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鄉村振興亮點頻出

近年来,广东省清远市始终把推动乡村振兴摆在优先位置来抓,突出“六个坚持”工作方法,聚焦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亮点频出,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涌现出以连樟村为代表的一批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突出坚持统分结合
做到“统”有章法、“分”有活力


清远市始终坚持全面谋划、系统推进、久久为功,注重政策配套和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到“统”有章法、“分”有活力。
一是以“综合大专项”统筹“任务清单”。清远市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此为“大专项”统筹农村各项建设事业,明确市级政府职责在于出方案、定标准、严考核和兑现奖补,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城市综合管理、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全部纳入《清远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创建指标体系,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为“综合大专项”全面统筹各职能部门的任务清单,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和年度工作任务支持农民开展创建工作,形成“渠道不乱、用途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美丽乡村创建机制。
二是统筹发展规划。强调以“参与式”过程模式,扩大公众参与广度和力度、加强政府部门和农村基层的沟通,使规划成果能融合专业技术、农民意愿和地方实际。深入推进“广清共创最美乡村”规划设计工作,聘请12位规划设计工作顾问,邀请省内10家顶级设计帮扶院所,组成9支设计团队,对清远市开展村庄规划设计工作,为清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截至2019年底,清远市已经完成全市1359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完成率100%。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防止“千村一面”。美丽乡村变“平面推进”为“梯度创建”,分“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五个梯度创建美丽乡村,各梯次创建指标由低向高、由易及难,奖补标准相应也由少到多,各地农村根据实际申报创建,当年创建成功的村庄,次年可申报创建更高一层次的美丽乡村,从而有效破解以往建设完成后“重建轻管”“热情消退”问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管护的持续性。
突出坚持高位推进


确保组织有力和推进有序


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分级负责。清远市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强化党的领导,四级书记带头抓、亲自抓,高位推动,高效推进。2017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整治领导小组。2019年又成立了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书记和市长多次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市长到农业农村局开展专题调研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分管副市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和参与督查暗访,督促推进清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重提出要找准问题,精准施策,集中精力,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各县(市、区)委书记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深入整治一线调研指导,全面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创建美丽乡村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健全组织架构,凝聚工作合力。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宣传、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抽调人员,并在市美丽乡村办配备政府雇员统筹开展各项工作。各县(市、区)、乡镇参照市的做法成立相应领导工作机构。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深入实施。


突出坚持督查考核推动
压实层级工作责任


一是签订责任状。在2019年8月召开的全市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大会上,8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市委签订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书》,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分级建立健全全覆盖约谈机制和督促督导机制,创新思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宣传,掀起农村农村居环境整治热潮。
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印发《清远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暂行办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市级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清远市党建工作责任制“联述联评联考”,以动真碰硬促进真抓实干。针对各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发出市委书记、市长督查令进行督办,限期整改落实。实行挂图作战和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工作台账”的“三单一账”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周清半月报月督查”制度,每周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情况进行总结,每月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市级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门督导小组,并把暗查和暗访作为主要检查方式,每月开展督查、暗访和进行现场点评。签约《清远日报》作为第三方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监督评价,从去年8月起对8个县(市、区)每月开展2次全覆盖的暗访。
三是开展互学互评互比。全市范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比学赶超,鼓励各县实行评比管理机制。2019年下半年全市开展了2次县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交叉检查,互相评比、互相促进,查漏补缺,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在清远日报设立“乡村振兴监督岗”栏目,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进度进行通报,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以进一步提升清远市村庄环境整治水平,掀起“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新热潮。


突出坚持示范引领
推动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


一是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制定清远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方案,积极开展阳山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8个示范镇,95个示范村的建设,打造一批“样板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村向镇拓展。2019年,英德市河头村和锦田村2个村庄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活动。
二是突出对“沿交通线”“沿省级边界”“沿景区”“沿城市郊区”示范创建的部署,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村向镇拓展。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布局了33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进一步向先进地区看齐,推动乡村建设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提升,由以前的点上向片区式上打造转变,串点成线,由一处美向美一片转变,真正实现一路皆风景。


突出建设机制创新
激活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创建动力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2018年出台《清远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明确从2018年开始到2025年,市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9年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的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清远市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总体方案》《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再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以万村整治为基础,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点带面、连线连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推进力度。


二是创新长效管护机制。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增加美丽乡村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指标的分值权重。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完善村庄后续管护经费制度和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以构建管护长效机制。如佛冈县、连南县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建立县、镇、村三级城乡环境治理考评机制,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补,推进乡村环境持续改善。连州市积极推行政府购买保洁服务方式,以乡镇为单位向专业公司购买服务,由财政对被列入补贴范围的自然村每年每人补贴30元,并按5项标准核定奖补。
三是创新整治活动参与机制。清新区创新启动了“万人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积极发动在本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职工以及乡友乡贤,以沿城、沿路、沿水、沿景等“四沿”地域为整治重点,回乡(或挂扶村)参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形成了党员干部职工带头示范、乡友乡贤凝聚力量、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清远乡村振兴亮点频出

突出坚持农民主体
激发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


注重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村级基层组织带领下,积极筹工筹劳筹资,如何建、怎样建、建什么内容和项目,把事权交给村民自己,让村民自己议、自己筹、自己干、自己管。阳山县创造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四不补”经验,即通过村民理事会召开户代表共同议定,对清拆危旧房不作补偿、让地不作补偿、对地上种植的果木青苗不作补偿、开展清理清拆的人工不作补偿,对腾出的空地全部用于村中公共设施或美丽绿化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英德市、清城区充分发挥村级理事会桥梁纽带的作用,引导带动全村农户参与到“三清三拆三整治”中,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成员一方面挨家上门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带头将自家破旧房屋进行拆除,从而消除村民消极被动观望的态度,农民群众以主人翁身份全程参与决策和实施,极大激发建设美好家园热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