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里面的因势生形,是什么意思?

永远学不会书法的小白


笔有其势,字有其形。字之形是由笔之势构成的。这里从以下几点,与你共讨。

一,笔势。

所谓笔势,就是以笔画的运笔方向取势。画有长有短。无论点,横,竖,撇,捺。每一笔从起笔到落笔。都会有一个方向。在一个字中,每一笔都有一个相互的协调,或平行到侧倚,方向感都比较强,从协调到统一,笔笔都表达得十分清楚。

二,字势。

所谓字势,就是每个字所呈现的姿态。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或倚或正,或平或扁。在书法过程中每个字都各呈姿态,其中各种字形和大小,倚正安排,是书法家把自已的情绪凝聚其中,在自然流露中把字形根据谋篇的需要而安排的。所以在书法作品中,每个字都是因势成形,因形造势。三,墨势。

所谓墨势,就是书法作品中的用墨安排。浓,谈,湿,枯,干的用墨,是根据笔势和字势协调安排的。或浓重湿润,或轻描枯干,皆依法而行,呼之欲出。再之墨势在统篇布局中起到很好的起承转合的协调作用。也是守黑计白的点晴之笔。

四,韵势。

所谓韵势。则是情感的宣泻,也是对书法作品中文字内容的一种诠释。笔势,字势,墨势皆随着书者的情绪,和文字内容所表达的内容,变化而生。书写过程中的动感,节奏感,以及字形流动的态势,均叫做韵势。

再之,韵势也称之字之貌,字之神。

我们在临写历代名家碑帖的过程中,浸淫日久。故此,名家的笔势,字势,墨势,韵势。在我们的作品中,都会表现出碑帖的痕迹,碑帖的韵势,碑帖的风神和风貌。例如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从其韵味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到,这幅是写二王的,那幅是写米芾的等等。这就是书法作品的精神风貌所表現出来的韵势。

总之,因势生形,是书作创作的真谛。广纳博采,我生我之面目,自成一家,自成一体,是每位书法家追逐的艺术高度。

在书法作品,只有因情生势,因势生形,形神合一,表现出视觉冲击力,和姿彩纷呈的艺术魅力。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走上艺术的巅峰。

下面是我临摹的几幅书法作,其中的笔墨风貌与因势生形可见一斑。你共研之。





求真堂书法


你好,👍这个问题问得好。因势生形,形因势生。无势不成形,无形不因势。所以说“形”和“势”是书法的核心问题,我愿与大家一起来说说,对探讨和学习好处多多。🙏

因势生形,明朝魏学洢《核舟记》中有"罔不因势象形"。一“生”字,一“象”字,字虽异而意相近。一字之差,文意相通。可为互文兼用。也为“因势生形”找到了源本,理解起来也就方便多了。🌷

一、势。✍

1、势是用笔;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笔一旦落下,便有了走势,有了走势,过程就是线条,线条组合成字,也就有了“形”。这是对“因势成形”的初浅而又简单的理解。稍微展开一下,就是用笔是有方法和规矩的,有规矩才有“方圆”。这个“方圆”就是“形”。👌

2、势是“形”,是事物本来的形状。魏学洢《核舟记》中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的是那个技艺精湛的王叔远,能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这就是王叔远的高明处。🌷字是书法的内容,书法是文字的载体。字有它本来的形体。书法要顺其形体才自然,不然的话,也就不成其形了。因势生形,不能违背了文字的本体。✍

3、是“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书法源是自然美,书法的目的也是表达、表现自然美。✍书法是源于自然而又复归于自然。来有源去有踪,所以书法艺术,☀️有着广阔而又灿烂的前景!这个“势”,也就是“自然”,是因自然而生形。正如蔡邕所说:“……

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 ,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势有了,形也就有了。这个形,是有源有本的。合于自然合于道,与势是一个整体。有源有本,有生命。这就是“书法”!✍

🌷🌷🌷欢迎您的欣赏和赐教!🙏🙏🙏


吉峰的文艺视界


书法里面的因势生形,是创作阶段这个层次的书法用语。初学阶段,是讲因形生势。因为势靠可视的形来生发。

一,先谈因势生形:

整幅书法作品中的势,是书者心中的寓意、情感、气象、精神、气势。反映书家对宇宙生命形式的感悟和态势。

雷简夫《江声帖》中说:"余昼卧闻江瀑涨声,想其翻驶掀盖、高下奔逐之状,起而作书,心中之想皆出于笔下矣。″

雷简夫听到江水瀑涨声,想到了江水不可遏止的一泻千里之势,触发了书法灵感。起而创作,胸中意象直奔笔下,很有奔放气势。他能把心中所想,通过笔墨顺畅的表现出来,说明他功力技法深厚。因势生形要有功底作支撑。

"法可以人人而传,精神兴会则人所自致,无精神者,书虽可观,不能耐久索玩,无兴会者,字体虽佳,仅称‘字匠’,令体在胸中,流露于字里行间,或雄壮,或纡徐,不可阻遏,若仅在点画上论气势,尚隔一层。″

苏轼草书《赤壁怀古》,通过奔放酣畅笔墨的丰富变化,写出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气势。(见图)。

二,谈谈因形生势。

笔形之势加字形体势就等于气势。笔势和体势指运动态势,使静止的笔画和字的结构有了生命活力,有生气。这就是以形生势。

一幅作品的笔势要连贯,至始至中像有一条无形的线把它们连接气来。点画之间有呼应,有过渡承顺关系就能做到气势顺畅。

倾侧是产生体势的方法,给人以动感,但重心是平稳的。有时靠几个字的左倾右侧,整个字组相互协调达到目的。最终动态是平衡的。

朱和羹《临池心解》中说:"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

(上图书法作品为苏轼所书《赤壁怀古》局部,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