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詞人晏幾道的成就怎樣?哪一首代表了他的高峰?

牧影


北宋詞人晏幾道(1038—1110)字叔原,號小山,是晏殊(991-1055)40多歲時的老來子。

以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標準來看,晏幾道僅做過“鎮監”這樣低微的職位,與其官拜相國的父親相比,仕途上不值得一提。但他在詞作上遺傳了父親強大的基因,歷史上有“二晏”之稱,其成就大都凝聚在傳世之作《小山詞》中。

晏幾道詞風婉約,接近“花間”。陳廷焯在《白雨齊詞話》中曾贊曰:“晏小山工於言情,出元獻、文忠之右。”意思是說,晏幾道擅長寫言情,比晏殊和歐陽修都要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莉莉分看來,他的巔峰之作當屬《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此情可待成追憶,把感情寫得細膩

這是一首追憶往昔之詞,以今日之思的落寂來寫曾經相聚的美好,但無論當初多麼一往情深,現在都此情可待成追憶了。

他在《小山詞跋》中說:“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見,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這記述的是晏幾道少年得意時,與好友一起喝酒寫詩、與佳人歌舞縱情的生活。詞中出現的“小蘋”,確有其人。

這首詞的場景化描寫很成功,宿醉夢醒之後,輾轉難眠,一高一低的“樓臺”和“幕簾”,表明了曾經的佳人既不可忘又不可即。“去年春恨”筆鋒一轉,從現實轉成回憶,落花微雨中,幕幕往事堆疊而來,雙宿雙飛的燕子,提醒我一個人形單影隻。

詞的下片沉浸在追懷往事之中。人生若只如初見,相識時歡喜雀躍,相處時柔情繾綣,可惜當愛已成往事,明月如故故人已逝,物是人非。“心字羅衣”“相思琵琶”“明月”等意象的描寫,抓住了

生活中的細節,表現出細膩的感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典恰到好處

這首詞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多處用典,且把典故化用得恰到好處。這就像牛頓所說的一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當然是站得高、望得遠。

比如上片的“落花”二句,就引自唐代翁宏的《春殘》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下片的“當時”二句,則在李白的《宮中行樂詞》有所見: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這是比較直接的用典。另還又比較隱含的典故意境化用。比如“心字羅衣”,歐陽修就寫過一句“一身繡出,兩重心字,淺淺金黃”;而“琵琶”又能讓人聯想起白居易《琵琶行》裡的“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全詞雖然用典多多,並沒有掉書袋的感覺,反而是覺得情景交融,相輔相宜。

總結

晏幾道的一生,經歷過官二代鮮衣怒馬的無憂生活,17歲父親晏殊離世後,他失去了重要的依傍,但又因少年時養成的散漫和倔傲,他在官場舉步維艱,所以,晏幾道的成就主要表現在文學詞作上,有《小山集》遺世。另因他為人痴以及心思細的個性,今非昔比生活轉變,讓他

追憶性的《臨江仙》一詞,尤其顯得“措辭婉妙,一時獨步”


我是 ,以上的回答您還滿意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探討,喜歡的加關注!


莉莉分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晏殊幼子,他生長富貴之家,自己官職很小由於生平遭遇變故較大,因此在作品中經常流露出頹傷沒落的感喟。陳振孫說,"叔原詞在諸名勝中獨可追步花間,高處或過之,其實他的詞接受南唐白描影響而又兼花間之長,這如晏,歐是有所不同的,賙濟論詞雜著,晏氏父子,仍步溫韋,小晏精力尤勝,溫庭筠詞精雕細琢,用色濃豔的特點,在小晏手裡有所繼承,如"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鷓鴣天》)兩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字面濃麗,聲音響亮,可說是小令當行。他的詞集名《小山詞》

他的詞都很好如《臨江仙》《鷓鴣天》《玉樓春》《思遠人》等都很好。


秋閣一憑欄


一、晏幾道的出身生平

晏幾道的父親晏殊(991年-1055年),是北宋著名的“"宰相詞人",5歲就有"神童"之稱,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後來官至宰相,是北宋著名的“太平宰相”。晏殊雖多年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生活簡樸,唯賢是舉,注重發展教育,做了許多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大事。

晏幾道生於1038年,是晏殊的第七子,出生時晏殊已經47歲了,屬於老來得子,晏幾道的少年時代過的是逍遙自在的富家公子哥兒的生活。1055年,父親晏殊去世後,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074年,他因受朋友牽連被逮捕下獄,雖然後來被釋放,有驚無險,但是,從此家道中落,晏幾道從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淪落為落魄貴族。

