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買保險是“騙人”的,原因竟是……

从业14年,身边总是会听到“买保险是骗人的”声音,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全家人都是反对我干保险的,他们认为干保险不体面,大多都是骗人的,还有“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的腐朽理念。

先说结论:我不是为保险洗白,只想澄清一个事实,保险产品从来不会骗人,如果你觉得买的保险是“骗人的”,那一定是您没买对保险产品。比如您真正需要的是医疗险、重疾险这样的保障型产品,结果买成了分红理财的储蓄型产品等。所以买保险前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员进行咨询、比对、分析后再购买,切勿人云亦云的跟风儿购买!

基于保险公司险种众多、条款错综复杂,跟大家简述一下保险的特征:

1. 互助性:“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互助特性。

2. 法律性:是“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合同安排。

3. 经济性:通过“补偿”或“给付”实现的经济保障行为。

4. 商品性:体现了一种对价交换的“经济关系”,保障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人们生活的安定。

5. 科学性:处理风险的“科学措施”。

下面讲述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前些天去一个阿姨家里做客顺便帮她整理了保单,之前就听说她从一个朋友那买了好多保险,我这一整理才发现,她一共买了5张保单,分别是阿姨3张,叔叔1张,孩子1张,她的家庭的年收入约50万,没有贷款,日常消费加孩子教育年支出约15万,她家买的保单是这样的:

为什么说买保险是“骗人”的,原因竟是……


从上面的案列可以看出,阿姨家不排斥保险并且很有保险观念,虽然她买了很多的保单,但大多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产品,而真正保障型的产品保额却很低(比如重疾和意外),假设阿姨罹患重疾,她最多才能拿到5万元赔款,如果意外身故,也只能拿到1万元赔款,加一起不足10万元的保障对于未来生病后高额的医疗费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阿姨说这是她一个保险公司的朋友推荐买的,跟她说产品很好她自己又不懂,碍于面子和朋友三天两头的“提醒”她买了这些保单,不错这就是中国式最常见的——人情保单!

整理完保单我告诉她:现有的保单跟她的家庭结构不匹配,存在漏洞、险种不能完全覆盖、保险额度严重不足、以及隐藏的风险点,她觉得有种被朋友“欺骗了”的感觉。我说您朋友并没有欺骗您,产品都是好产品,价格也不贵,只是没有买到您的“心坎儿”上,其次这些保单都是7-8年前买的,您的收入比那时候有大幅提升,显得买的产品有点“低端”与“格格不入”,所以购买保险也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家庭情况变化而及时提高保障。因为保险本来就是个复杂的产品,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量身定制”!所以说保险产品从来不骗人,只是您没有买对产品而已。

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购买保险常见的几个误区:

误区1:买保险不吉利,抵触购买

保险与不吉利并无关联,只是自我的心里障碍。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都希望一生平安,但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我们能做的是了解保险,规划风险,让保险承担“损失”的后果!

误区2:忽视保障功能,保障理财不分开

如上述阿姨家的案例,很多人购买保险不是基于它的保障功能,而是希望购买保险能够带来额外收益。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保障和理财一定要分开,我们应先考虑保障是否全面、保额是否足够覆盖风险、保障期限长短等因素,这样才能帮我们应对未知的风险!

误区3:有钱人才用买保险,“穷人”不用买

事实恰恰相反,对于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在经济方面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一旦发生意外或疾病这些事故,很容易导致家庭因病致贫,失去收入来源的家庭陷入困境。所以,收入较低的家庭更需要配置保险!

误区4:先给孩子买保险,大人舍不得买

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优先给孩子,买保险也不例外。但其实最需要保险的人应该是家庭中的经济支柱,一般是孩子的父母。因为一旦经济支柱发生意外或疾病这些事故,原本幸福的家庭会面临“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的艰难处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