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的这个青字,是笔误还是故意为之?

鲁滨信


以前看过田英章老师的视频,包括田英章老师也曾经说过这个“青”字,认为下面的“月”偏了。

难道仅仅是一个“青”?《九成宫醴泉铭》第一个字“九”,要我说,橫画可以平一些,竖弯钩往下压一些或许更好。第二、第三……,我们甚至能把每一个字都挑出一些我们以为的毛病来。

书法可以严谨但不可以吹毛求疵,一个字你永远写不出两次相同的结果来,如果学习书法而追求一种程式化的东西,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书法的门在哪里。

我们临帖和研究书法时能观察到碑帖当中的细微变化甚至瑕疵(比如临习魏碑楷书时经常会遇见错字别字,必须加以甄别,而不是以讹传讹)是一个好的习惯,比如这个“青”字,临帖时你觉得下面的“月”写偏了,以后你可以写端正。

学习书法,除了学习书法的“法”,更重要的是领悟书法的意思,你可以学某一家的“法”,但你永远成不了“他”,你永远是你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

书法是写自己的内心,欧阳询写“青”的时候有一百个理由写“正”,却因为某一个理由写“偏”了,但碑就在哪里,任人品说却无法改变。

你甚至可以在今后创作过程中把“青”调整过来,但别的字你又会写偏,其实书法的奥秘就在“正”与“偏”之间,你要做的是不停的发现,不停的修正,直到拿不动笔。




惟生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欧体楷书的特点。

欧体楷书历来被评书者认为是古今楷法第一。这是说它点画精确、结构谨严,长短、位置不能增减、移动一分,毫微处见规矩,细小处见匠心。楷书最容易失去生动,最难于具有神韵,而欧书以险劲的结构在端正中写出奇丽的面貌,以润泽的笔法在瘦硬中写出生动的丰神。端正与奇险这一对矛盾,在欧体中又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秦篆的颀长,汉隶的稳健放逸,魏碑的方整险劲,欧体兼而有之。

而欧书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则是在向背顾盼中而生险绝之势,在透视中产生变化之势。笔画上则锋利秀美,挺拔劲峭,棱角分明配合结构上的参差向背更显字体险绝劲健。

如此看来这个“青”字的结构安排必是有意为之,而绝非笔误。其实我们还可以在欧阳询其他字的写法中找到答案,因为类似这种结构安排还有很多,比如胜字的“月”部等等,如果确是笔误,不可能同种笔误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可知,此“青”字的结构安排断然是有意为之,而正式这种结构上的巧妙变化,让欧楷在变化中生奇丽,在险绝中显平衡。这正是欧体楷书的精妙绝伦之处,怎么会是“笔误”呢?

下面整理一些欧楷中类似“青”字的结构安排实例,供大家参考。











榆杨书院


这个“青”字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一个字,打眼一看的确感到不太舒服,造成这个字的这种独特结构,我觉得有三种可能性。

一,是欧阳询对字的结构的一种补救性调整

欧阳询是初唐最高水平的楷书大家,其书法以结字险峻、排列严谨而著称。

这个“青”字长横左边显然有些长,如果将“月”字底中间的两个小横还写在左边,整个字的重心有可能偏在左边,所以欧阳公就刻意做了调整,故意将其写在了右边,但看起来就不太舒服了。

我曾经摹过这个字,故意将两个小横写在右边,也尝试过在同样的外形组合下将两个小横贯通左右,两种写法都不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但看起来都比放在左边舒服。

二,是刻碑的工匠人为造成的结果

《九成宫醴泉铭》是魏征撰文,为唐太宗李世民歌功颂德的重要文章,欧阳询自然会拿出最好水平来写这篇铭文,即使出现败笔,也一定会废了重写,绝不会出现在正式文稿上。所以,说这个字是欧阳询写出的败笔,我不太赞同。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刻碑的工匠自作主张,在发现“月”字底左竖位置不合适以后,将两个小横做了调整。

当然,这也说明这个刻碑的工匠也不是一般的普通石匠,而是一位很懂书法的内行。

三,后人翻刻碑文误伤了这个字的结构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目前见到的最早版本是宋代本,因碑石自然风化和不断的拓印对碑文损坏很重。

这个“青”字极有可能因上述原因出现毁损,后人在原字上进行了补救性翻刻,甚至是原来两小横的位置已经没法下刀刻画,只能放在右边。

结语

对于《九成宫醴泉铭》的这个字,我们无法还原当时刻碑时的场景了,只能做出这样的猜测。我们现在临习这个字时应当予以纠正,不必机械的照碑拓原样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