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春华选课说」

专注机构课程测评

解析最全的机构营销套路

选最适合孩子的课程和老

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有养(ID:youyangtv)

疫情期间,相看两生厌的人群,可能非家长和孩子莫属了。

不上班的父母,无比想念上班的时光。而不上学的孩子们,也无比怀念学校的时光。老师成了家长和孩子都非常想念的人。

有个朋友说,带孩子,尤其是那种需要辅导作业的,简直比上班累上好几倍。

01

家长&孩子

相看“两生厌”

孩子上网课,先说孩子那各种“销魂”的姿势,真的是分分钟点炸家长。上课不得有上课的样?

好,摆出了“仰天躺”——

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再就是各种“玩心眼”,一不留神,上课就变成了娱乐。

切换自如,爸妈不在,玩游戏。

爸妈在,网课继续走起。

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浓缩即是精华,一节网课二十分钟,时间如白驹过隙,过的很快,老师说了什么,孩子根本弄不明白。

于是乎,便出现了家长上完网课之后,摇身一变,变成辅导班的老师,再慢慢把吸收到的精华,或慢声细语,或唾沫四溅,或张牙舞爪地传授给孩子。

本来还尚可的亲子关系,在一起上网课之后,便变得如履薄冰。

好言好语,孩子愣是不懂,于是,情急之下,就只有吼了。

一个朋友因为一个数学题,和孩子说了N遍,吼了N+1次,孩子终于点头,说:“我好像明白了。”

吼完了孩子,他哭了。他说,孩子是亲生的,真心不想吼。可是,却总是忍不住。

02

打骂孩子

他们真的会听话吗?

父母在孩子面前抓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无非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受控制。

但是,如果你吼了孩子,打了孩子,他们真的会听话吗?

结果是,你吼了孩子,打骂孩子,真的会让孩子受伤。但是,打完骂完,能不能变得听话,真的不一定。

闺蜜因为上一年级的儿子不认真写作业,不仅骂了儿子,还动了手。结果遭来了亲儿子的“讨伐”,写了一个大字报讨伐她。

打骂完孩子,他在写作业的态度上,不但没有任何的改变,反而总是挑剔她做的饭菜,还故意弄脏自己的衣服,为的是让她多洗衣服。

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感,也会随之消失。

孩子或许会原谅父母,可是,内心却开始产生隐形攻击,变得和父母有距离感。

控制不了情绪的父母,就像是暴风骤雨,会让孩子的安全感摇摇欲坠。

去年登上热搜的杨烁,严父的形象之所以刷了屏,就是因为他很多的时候,似乎并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纯粹是为了树立自己父亲角色的威严,却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也无形中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杨烁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是和他童年受到的创伤有关。

他曾在节目中自爆,自己是被父亲打大的,十几岁时甚至因被打而离家出走,好几年都没有回家。

杨烁说,父亲打他的凶狠程度,搁现在的话,要去告都可以坐牢。

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被打大的他心中没有任何的安全感,这导致他遇事的时候,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更有甚者,会形成边缘性人格的人。

03

控制不了情绪的父母

会有一个怎样的孩子?

《小孩不笨》的电影不仅被提名了第2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并且在新加坡的国会上,被总理拿出来讨论教育问题。

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影片中,男孩成才的父亲年轻时是一个小混混,被别人打断了一条腿。

后来,他发现儿子成才迷上了功夫,为了以防儿子重蹈覆辙,他打了儿子一顿。

没多久,成才为了给朋友出头,跟混混打起来了,闹到了校长办公室,还被请了家长。

成才父亲到校长办公室后,立马揪起成才的衣领子就是一顿暴揍。

看到这一幕,校长说了一句话:“暴力的家庭就会有暴力的孩子。”

校长的一句话讲明了,成长之所以会打架,是因为他有一个会打他的父亲。

根据学习理论,儿童暴力行为的学习,是先看到范例获得信息,在头脑中形成印象而习得。

父母控制不了情绪,会养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孩子。

而父母打孩子,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一岁半的孩子就开始有延迟模仿的能力,研究者曾记录一个女孩看见一个男孩生气地打狗熊玩具,几天后,整个女孩在没有诱因的时候,也打了毛绒玩具,模仿了那个男孩的动作、神态和语气。

被打大的孩子,他们没有被温柔以待,在以后,也不会温柔以待世界以及其他人。

父母不会控制情绪,会养出一个说谎的孩子。

很多父母把打当成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惩罚孩子,让孩子听话。

在《妈妈是超人》节目里,有一次拳王邹市明的两个儿子发生了冲突,他们的外婆拿出木板,准备用“家法”治理轩轩,认为他没有做一个好哥哥。

后来,因为外婆吼了而且又打了轩轩的这个教育方法,冉莹颖提出了质疑。一再和自己的妈妈说,这样简单的打孩子不是一个好办法。

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父母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了情绪,吼孩子,打孩子,或许能在短时间里,让孩子变得讨好,乖巧。

可是,孩子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错了,而是因为担心父母再次对自己发脾气或者是打骂自己,才选择听话。

甚至,下一次,孩子为了逃避打骂而去说谎话。

如同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说的:“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时候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地不被觉察。”

04

歇斯底里

不是最佳教育方式

在孩子面前歇斯底里,控制不了情绪,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行为,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歇斯底里,真的不是一种好选择。

试试下面两种方式——

1、制定规则。

平时生活中,父母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简单,孩子能够做到的,在父母的监督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让这些规则内化为孩子的生活习惯。

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愿意内化父母立下的规则,孩子的规则意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更强,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的更为出色。

2、无言自威。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长目光”,就是说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你可以盯着他看,看他一分钟。

长目光有很多的含义,本身这个目光就带有警告,也有一定的威胁威慑力,同时这种注视着他,他也会觉得很难受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无言自威。

孩子因为年龄小,即使制定了规则,可能也难以一时做到完美,当孩子没有听话的时候,可以结合“长目光”的方法,达到让孩子听话的效果。

我给儿子规定,他可以任意地玩自己的玩具,不论是客厅,还是阳台,但是,每次玩结束以后,他必须自己收拾玩具。

延期开学2个月,家长先崩溃:“我吼完孩子后自己却哭了”

有一次,孩子爸说带孩子下楼玩,儿子一着急不想收拾玩具。

我没有说话,只是那样看着他,他先是很肯定地说不收拾,我不说话,只是看着他。过了会,他不好意思地说:“好吧,好吧,我收拾。”

不打不骂,情绪稳定地只是看着孩子,便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从今天开始,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放下在孩子面前举起的手,闭上准备吼骂孩子的嘴巴,因为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去吼和打骂孩子,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方式,而且,孩子会伤的更深。

毕竟,教育孩子从来都是通过一个过程,慢慢走向结果。

而不是上来就有一个结果。

作者简介:

有养(ID:youyangtv)致力于为1~12岁孩子的家庭提供有价值的父母教育服务,通过知识付费、工坊联盟、网综节目、短视频、父母一站式成长App等产品和服务,引领中国父母教养观念及方式全面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