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並非理所當然 講講黑石兩位大佬賣基金的故事

目前最熱門的書就是《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很多大佬們推薦,所以我也買了一本讀一讀。

剛讀到前言就頗有感觸,也讓自己想起了過去賣基金的故事。我們先說書裡面這個故事:

1987年,黑石的兩位創始人:

彼得·彼得森(61歲)前美國商務部長、前雷曼兄弟CEO;

史蒂夫·施瓦茲曼(中文名字蘇世民,40歲)前雷曼兄弟併購業務部負責人;

他們兩個在1985年創立黑石,在1987年要募集一個10億美元的併購基金,按規模而言可以算是首募規模最大的併購基金了,當然這只是一個計劃。

一個週五的下午,兩個創始人按約定時間來到麻省理工大學基金會的門口。大門是關著的,似乎一個人也沒有…… 他們反覆敲了五六次門都沒有應答,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手機,也沒有傳呼機。

施瓦茲曼打開記事本反覆確認約定的時間,似乎一點問題也沒有。但是就是沒有人。一個路過的保安說,基金會工作人員今天下午三點就都下班了,人都走……

如果在沒有創業之前,估計有很多人排隊預約他們(兩位行業大佬)兩個的時間,但是現在在跟客戶約好的時間,客戶似乎忘記了這件事,這種心情與落差難以形容。

到此,故事還沒有完!因為這個劇情不夠慘……就在彼得森與施瓦茲曼掃興的準備離開的時候,瓢潑大雨從天而降……

他們等了20分鐘,大雨絲毫沒有退卻的意思。這個時候相對年輕的施瓦茲曼覺得應該做些什麼。

他就冒雨到路邊打車,在那個時代的下雨天打車的難度,不亞於週五且下雨天,在北京金融街或者上海陸家嘴打車的難度……

施瓦茲曼的西服全都淋溼了,還是沒有打到車…… 這個時候拿從錢包裡面拿出20美元放在手裡揮舞,期望有人願意跟他們拼車。

但是,到是有路過的車打開窗戶,看了看這個身穿西服手裡拿著20美元人在幹什麼…… 之後就關車窗揚長而去了。

直到施瓦茲曼把手裡面的20美元換成30美元的時候,才有人同意跟他們拼車(這筆交易是施瓦茲曼最近幾個星期唯一達成的交易)……這個時候施瓦茲曼向彼得森招手讓他淋雨跑過來拼車。

以彼得森的資歷,他已經習慣了出門有豪車等他,下雨有人幫他撐傘了。彼得森冒雨衝過來的時候,眼神非常迷茫…… 施瓦茲曼說他看出來了,彼得森當時已經後悔創業了……

施瓦茲曼回憶說,每個企業家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有時現實與自己想象的生活之間存在巨大差距,這一差距會壓的人喘不上氣,幾乎令人絕望。

一切並非理所當然,這個就是大佬賣基金的故事。估計很多人看過之後頗有感觸。

例如,望京博格也賣過基金,就為了能“抓住”這個分行負責基金銷售的領導,堅持住在分行旁邊的小旅館裡面,一旦打領導座機有人接聽就馬上衝過去,即便如此賣基金結果也可能不盡如意人。

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

本文源自望京博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