晏幾道出生於宰相之家,自小聰敏,深得父親晏殊喜愛。他尤其喜歡樂府詩,用心學習六藝,繼承了晏殊剛毅直率,愛好學習的性格。在家庭遭遇變故後,因生性高傲,不慕勢利,不願意利用父親或者藉助其門生的舉薦謀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過穎昌府許田鎮監等小官。

二、《小山詞》及其評價

晏幾道著有《小山詞》,裡面存詞260首,是晏幾道一生的心血。黃庭堅在《序》中列舉出晏幾道的“生平四大痴絕:

“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黃庭堅這一番話是對晏幾道性格的最好評價。

《小山詞》除三首長調外,其餘都是小令,感情真摯執著,字裡行間充滿憂愁和悲傷。與父親晏殊詞中表現的閒愁和富於哲理不同,“真與痴”貫穿了晏幾道的全部詞作。無論是追憶往事,還是感傷離別,裡面的感情都被渲染到痴狂的地步,只有至情之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至性文字。

《小山詞》脫離了五代詞歌舞歡場中逢場作戲的性質,注重表達個人的感情色彩,它跳出豔詞具有的共性,抒發個人內心的真摯感情。《小山詞》用語較重,感情色彩強烈,表達的感情往往無法控制,由此可見晏幾道是以言情見長的純情詞人,他的這種抒情風格使得《小山詞》當時就流傳甚廣,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三、主要作品《鷓鴣天 醉拍春衫惜舊香》

大家普遍認為《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代表了晏幾道詞作的高峰,我卻最喜歡他的那首《鷓鴣天 醉拍春衫惜舊香》,我認為這首詞最能代表《小山詞》的特點,下面共同欣賞一下整首詞:

鷓鴣天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雲渺渺,水茫茫,徵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

這句的意思是:藉著醉意拍打春衫,因為上面還留有昔日故人的幽香。就連上天也拿著離愁與別恨來折磨我這個疏狂人。

首句總領全詞,其中的“醉”字,在晏幾道的詞中經常出現。一個生活發生過巨大變化的人,對生活有感慨是必然的,只不過很少有人能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但是晏幾道做到了,“醉”字表達了詞人性格的不願受約束,隨性縱恣的情態。下句中的“疏狂”二字是詞人個性及生活情態的寫照, “天”字則表現出了詞人對這一切無可奈何的心境。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這兩句選取最常見的秋草、夕陽,來烘托徵人和思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思念之情。陌上秋草黃了又枯,伴隨著徵人一年又一年。而思婦在家獨坐樓中,日日獨自望著夕陽無言西下。

這樣的相互相思但是不能相見的境況,被詞人用美妙的景語寫出,讀來妙不可言,細細思量其中的含義,卻禁不住黯然無語,蘊含在裡面的憂愁和悲傷久久揮之不去。

雲渺渺,水茫茫,徵人歸路許多長

這一句轉到雲、水上來,將視野擴展開去,再加上“渺渺、茫茫”兩對疊詞,更加突出歸路難尋,相見無期。這樣寫更進一步加深了離愁,與李商隱的詩句“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結尾兩句看似無情,實則至情,是無可奈何的自慰之語。我們可以想象得出以前倆人曾經向花箋多費淚行,然而離恨依舊這般深重,並沒有稍稍減輕,以至於雙方都意識到彼此之間的相思不是言辭所能表達完整的了,也就不必再“向花箋費淚行”了。

這首詞將離恨寫得深入骨髓,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晏幾道對自己平生坎坷的無限喟嘆與感慨。它不但很好地體現了晏幾道“痴”的特點,而且文字優美,景語運用得當,最後結尾至情至性,值得細細回味。

四、後人評價

夏敬觀《吷庵詞評》評價晏殊晏幾道父子:

晏氏父子,嗣響南唐二主,才力相敵,蓋不特詞勝,尤有過人之情。叔原以貴人暮子,落拓一生,華屋山邱,身親經歷,哀絲豪竹,寓其微痛纖悲,宜其造詣又過於父。

夏敬觀認為晏幾道的人生經歷影響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高於其父晏殊。

鄭騫《成府談詞》:小山詞境,清新悽婉,高華綺麗之外表,不能掩其蒼涼寂寞之內心,傷感文學,此為上品。

鄭騫認為晏幾道作品,華麗的外表下面隱藏著他的一顆寂寞蒼涼的內心,詞中那些痴情的男女,不正是他自己的寫照嗎?

1110年,享年73歲的晏幾道安然辭世,而把詞人的純情痴意演繹得淋漓盡致,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小山詞》卻流傳千年,歷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