長能否實現正增長,我覺得還言之過早。”

從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角度,程宇也指出,內需在於消費,投資和政府支出。疫情造成的衰退,直接導致企業和居民的現金收入萎縮,導致消費和投資減少。“刺激需求的重點,就在於通過央行寬鬆貨幣和政府財政增加負債,擴大支出,來增加企業和居民的現金收入。那麼,各國比拼的也就是在這兩個方向上的發力能力。”

應習文也表示,我國經濟本身需要加快轉型,原來對於外需的依賴性開始轉向內需,也是希望在國內疫情整體轉好的情況下,國家相關的一些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能夠起到一些在對於外需的對沖作用。“同時,比如說一些低端的生產類企業,本身在經濟結構調整當中要逐步轉型,這樣一次機會可能會加速這方面的轉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