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

17日,我市召開動員大會,全面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力爭在2021年3月底前通過住建部城市園林綠化遙感調查與測評,在2021年年底前通過住建部考核驗收,為廣大市民創造“天藍水碧、草綠花紅、清新怡然”的綠色生態福利。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生態園林建設,將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寫進市委全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打造宜居宜業的秀美水城”的目標。按照以水秀城、以綠美城、以文潤城的思路,我市持續推動園林綠化上規模、上規範、上水平,提前一年創成江蘇省生態園林城市。

“2010年,我市就創成了國家園林城市。從園林城市到生態園林城市,絕不是加了兩個字那麼簡單,而是標誌著生態發展理念、城市建設思路的轉型升級,內涵更加豐富,標準更加嚴格,是對城市發展水平特別是生態文明理念貫徹落實情況的全面衡量,是我市建設人民滿意幸福城市的內在要求,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副市長徐克儉在動員會上說。

根據目標,我市將持續發力,通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力爭實現建成區綠地率達35%以上,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0%以上,林蔭路推廣率達85%以上。此次創建分為自查發動、達標創建、工作評估、突擊衝刺、考核驗收五個階段,其中今年5月至12月為達標創建階段。對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涵蓋的109個評價指標,會議下發了創建責任清單,明確了各區、部門共計36個成員單位的創建責任。

按照創建要求,我市將修編完成新一輪綠地系統規劃,科學確定綠化佈局和綠量規模,在老城區按照“+公園”的思路,圍繞居住區配置一定數量體量的公園、遊園;在新城區按照“公園+”的模式,圍繞現有的公園遊園,配置功能設施。此外,市區將建設一批5000平方米以上的遊園,對空地、老舊綠地進行“微改造、微提升、微添景”,改造提升老城區道路綠帶、街頭節點綠地等。為加強水綠呼應、文綠相融,我市將全面提升“雙水繞城”工程,推動市區656條河道的駁岸軟化、坡道綠化和景觀美化,加強天德湖、天祿湖、秋雪湖等現有景區景點的管理提升,加快建設鳳棲湖,並以“春江溼地景觀”為特色,對江灘溼地進行擴建提升,打造長江岸段“一望無垠、開闊壯美”的生態風景線。

這其中,海陵區將建設羅浮山城市公園、青年公園2個大型公園,推進11個“十分鐘公園服務圈”綠地、12個綠化景觀苗圃建設,建成11個“微添綠”項目,全年新增綠化5000畝,確保公園綠地服務覆蓋90%、城市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95%以上。高港區將推進長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新增沿江造林綠化370畝,同時實施春城路節點、口岸中學周邊、東方明珠小遊園等貼近百姓生活的“口袋公園”、“郵票綠地”,推進王營路健身步道、永寧路綠化提升工程,推進鳳棲湖生態林、柴墟河南側濱河公園等大型綠地建設,確保新增綠地20萬平方米以上,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3.68%。姜堰區將實施綠化建設工程,建成一批遊園及新通揚運河綠帶等,建設中天公園(鄉土植物園)、天目山公園等,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67個居住小區。醫藥高新區將建成天祿湖公園、南部長江生態溼地走廊(濱江工業園區段)、紅豆杉公園、南官河公園、送水河公園,建設南官河西、泰鎮路東、濱江花苑南側綠地以及泰州大道東、周山河綠帶南、周山河初級中學北、鐘山路西綠地,並對興泰公路(永定路-鳳凰路)綠化進行改擴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