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庚子新政:本意是保清廷,卻起了反作用

庚子事变后,联军攻占北京,逼迫清廷签订《辛丑条约》,打从这起,大清国成了欧美洋人的跟班奴才,尤其慈禧口不择言,连“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都一个没想好说出去,这下,不只是革命党斥责清廷是“洋人的朝廷”,连很多拥护清廷的人都开始动摇了。

清末庚子新政:本意是保清廷,却起了反作用

《辛丑条约》签订

于是乎,从西安归来后的慈禧太后照旧整日里睡不安心,一方面,她也觉得这回清廷的面子算是丢尽了,若是再这样下去,人心思变,江山不保;另一方面,被洋人欺负成这般摸样,她心中不服(以一介女流统治清国半个世纪,岂是等闲之辈),可打是打不过,不服?也就是找来几页纸,手书两个大字“洋人”再狠狠踩上几脚,至多拿起来撕成碎片而已......

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顽固派和慈禧像是开了窍一般的,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立宪”这个主意,康党玩剩下的,他们准备再捡起来玩玩......既然连太后都认可立宪了,那其他人也别说啥了,想换个更大的顶子,顺着太后的意思就成......

所以,这场改革不像康梁时期那样阻力重重,很顺利的就开展起来了,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国正式开始推行新政,同年就成立了以庆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以研究推行新政的措施。

本来,改革制度,推行宪政是好事一件,可是如果时机不对且措施不当就有可能起反作用,推行宪政最好时机是洋务运动,也就是1860年左右最为合适,再不济等到甲午战后也还有机会,可这都进入新世纪了,银子前前后后赔了快10亿两,台湾、外东北等等都送人了,京城都被占领两次了,你才来谈改革,实在是很难让人信服,此时民心不说尽失,总失了相当一部分。

再说措施,清廷先是派了五大臣出洋考察,分别是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这五人倒也靠谱)但偏偏出师不利,还没走出去,就被革命党人免费送了颗炸弹,被迫延期,到了1906年,才勉勉强强组成了一支队伍出洋。

清末庚子新政:本意是保清廷,却起了反作用

五大臣出洋

之后,清廷放给立宪派一颗甜枣:光绪三十二年颁布《仿行立宪上谕》,这一下子使很多人特别是主张改革的官员们大喜过望,到了光绪三十四年,清廷总算捣鼓出了一个大纲,可问题是,这个大纲是“钦定”的,意思是这是以皇上的名义定的,一时间舆论哗然:立宪本是议院议员的工作,怎么改成皇帝代劳了?

清末庚子新政:本意是保清廷,却起了反作用

清廷皇族占主体的内阁

更奇葩的是,这23条大纲里君上大权占了14条,后面几条是臣民义务和权力(玩笑开大了),立宪派可不好糊弄,许多立宪派的人不愿再相信这个骗人成性的清廷,加入了革命党的阵营。

清廷还嫌火候不足,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念了几十年圣贤书正卯着股劲准备大展宏图的举子们几乎几载寒窗毁于一旦,能不恨清廷么?(客观来讲,废除科举是有进步意义的),这样一来,清廷得罪了得罪不起的读书人加立宪派(嗯......其实在这个时候他谁也得罪不起)

清廷要是比喻成一个棋手,那他的棋下到现在算是要崩盘了,但人家下棋下了这么长时间,对这个位置有了些特殊感情,不大愿意挪走,于是,他又开始练兵了...这就是“编练新军”,本来清廷雄心勃勃准备编练共三十六镇的新军,但直到宣统退位,他也没实现这个梦想(定个小一点的目标不好么?)而练成的这几镇新军,北洋六镇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不管他是不是名义上的统帅,真正的统帅就是他),最后成了他逼迫清帝退位的工具,在武汉的新军打响了起义第一枪。(这等于是清廷训练了一支给革命党服务的军队...)

清末庚子新政:本意是保清廷,却起了反作用

北洋军

清末庚子新政:本意是保清廷,却起了反作用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所以说清廷庚子新政本意是保清国千秋万代,可是事实上他给革命党送了盘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